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体育(心得)之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体育论文之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长期以来,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常常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只要求学生无条件地执行教师的指令,接着又一味填鸭灌输,包办代替,仅仅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和客体,这样,也就使一部分学生养成了一切听从指令,只会被动地接受、执行,不思主动、进取的依赖性,造成个人缺乏主体性,发挥不出创造力。因此在我们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一、关系融洽是基础 体育课是师生的双向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时时处处充满着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知道学生的个性,才能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我在任教低年级的体育课中发现,那些新教班或刚上一年级的新生, 对教师一般都存有畏惧心理,因此,在和他们最初的接触中,消除这种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每当这时,我调控自己良好的心态,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轻松的课堂氛围接触学生,使他们感到体育老师是可亲可近的, 从而无拘无束、敢说敢做、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每当我发现学生有了进步,便不失时机地予以肯定,尤其是对那些班上受到冷落而心灵手巧的“差生”,常为激励他们积极进取、体验成功的喜悦而创设一个个“小出风头”的环境和机会,如让他们当一个游戏的裁判、拣拾一次教师掷出的器械,这些都是使那些公认的 “差生”在我体育课上表现不差的原因。更让我感动的是,一位五年级的学生悄悄地对我说:“老师,我们班上的同学都喜欢上您的体育课,他们说,如果您能教我们语文、数学,做我们班主任那该多好啊!”多么质朴的语言,多么纯真的感情流露。在以后的体育课中我更注重和学生建立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共同协作的师生关系,使教育转化为自我教育, 使内化成为可能。 二、激发兴趣是前提 苏霍姆林斯斯基说过:“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前提。”一个个新奇的游戏,让学生们一步步走入了游戏的殿堂。因此,以游戏教学来诱导学生的兴趣非常重要。当一个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他总会主动积极地,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并不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甚至会为攻克难关而废寝忘食。在这种心理状态中学到的知识掌握得既迅速又牢固。因此,只要学生对某种事情产生了兴趣,那么他的学习积极性就充分地调动了起来, 他的学习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一次公开课上,我上课开始时采用了一个小游戏“美化校园”,先向学生们讲述了一个春光明媚的校园景象,然后发给各组同学同样的各种小玩具,如五颜六色的长短鸡毛毽、大小不同的球、绳、环、篮筐等,让各组同学经过集体研究之后,在短暂的规定时间内,把手中的所有玩具摆成一个美丽的“花坛” ,经过互相欣赏评议之后,再让孩子们扮演自己喜欢的蜜蜂、蝴蝶、蜻蜓、小鸟等角色,在美丽的校园里, 围绕“花坛”自由自在地飞起来,这个情境游戏既愉悦学生身心,还在于让学生以小主人的角色地位,通过学生想象、模仿、扮演角色等活动因素,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脑、动手、身体力行,充分发挥个体和集体的智慧以及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又如:耐久跑是体育课中比较难教的内容, 学生感到枯燥、艰苦,不愿意学,我采用了各种图形跑、自然地形跑、轮流领先跑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发挥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性做好了准备。 三、师生互动是载体 杜威在《儿童中心论》说过:“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儿童杜威在《儿童中心论》说过:”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儿童自己用思想做试验, 自己活动中直接接触各种事实, 这样才可能在心灵上获得深刻的印象, 从而取得有用的经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 我们看到, 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不仅身体素质发展快,而且个性坚强,身心健康发展,以实现新课程标准下的学生”健康“成长。怎样变被动为主动呢?我在体育教学中采用了”目标教学法“,即由学生自己制订教学目标,具体方法是: 将目标分为及格、中、良和优四个等级, 然后由学生根据自己水平提出努力的目标,再按自己目标分成四个等级组, 这样,每个组都有一个目标,而这个目标对他们是比较适宜的,是经过努力才能够达到的一定程度,使他们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地学习, 努力去达到目标。学生们在练习过程中不再喊”没意思“ 了,相反更能相互竞争,相互激励,学习效果显著。《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下强调: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教师要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求知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主动性、富有个性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密切师生感情, 多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当学生在学习和锻炼中出现困难时,要多关心他们,鼓励他们,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课堂教学中要采用探究式学习、研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等方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能够在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中掌握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学生也就会自觉地在课内课外强化练习,自觉提高自我锻炼能力。 四、科学评价是保障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指出:人是需要获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的,特别是在学生遭到挫折时,更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激励、鼓舞人。如前滚翻教学中,学生第一次练习失败后,一般会产生紧张情绪,但他心中成功的渴望依然存在, 此时教师应让学生正视这种失败, 及时用语言激励:”结合球体运动现象,观察想象动作,你会成功的!“很快学生的失落情绪就会得到改变,从而信心倍增, 学生的热情和愿望也会大大提高,并能主动地向自己的新的目标努力,促使其学习目标的完成。最后学生在不断努力自主参与下取得成功时,心情愉快,精神振奋,创新意识增强,会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获得更大的成功。教学中,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锻炼情况, 对学生的锻炼态度、锻炼成绩做出正确的评价。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坚持目标的欲望和继续锻炼的热情。比如,在耐力素质训练中,给学生提出具体的指标,要求学生通过一个阶段的练习而达到这一目标。阶段练习结束后,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自我锻炼成绩进行检测, 了解学生的指标完成情况,表扬先进,鞭策后进,营造一种”比学赶帮超“的良好竞争氛围, 从而推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采用了以上的方法后,有的学生生病受伤后依然照常上课,能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锻炼,使学生的被动训练变为主动参与,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有效发挥, 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也充分调动起来了,使所有学生在身体素质、组织能力和技术技能等各方面上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在身体素质训练中的主体性,有效地调动不同训练层次的锻炼兴趣,使学生的被动训练成为兴趣锻炼,使兴趣锻炼转为志趣体育,稳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学生走向社会后,志趣体育成了健身体育, 必将促进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