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人文性数学课堂文化构建的新思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人文性数学课堂文化构建的新思考

数学论文之人文性数学课堂文化构建的新思考 ‎ ‎ 学校是传播文化的地方,理应充满文化的色彩与氛围。作为文化人的教师,其教学本来应当高度关注文化,重视文化的传播与文化魅力的展示。但在相当多教师的数学课堂上,却几乎感受不到文化的流动,更享受不到文化魅力的影响。因此,如何构建数学课堂文化,就成为新的课程改革中必须思考的重要命题。数学乃是一门大文化,从古至今数学的发展,其中有着它自己的文化渊源。然而在数学教学中也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数学教学能完善人的心智,净化人的灵魂;诚实、求是是数学理性精神的本质特征;勤奋、自强是数学真理追求的人格特征;数学学习中,常会出现许多困难,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领略数学的真谛;严谨、求实是数学家的基本态度;数学的特点是严密,数学的思维方式、数学的精神能使人养成缜密、条理的风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数学创造要求超过前人,在数学创造的道路上,需要百折不挠的精神,需要有顽强的意志、需要有向传统挑战的气慨等。这些丰富的资源是培养学生“人文性”文化的基石。    人文性培养是一种“教育感化”的形式,它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集中在“人”‎ 字上。乍一看,似乎与严谨的数学是沾不上边的。其实不然,数学虽然是一门由严密的逻辑系统构造起来的学科,它发展到现在,其内容是高度的抽象形式化,其表现是约定的符号形式化,是理性化了的。但数学它是来源于我们生活中的各方各面,点点滴谪。所以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又将服务于生活,落实在学生上,就是要让他们“会思考”,“会应用”,“会解决实际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人文性,能使学生汲取其中的文化价值,养成严谨、求实、合作、竞争的学习态度,以及将来正确的人生态度、处事态度等。基于以上认识,本人提出如何构建人文性数学课堂文化的几点思考。一、在挖掘素材、渗透思想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态度和不断进取精神   ‎ ‎ 在小学阶段,有好多内容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方法比如概率、统计的思想,转化的思想方法等等,但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们往往注重的是数学的知识,而忽视了这些思想方法的重视和渗透。例如:在教学统计与可能性时,书上设计的是摸球实验,可书上的要求只有10次实验,这对于实验的精确性来说,实验的次数太低了。数学家是在做了几千几万次实验后才得到对于个数相等的球,每次任意摸一个,摸到的概率是相等的。并且实验次数越多,实验结果将会越接近这个实验结果。教材的编排有它的科学性,但在使用教材中更要挖掘它的内在的求实、科学态度的文化素材。因而,结合书上的例题,把此相关背景资料介绍给学生,并且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在做了30次实验后结果才比较接近。让学生体会到概率的思想。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只有用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才能获得科学的数学知识。又如:在教学圆周长这课时,许多老师把得出圆周长这个公式作为教学的知识目标,没有去挖掘其丰富的思想素材,使学生感受不到数学的文化底蕴,以致狭隘了数学教学的目标。但我认为在教这课时,先让学生分组动手操作,量出三个圆的周长与直径,让学生发现这三个圆的周长与各自直径之间的倍数。等到学生们经历了学习的过程并把演算好的得数拿出来后,面对这样的各不相同的结果,大家觉得非常不解时,不必及时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出示祖冲之的图像,边作介绍:我们今天在这课堂上研究探讨的问题,早在一千五百多年以前,就有一位数学家做了,而且他已经得出了一个圆满的结论。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家祖冲之,他精密地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是当时世界上算得最精确的圆周率的值。这样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而让全体学生向祖冲之的画像起立致敬,激励学生向先人学习。在“润物细无专声”的教学中,在先人人格力量的感化下,使学生既学到了数学知识,又激励学生去构筑自己的希望与理想,并孜孜以求,不断进取。     二、 在创设和谐氛围中——培养学生独立个性和合作精神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以及科研活动中越来越离不开个人的独立和集体的合作 的相互糅合。‎ ‎ 传统的课堂教学在一定的程度上,存在着单一、被动的问题,教与学的方式,是以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课堂上学生很少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或与同伴合作获得知识而发表意见的机会。这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乏味,也更谈不上对学生独立个性或合作精神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有依赖性,不能成为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所以教师对学生要从小培养。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这个道理。 课堂教学效率的优质、高效离不开全体学生的全程积极,自主参与。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设一种平等、宽容、尊重、理解、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想说,敢说,爱说,能说,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在热情鼓励每个学生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有动脑思索、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讨论表达的空间和时间,以实现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六大解放”。所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独立个性。要让学生知道,只有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同时引导学生,当一个人的力量不够时,可以借助同学的力量,即可以采取四人合作小组的形式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在合作过程中相互商量、相互交流、相互讨论、相互学习,这样又能增进学生间的相互了解、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相互合作、相互谦让,共同进步的精神。   三、 在情感教学的投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教育的实践告诉我们:在同样的教育影响下,受教育者往往会出现各不相同的反映:有的可能采取积极的态度而接受它们;有的可能采取“中立”的态度而似听非听;有的可能采取消极的态度而“排斥”。总之,受教育者对待外部的影响是有选择的。这种选择是基于人在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某种“内部态度”‎ ‎。它对人的积极性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苏联的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认为:“形成中的个性的发展,无论如何一切都由外部决定,但是个性发展中的任何东西都不能从外部条件直接培养出来。外因只有通过人的内部领域,只有以人的积极性为中介并在人的内部得到实现,才能形成个性。”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要完成的不仅仅是教材所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教学更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内部态度”。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培养,情感教育是一条有效策略。教师通过对学生友情感、亲情感等满腔热情去感染学生,引起师生之间感情上的沟通和共鸣,在心理上产生对教师的亲切感、信任感,对数学的向往和追求感。    反思本人几年的高段数学教学,认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以改变作业批改方式可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积极向上“内部态度”——学习的内驱力。如:以往的作业批改,特别是数学作业,教师主要是以发现学生错误为目标,并以“√”、或“×”作为批改标记,这样的批改,没有一点教师的情感因素在其中;这样的批改,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为此我尝试改变数学作业的批改方式:在学生的作业本上,除了批有“√”、“×”的标记外,注有教师数学课以外的情感沟通语言,如:写下学生近期的学习发展情况及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写下学生的性格或特长;写下学生近期的心情;写下老师的心事等。没想到学生跟你“聊上天”‎ 了,从此打开了学生心中的话匣子:写出了自己的缺点了;写出了自己的心理话了;写出自己的愿望了(愿与老师成为朋友);写出对老师的呢称、笔名了;写出自己的家事了等等。这样情感的注入,心灵的沟通,为学生在学习过程 中所形成的“内部态度”——学习内驱力架起了桥梁,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要舍得情感的投注,使之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境界。这样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课本知识,是比课本知识广得多的知识、道理。从而使学生产生真正内心的需要,促进学生更积极的学习。四、在改变学生学习方法中——培养学生的学会“生存”本领先说一个关于“老虎定律”的小故事。两名年轻人去森林打猎,半夜睡在草棚里。突然,一个小伙子听到老虎的叫声,感觉就在门外。他推醒另一个人,喊他快跑。而另一个人却要找鞋穿。遇到这种情况,你会选择光脚逃还是穿鞋跑?很多朋友都会想到先跑走,肯定顾不上穿鞋。但另一个人却说:“穿好鞋后,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行了。”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需要的是方法、思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里的渔,实质上是指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爱因斯坦认为:所谓教育,应在学校知识全部忘光后,仍能留下的那部分东西,这留下的那部东西是什么,无非是指人的思维、方法及能力,这才是学生终生受用的,也是学生今后学会生存所需要的一种本领。因而他主张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爱迪生说过,文明社会的重要任务是会人的思考,要下决心培养有思维习惯的人。因此,他认为对教师来说,该教给学生的是思考的方法,并非思考的结果。然而传统课堂教学在一定的程度上,是以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在课堂上学生很少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得理解发表自己意见和看法得机会。这种单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到的只是纯粹的思考后的结果,而非思考的方法。所以为了改变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努力营造多种问题情境,要求以问题作为学习的载体,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来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并在这样的活动中逐步形成一种强烈而又稳定的问题意识,始终保持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使学生的学习在成为一个由发现问题为起点,到解决问题为终点的过程中习得独立思考的一种方法。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生存”,在今后的社会中适应“生存”。五、在引入竞争机制中——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竞争即互相争胜。竞争象征着顽强拼搏、永远向上、毫不示弱。历代王朝有竞争,市场上有竞争,工作上有竞争,课堂上也应有竞争。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使学生能成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课堂中引入各种形式的“竞争”‎ 其形式可以是多样的,无论是个体之间的竞争,组与组之间的竞争,还是班与班之间的竞争,都能使学生产生好强的个性、不服输的进取和追求精神。 1、个体之间的竞争  要实现学生个体之间的竞争,教师首先要创设竞争的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竞争。例如,一上课,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的切入点、关键点设计几个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看谁先思考成熟,看谁能站起来先说。教师要用期待的目光环视全体学生,要用鼓励的眼神注视那些跃跃欲试的学生。在这富有激励性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会鼓足勇气,信心百倍,争先恐后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见解。  对学生的每一种意见,教师不要立即下结论,而把结论的正确与否抛给其他学生,即让其他学生对该同学的回答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并要求说出其理由。这样,学生一旦回答错误,就很容易促使学生之间的竞争,学生会纷纷要求发表自己的观点,以证明自己的聪明。如果学生回答正确,学生也会纷纷表示其肯定,并会说出其肯定的原因,也以证明自己的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效的创设竞争氛围,让学生积极地产生竞争意识。  2、集体之间的竞争有的问题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解决不了或有多种解题思路时,教师不应及时引导,而是把这些问题抛给合作小组,并组织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在分组讨论时,教师要巡回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注意学生分析问题的过程,倾听学生的各种看法和意见,并诱导人人参与、人人发言。讨论后由组长总结本组讨论结果,组员可以补充。教师也不急于作出肯定或否定,而是引导其他小组发表自己小组的观点或对该小组回答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教师及时表扬表现优秀的小组,从而更好地促进小组之间的竞争,而且荣誉感、责任感和交际能力也得到培养。六、谈影响构建人文性数学课堂文化的其它因素数学“文”‎ 化是一种必然趋势,构建数学课堂的人文性文化是我们的共同目标。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着许多困难等待我们去克服,影响数学“文”化的因素还存在着:1、教师的素质。基础教育改革阶段的每一步推进都必须依赖于教师的思想和行为。首先,教师的教学观念的改变。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从学生的发展出发进行教学。其次,教师的文化底蕴是数学课堂“文”化的保证。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数学的理解,对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都反映了教师的文化修养。所以,教师自身的学习深造也是刻不容缓的,如果说数学需要“文”化,那么首先教师需要“文”化。所以,要构建课堂文化,教师必须通过各方面的学习,尤其是通过对文学艺术方面的直接感悟,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同时,要自觉地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积极情感,成为一个具有丰富情感的人;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体现其人文性,注重人文的艺术的知识的渗透,注重学习者对教育活动过程的内心体验,强调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融洽和睦、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注重环境的熏陶,鼓励想象、幻想、直觉和创造性表现。  2、社会中的文化因素。传统教育中,长期以来形成的模式“一言堂”、“灌输式”会仍然控制着数学课堂,影响数学“文”‎ 化。另外,数学考试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还在,制约着我们的课堂教学,尤其是高年级,应试教育控制全局,学生题海战术,苦不堪言,而教师又何尝不是,一面背着家长的舆论、社会的舆论搞课程改革,一面又背着新课程搞质量,因此社会上的文化观念也影响着数学的“文”化。但少可以变多,唯其小可以成其大,“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构建数学课堂文化势在必行。在课堂教学中构建,用所构建的促进课堂教学。这任重而道远,但作为百年树人的教师,我们有责任上下而求索。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