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听课者”一种可以开发的教学资源
其他论文之“听课者”一种可以开发的教学资源 艺术课程标准要求“艺术老师要充分根据……特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因地制宜、多渠道、多方式的加以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而听课者就是一道尚待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这里的“听课者”采取的是一种狭义的理*,即除授课者、学生之外的,与课堂教学不发生直接关系的一部分人员。) 从心理生活空间来谈 学生角度:听课者似乎总以旁观者的身份进入课堂空间。因为与学生不发生直接关系,所以总是以一种次要的、间接的影响而存在,与授课者相比更能产生心理安全感,学生更容易在听课者面前闪现自我的本性。但由于听课者大部分比较陌生,所以难以进入学生心理空间,产生真正的心理位移。 听课者角度:听课者是在无充分的准备状态下进入课堂教学的,既在时间上与学生同步,又在空间上与学生错位。学生关心更多的是学科知识的获取与重组,听课者关心的是教学策略的展现与处理。课堂的展开是以学生为主的,听课者有时要面对教学中大片与己无关的空白,难以跨入教学空间与师生产生交流。 上课者角度:听课者与授课者直接相关,授课者处于被“*剖” 状态,教学的展开过程也就是心理场接受听课者影响的过程,听课者总存在于授课者的准物理空间内。而听课者与授课者所处心理空间、客观空间的异位,难以在心理上产生真正的沟通。 让听课者跨出旁观者的境地,与师生共处一片空间,往往能取得教与听的双赢,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下面我就站在艺术教学(包括音美)的立场来谈谈。 ◆促成角色转变,成为链接师生关系的纽带 艺术课提倡“音美”老师“二人转”,如何以两人转动教学,不仅要在老师之间横向转,也要在师生之间纵向转。这是一节初中一年级的艺术课《中秋》,老师采用了角色转换的方式,来带动教学的。 美术老师以书法长卷的形式书写《水调歌头》,学生有些坐不住了。这时一阵彻人心脾的乐曲缓缓的流淌出来,又把大家带入了月色溶溶的意境中。原来音乐老师在幕后以乐曲渲染气氛。 音乐老师说:“有谁来讲一下《明月相思》这首曲子的旋律波动有什么特色?”教室里鸦雀无声,忽然一双大手从学生丛中高高举起,“老师,什么叫波动?”原来是美术老师在为“民”请命了。 在音乐老师的伴奏下,美术老师与学生在一起,认真的唱起了《明月相思》,这时的美术老师就是一名学生。 音、美老师互相合作,在难点处“提”,在空白处“补”,他们既作为一名授课者,又作为一名听课者,是推动课堂进程的齿轮,衔接师生信息的纽带。 ◆踏入学习空间,让每个学生的发展成为可能 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授课者面对的往往是大班化的教学,采取的教学方式是抓两头(特长、特短)带中间,而使中间的这一部分学生蒙上易被忽略的“灰色”,处于带动的位置,难以实现教育的公平化、全体化。让听课者从听的领域跨到学的空间中来,往往能化学生这一“整”为“零”,让每个学生的发展成为可能。美国的《丰富教学模式》实验把“导师”的范围扩大到家长和社区。我在面向家长上公开课《我的爸爸妈妈》这课时就利用了这一群特殊的听课群体。让他们贴近每一个学生,参与于每一个环节,使教学走向深入。 首先,我设计了“猜家长”的活动。学生口头描述家长的外貌,其他学生猜。又逆向设计了“猜子女”的活动。家长口头描述,其他家长猜。 然后,我又要求学生模仿家长的体态摆一个造型。 随后,让子女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面对面的写生。(又增添了机动作业,家长画子女。) 最后,请学生谈谈对家长的新发现,再请家长说说学生的表现。(有些学生谈到父母的皱纹变深了,白发增多了;有些学生讲道将来*了钱要好好孝敬父母。场面非常感人,课堂气氛也非常融洽。) ◆拓宽评价渠道,使评价信、效合一 目前,我们发掘的艺术课评价方式主要有师评、互评和自评。这些评价局限于学习小课堂,而疏远了社会大课堂。而且,这几种评价方式有其缺陷。师评,这种一言堂的形式缺乏公正性;互评,学生之间容易先入为主,带有主观性;自评,学生对自己容易产生盲点,缺乏有效性。三种评价的结合又缺乏可行性。采用听课教师来评价这种方式,拓宽了评价的渠道,既能体现一定的信度,又能体现一定的效度。 如在上一年级艺术课《大马路,小汽车》时,这位老师是这样设计评价方式的: (背景图上贴满了学生所做的小汽车) 老师:下面请各位设计者来介绍一下自己设计的小汽车,(学生介绍) 老师:有哪几位老师愿意乘坐我们小朋友设计的小汽车,请把各位的票(小五星)贴在这辆汽车上。(听课教师贴,得红五星多的小作者被评为小司机) 老师:好!各位小司机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让我们一起开出教室吧。 小司机的带领下,听课老师的衔接下,学生唱着歌儿“开”出教室。 (尾声:课后一位“小司机”送给授课老师一只小信封,里面装有什么不得而知,因为这是他们的秘密。但我知道这里面肯定装有学生的一片情。) 这种不评而评的方式,消除了评价的负面效应,调动了学生元认知的监控效应。 当然,这种资源只能以一种被利用的地位存在,它不是对教师职能的取代,只有用得合情、合理,适量、适度才能发挥它的最大效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