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在2020学习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心得体会
2020学习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心得体会 2020学习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心得体会一 不出行,不知山之巍峨,海之壮观;不读书,不懂书之博大,文字之精美;不关注政治,不知党国之用心,百姓脱贫之艰难。读完《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内容,大有眼前一亮、茅塞顿开,醍醐灌顶之感。现将各感慨、收获整理如下: 一、国家在脱贫攻坚工作方面强力度推进,成果丰硕 不管是七个专题会议,还是各种实际行动、成果数据,都表明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老百姓的生活质量高度重视,力求要全部国民都做到“两不愁三保障”。 比如从脱贫政策出台以来,国家一直在规划各种方案,来解决贫困地区群众“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长期没有解决的老大难普遍问题”。而目前,村村都通硬化路,都有卫生室和村医;10.8万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家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宽带比例达到98%。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的10.2%降至如 今的0.6%。此这一切数据都表明我国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实事,谋福利。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二、脱贫是党对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各省区市都得签军令状 此次脱贫,国家势在必得。在区域脱贫方面,实现“产业互补、人员互补、技术互补、观念互通、作风互鉴、共同发展”。在作风方面,“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对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在任务方面,将对52个未摘帽贫困县和1113个贫困村实施挂牌督战,相关部门,都得签军令状,硬“督”,硬“战”,硬“吭”最后的硬骨头。对没有劳动力的特殊贫困人口要强化社会保障兜底、实现应保尽保。鼓励各项目、各企业优先组织和使用贫困劳动力,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人员。加强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精准对接,稳岗拓岗,支持扶贫龙头企业。 三、脱贫攻坚战,不仅仅是“摘帽子”上马;上马还要送一程 尽管国家通过产业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生态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多种特色扶贫大大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让其在吃穿、孩子上学以及打工赚钱等 方面都有了大大提升。但因疫情影响,好多工作得不到有效开展,尤其是靠电商脱贫、打工养家的脱贫户来说,农产品没有销售渠道,打工人隔离不能上岗,很容易又原返“贫困户”。目前我国已脱贫人口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还有近300万存在致贫风险。 因此,脱贫之后必须要“稳得住”。习近平总书记说道:“要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四、我辈青年,当身先士卒 此次新冠肺炎的全球蔓延,让我们充分地意识到:国家是我们的强有力后盾;国家的宏观调控,是控制新冠疫情蔓延的最佳手段;共产党的领导能力在全世界有目共睹。作为中国人,一名青年教师,虽不能像医护人员那样扬刀立马,剪发挂袍,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但在脱贫攻坚方面,我必将身先士卒,与班中的贫困家庭加强联系,互通信息,互通策略,共谋脱贫方案。 古人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是我们“各人自扫门前雪”,有时候我们真的是能力有限,爱莫能助。“人之初,性本善”,我们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同情心;所以为了我们变得不“冷漠”,必须要好好奋 斗,上进拼搏。倘若身有余力,则可以引领身边人、故乡人一起致富。于己,坚决不拖国家后腿;于国,力争贡献自己绵绵微薄之力。 2020学习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心得体会二 3月6日,党中央召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深刻分析了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对加强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出明确要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进一步坚定了全党全社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决心。我认真聆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认为总书记的讲话发出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总攻战的动员令,吹响了攻克最后贫困堡垒的冲锋号,为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作为一名分管扶贫工作的领导,我认为我们必须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凝心聚力啃下硬骨头,真正兑现“全面小康也一个不能少”的诺言,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一要拧成一根绳,打好攻坚战。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阶段,党中央专门召 开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凝心聚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心。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我们要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全市上下拧成一根绳,一鼓作气、乘势而上,集中优势力量、发起最后总攻,确保脱贫攻坚再战再胜、连战连胜、决战决胜,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的最终胜利。 二要铆足一股劲,啃下硬骨头。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决不能松劲懈怠。今年是脱贫攻坚最后一年,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难度更大、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全市上下要铆足一股劲,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坚决克服疫情影响,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努力克服疫情影响,严格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切实解决扶贫农畜牧产品滞销问题,支持扶贫产业恢复生产,加快扶贫项目开工复工,做好对因疫致贫返贫人口的帮扶;要谋划好 组织好“春风行动”,充分利用好春耕生产的有利时机,把蔬菜、茶叶、生态家禽、食用菌、中药材等绿色优质农产品变成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要认真对标对表“两不愁三保障”要求,用“绣花”功夫做细各项脱贫工作,确保每一环节都精益求精;要做好啃“硬骨头”的充分准备,遵循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制定务实细致的脱贫对策;要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减轻基层负担,做好工作、生活、安全等各方面保障,不断提升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满意度;要切实做好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因疫致贫人口的帮扶,及时落实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不断增强贫困群众克服困难、摆脱贫困的信心,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三要定下一个调,携手奔小康。当前,我市还有贫困人口,这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还有万脱贫不稳人口和边缘人口,返贫致贫风险不小。我们要定下一个调,真正兑现“全面小康也一个不能少”的诺言,把准方位航向,聚力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确保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绝对贫困。要改进工作作风,落实奖惩机制,主要领导带头,主动担当,以上率下,带动各级干部提振精气神,以决战决胜姿态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要以提高脱贫质量为核心,加大对贫困村内贫困人口的支持,要盯准目标,制定并落实好各项帮扶措施持续发力,坚决 提高帮扶措施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要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对已脱贫人口做到脱贫不脱责任、不脱帮扶、不脱政策、不脱项目,确保稳定脱贫不返贫;要夯实具体工作任务,抓紧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切实提高脱贫质量,全面反映脱贫工作效果;要严格考核开展普查,严把退出关,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要统筹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理清工作思路,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 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到了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我们要以更强大的勇气、更扎实的作风、更顽强的干劲,思想要紧起来、力度要大起来、速度要快起来,采取超常规的手段和超常规的力度,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向党中央、向历史、向全市人民交一份合格答卷。 2020学习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心得体会三 “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脱贫攻坚取得的成 绩,深刻分析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对加强党的领导、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出明确要求,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注入强大信心和力量。通过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结合我县工作实际,我想谈以下几点体会。 要在坚持因户因人施策上做深做细。紧盯万未脱贫人口、万脱贫监测人口、万低收入边缘人口,针对偏远地区和文化程度低、身体病残弱等困难群体的特殊性,进一步完善落实“一户一策”精准脱贫措施,确保未脱贫人口稳定脱贫,有效防止已脱贫和低收入人口返贫。 要在全力保障稳定增收上抓紧抓实。要扭住产业扶贫这个根本,强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保险”利益联结机制,健全产业扶贫带贫减贫体系。坚持外引自建并举,培育更多的龙头企业。继续开展合作社带头人“万人培训计划”,规范提升合作社,在确保应保产业全覆盖的基础上,着力提高贫困户参保比例。加大劳务培训输转力度,因户制宜发展“五小”产业,促进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要在巩固提升清零成果上升级加力。健全易辍学特殊群体风险防控和“一对一”长效帮扶机制,巩固控辍保学成果。稳步提升农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和基础医疗救治能力,切实减轻贫困人口医疗负担。建立健全农民住房安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排查管护长效机制,第一时间解决 房屋安全隐患和供水不稳定问题。加快推进村组路、产业路、入户路、农户庭院硬化,改善群众生产生活基础条件。 要在补齐全面小康短板上持续攻坚。按照“巩固领先指标、提升一般指标、突破弱项指标”的原则,紧盯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等关键领域,加强政策引导支持,开展全面小康补短板行动,加快补齐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各领域短板弱项,提高全面小康成色。 要在积极推进乡村振兴上精准高效。聚焦“五个振兴”,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区域品牌和集散能力建设,推行“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推动优质农产品向城市聚集、公共服务产品向农村延伸、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加快编制乡村振兴村级规划,加大全域无垃圾城乡综合治理,继续推进“厕所革命”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以讲卫生、讲礼貌、讲节俭、讲勤劳和改赌博之风、迷信之风、攀比之风、不孝之风为重点的“四讲四改”行动,促进乡风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战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我们务必从讲政治、讲大局、讲看齐的高度来认识,务必牢记 唯脱贫攻坚为大、唯脱贫攻坚为先、唯脱贫攻坚为重,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民本意识,困难在肩,冲锋在前,以言必行行必果的担当和态度,以攻城拔寨的信心和勇气,以超常规的措施和手段,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2020学习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心得体会四 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方面最大规模的会议。 总书记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总书记的讲话凝聚人心、充满力量,广大干部群众表示,一定要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坚决克服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些企业延迟复工,贫困考虑安全问题不出工;采取封闭社区、封村、封路等措施的地方,部分扶贫产业原料运不进、产品卖不出去;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暂时难到岗到 位,只能靠电话、微信沟通联系。诸多新问题新挑战出现了,我们能否如期完成脱贫任务呢?如期完成脱贫任务,要靠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要坚持精准扶贫,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在普遍实现“两不愁”基础上,全面解决“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同时我们也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真抓实干。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 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刻分析,聚焦实际、鼓舞斗志,也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性艰巨性紧迫性。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座谈会上,总书记对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广大干部群众表示,一定要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好,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学习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讲话精神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但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扶贫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抗疫与扶贫,无论哪一项工作都与民生利益息息相关。“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我们要把在这场艰苦卓绝人民战争中彰显的精神发扬光大,助力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发扬闻令而动、勇挑重担的英勇战斗精神。疫情期间,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冲锋在前,把投身防疫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锤炼了党员干部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要啃下硬中之硬、攻克坚中之坚,必须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这就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继续保持奋斗姿态和战斗状态,把脱贫攻坚工作牢牢记在心上,抓在手上,在同一个战场上打赢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硬仗。 发扬团结一致、万众一心的团结奋斗精神。“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 戎衣”,疫情发生一来,无论疫区一线,还是疫区之外,都有广大人民群众顽强奋斗的身影。当下脱贫工作同样不是单打独斗,更不是唱“独角戏”,而是一项群策群力的系统工程,要充分凝聚各方力量、发挥各类资源共同参与,营造合力攻坚良好氛围;同时,更要调动广大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走出贫困的志向和动力。 发扬充满信心、愈战愈勇的积极乐观精神。信心与信念,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在这次疫情面前,全社会的有序、稳定是有目共睹的,彰显出国家和人民的自信。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脱贫攻坚战也不是轻轻松松就能打赢的,再加上疫情带来新的挑战,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面对困难和挑战,焕发自信乐观的精气神显得更加重要。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当前,我们正处于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需要大力发扬抗疫中的这些精神,坚定信念、一鼓作气、尽锐出战、攻城拔寨,推动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目标的实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