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师的合作意识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师的合作意识

语文论文之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师的合作意识 语文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公民良好的 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其实合 作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现代素养的一种表现,善于合作是人文精 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合作是人们在寻求目标时互相切磋、互相协调 和共同分享,并参与决策,它要求合作的每一个人都有要有贡献,彼此 在合作中共同成长。新课程的实施使语文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 语文的评价方式都发生了变革,教师的合作意识不仅变成了可能和现实, 而且是一种工作的必然。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总是单独工作的,有 自己的教案、自己的一组学生,使用自己的课程教材,靠一个人的力量 来解决课程中时刻变化的种种问题,过着“自给自足”的“单干”生活。 而教师之间的竞争压力太大,以至各自保留着自己的绝活,互不交流与 沟通,真是“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即使有合作,也只是传帮带 的“师徒”关系、“公开课”、“教研组”等形式,这些合作存在着明显 的不足:片面性,为应试服务;强制性而非自主自愿,它们只是官方行 为;单向性而非平等,合作的一方是“专家”、权威、指导者,而另一 方是新手、学习者。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是设计者、导演和裁判,学生只是接受教育的对象。   课程改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教育秩序的重建,新的教育的 灵魂是“对话、协商、理解、调整和不断生成”。合作不仅是一种工作 方式、学习方式,也是一个重要的追求目标。试想,不会合作学习的教 师,怎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对合作认识不足的教师,又怎 能发自内心地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本文将从课程开发、课堂构建、 语文评价、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四个方面来阐述语文教师的合作需求。   一、以合作的方式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 习资源”,教材不再是唯一,报刊、网络、研讨会、博物馆、自然风光、 文物古迹、家庭生活等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师必须突破 语文课本、语文课堂的局限,形成大语文教学观。这要求“语文教师应 该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 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 文教师只有积极争取学校、社区、社会的支持,争取领导、同事、家长 的配合才能有效地开发出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 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 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这样的课程开发相对于语文 教师的知识、能力来说有些求全责备。这就要求我们只有合作才有成功。 课程开发本来就是一种集体配合的事业,校本课程更是如此,没有他人 的合作,只会导致我们开发的校本课程沦落为“教师本位课程”。同时 我们也要避免只有“分工”而没有“合作”的现象的出现,因为那样也 只不过是几个“教师本位课程”的简单相加。   二、以合作的精神构建语文新课堂   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 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它不仅是忠实执行课程计划 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在传统的教学中教 师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教”的问题,而新课和要求教师的“教”的过程 变成学生“学”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面对知识,共同探讨、平等对话, 语文教师只有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真诚与学生合作,才能构建民 主、平等、互动的新课堂。合作对学生而言就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个性 的张扬、人文的关怀、创造性的解放、全体的参与,对教师而言,合作 也意味着一种分享。   阅读虽然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但并不意味着阅读教学不需要 合作。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如学生与作者(文本)的 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作者的对话,学 生、教师与编者的对话等,这些都为学生的个体阅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和条件,但对话的中心是学生个人,教师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 生的阅读实践,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一千个读者 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民主和尊重是合作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阅 读教学便可天马行空,实际上课堂阅读教学在一个集体中实施,与完全 个人化的阅读毕竟不同,正如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   写作更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但语文教师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 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引导学生广泛收集写 作素材,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没有合作又如何做到最好呢?   综合性学习本身就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要注意培养学生策划、 组织、协调和实施能力。不仅是学生之间的合作,当然也包括师生的合 作与互动。   三、以合作的态度进行语文评价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然而在评价中,他们 总是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根本无法参与评价过程。整个学期由始至 终的出测验考试题、阅卷评分、质量分析等,全是教师作单向的评价活 动。还有其他的诸如平时作业、实践活动等的评定,也均是如此。学生 由于不能主动参与评价,因而往往得不到在评价中应该得到的激励,从 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目前,在教育评价体系中,世界很多国家注意实行由教师、学 生、家长、管理者,甚至包括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评价模式。管理者是 评价主体,教师是评价主体,学生和家长也是评价主体。评价者与被评 价者之间平等、民主。比如英美等国,学生和家长可以参与评价体系或 指标的建立,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针对教师对自己做 出的评价结果发表不同的意见或进行申诉等。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就要求 评价主体之间有着良好的合作态度。这样可以使评价过程成为评价者与 被评价者互动的过程,将评价变成了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 自我发展的过程。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相互沟通协商,增进了双方的了解 和理解,形成一种积极、友好、平等、民主的评价关系。这也是教育过 程逐步民主化、人性化的体现。   成长记录袋是语文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使用成长记录袋评 价时,所有资料的搜集、编排、保存等工作主要由学生完成,教师仅起 指导作用;教师定期主持评议,采用阶段式,专题式,具体技能式。实 施评价应该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助评价相结合, 还要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所有这一切的实施都离不开合作。   四、以合作的精神促进 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   新课程的实施,教师培训是极其重要和艰巨的一项任务。如何 使教师培训有效,真正使培训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教育部基础 教育司明确提出,当前,教师培训主要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集中系 统的培训,二是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这是后续培训的关键。所 谓"以校为本"就是专家、理论工作者、教研员和教师一起以先进的教育 理论为指导,对教学进行诊断与评价、研究与分析,经过反复的探索 和.实践,把新的教育理念真正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这种"以校为本" 的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师的最为有效的办法。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 究室,教师即研究者,教师能力的显著提高是在教学实践中。有研究表 明:教师之间的广泛交流是提高教学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为了保证校本 培训能持续、有效地开展,应当强调同伴互助和合作,教师之间建立积 极的伙伴关系,建立一种促进教师合作、发展的学校文化,形成宽松的 环境和开放的氛围,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沟通、协调与合作, 共同分享经验与成功。   新课程还提倡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通过反思来对自己的教 学实践进行总结、提高。反思是教师自我适应与发展的核心手段。正如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这里所说的反思与通常 所说的静坐冥想式的反思不同,“它往往不是一个人独处放松和回忆漫 想,而是一种需要认真思索乃至极大努力的过程,而且常常需要教师合 作进行。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合作,有利于改变个体独立无助的 现象,变个体之间的竞争为集体的合作。”   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可以优势互补,形成教育合力; 合作可以构建新型课堂;合作更能激发冒险、创新精神,促进语文教学 的改革。因为创新和冒险精神取决于教师从其同伴和管理人员那里获得 的专业上和人格上的支持。如果教师成员感受到团体的支持和认可越弱, 就越依恋过去的方法和策略;反之,如果得到同伴的支持,则会使他更 有勇气去脱离现状的安全,敢于冒险、敢于创新。可以这样说:新课程, 从合作开始。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