语文(心得)之语文教师应该让教学语言“亮”起来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语文教师应该让教学语言“亮”起来

语文论文之语文教师应该让教学语言“亮”起来 ‎ ‎ 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为了使改革不致于成为无本之花,作为新课程理念实践者的语文教师,谁都有责任把改革的理念和思想融进教学,并对教学进行深刻的思考。下面,我就赴外县学习的一堂课谈一点肤浅的认识。这是一堂《犟龟》的阅读示范课,教者力求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有学生讲故事、表演、自由谈感想等形式,在气氛上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教师力求惜字如金,只出现了诸如“哪些同学自愿上台来表演”等让教学得以继续的教学语言。过后,我脑中产生了一个疑问:这样说话式的课堂能够表现语文学科独有的美质吗?在学生与文本之间起桥梁作用的语文教师难道只起使课堂思维清晰的单向作用?语文教师组织教学时过于理性化的语言能使学生进入文本,并与人物和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而不游离于文本之外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苏霍姆林斯基在讲教师的语言修养时曾说过:“你将在自己的整个教育生涯中当一名教育者,而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 他强调了语言对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特殊意义。更何况语文学科除了具备其他学科的科学性之外,还要其艺术性。那么相应的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除了要具备其他学科教师语言的规范性及表达的准确性之外,还要力求语言的审美性、生动性、情感性、启迪性,这样,语文课堂才会呈现其学科特色。现在选入中学语文教材里的文学作品比原来多了,但有很多作品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仍然无法把握,很多时候,一篇篇人文性极强的作品新授完后,学生还徜徉于文本之外,这在很大程度上与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只注重丰富学生的知识,而忽略了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忽略了引起学生心灵的美感有关,学生怎能真正走进文本而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和情感的陶冶呢?即便是枯燥的文章,也可以品出味来,毕竟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有着客观联系,都可以向人们诉说它本身的情理,有着它自身的情趣。总之,语文教师的语言只有少一点理性、多一些感性,少一点抽象、多一些具体、少一点凝滞、多一些灵动,才能实现课程提高学生文化品质和审美情趣的目标。那怎样才能完成这种课堂语言的转变呢?本人结合自己的实践,从教师语言的感性角度谈点看法。苏联有位教育家说过: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生特有的音响。用怎样的课堂语言来拨动学生心灵上的“琴弦”,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应该认真琢磨的。在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如果直接对作者、背景介绍后,立即进入课文的新授,学生与作者、文本还是有距离的,作品的人文亮点就不能很好地传达给学生。要想把学生带到作者生活的时代,让学生与作者进行零距离的接触,这就需要教师语言的感染。我用了两个语段:“‎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成都,草堂旁。天渐渐黑了下来,大风凛冽地吹,吹得遍地都是。浓云越压越低,一场凄清的冷雨即将来临。--这时,一位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地从茅屋中走出。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这时的他已经满身疾病,甚至已‘右臂偏枯耳半聋了’,穷困潦倒的他似乎已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此时,他的国家正处在战乱中,他却远离家乡,孤独地栖居草堂。面对惨淡的一切,还有梦涌上老人心头吗?”语言虽长,但却有助于作品情思的渗透,很多学生的脸上都有所动容,学生的情操和审美素养就有可能在这一堂课中得到很好的陶冶和提升。用灵动的语言铺设情境,放飞学生的思绪,我觉得是让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文本的有效途径。当然,这需要教师首先自己把情感融汇在对教材内容的深刻理解体验中,然后通过体验或想象把主观情感融进相应的教学内容,使教学语言成为情感的载体,再去触发学生的心弦,让学生滋生情感。从而在教师、文本、学生三者间产生共鸣。其次,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用多彩的语言引起学生心灵的美感,也是语文教师语言魅力的体现。一直以来,语文教师在课堂操作方法上下了颇多功夫,这无可非议,但我觉得,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显著之处在于语文独特的“文”味,且教师在执教时要让学生与文本之间生和谐的共振,这就要求语言的表述不单单只是承载从文本中获取的知识,忽略了这点,语文教师的语言就会流于概括和抽象。在学习《夏之绝句》进行片断写作训练时,我说“简媜从听觉上阐释了她对夏天的理解,你能从视觉角度写一写你眼中春天吗?”‎ 学生虽也拿起了笔,但写作欲望并不强烈。在另一个班教学时,用了不同的语言,在让学生收集描写春天的诗句和语段,并进行交流后,我说:“简媜如是说,春天象一篇巨制的骈俪文,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你一定记得草长莺飞的那一天,你行走在乡间田野上,那炫目的黄,那醉人的绿,那澄净的蓝,在你心中构成了一幅斑斓的画,你的心中也如春光般灿烂飞扬起来了,拿起笔吧!”有很多学生蠢蠢欲动了,习作中也有诸如“春天不打招呼就大大咧咧地来了,她拍拍树梢,酣睡了一个冬的嫩芽催化了,她跺跺泥土,小花儿就探出头扭扭纤细的腰肢……”、“田野里铺上了块状的黄色地毯”等一些让人喜悦的文字。形象性的教学语言是客观物质的实际反应,是教师审美情趣、审美动态的产物。它要求教师必须对教材作细致的分析,深刻的感受、理解、想象,才能把视像、音像、心像准确生动的再现出来,使学生沉浸在一种特有形象感受中和美感体验中。只要是能打动学生的美的语言,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也未尝不可,因为那些幼苗能在教师语言的沃土中茁壮成长,并且实际上也不悖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语文课堂要求学生自主性地学习,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语文教师要扮演好这个角色,其教学语言就要力求避免束缚学生的思维,要把生硬的问题变成开启学生思维门扉的钥匙,引导学生攀登智慧的峰峦。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 语文教师要用语言启发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致蒋经国先生信》是一封旨在劝说蒋经国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作出贡献的书信,目标要求学生能分析廖承志是从哪些角度来劝说蒋 经国的,这是对学生准确、完整地筛选文本信息能力的培养,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语文能力。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不能真正深入文本,就说:“高明的着笔者不会让文字杂乱地呈现,他们往往借助段落、标点来改变思维的方向,借助关键性的语句来理顺行文的脉胳”,学生的方向明确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语文教师要鼓励、启发学生思索解疑,训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要求教者在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中用智慧的语言适时引导。启发要抓在关节处,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达到活跃思想,开拓思路及发展思维的目的。总之,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不能只是传递实用信息,更应传递人性情感,启发学生的思维,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细腻的语言感受力,美化、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语言都“亮”起来吧!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