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心得)之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物理论文之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对我们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每门学科都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型人才。那么,怎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呢?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源泉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喜欢究根问底,每个学生又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特长,教师应顺应学生的这些特性,适时适度地给予解答,并给予充分地肯定和鼓励,使心灵的火花更加旺盛。 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都是建立在对事物的直接或间接认识上,根据物理学科本身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通过典型的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浮沉条件的演示,摩擦起电产生的静电现象,学生注意力集中,观察细致,并能提出一些有关问题。通过一些物理学家成功事例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牛顿从发现苹果落地的思考,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从观察到壶盖被蒸气顶起发明了蒸汽机,法拉第研究闭合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能产生电流,制成了发电机。强调物理知识的有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介绍现代物理学的高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工业化高速发展,如航天技术,超导技术,海洋资源的开发,宇宙开发,标志着社会的发展进入了科技发展的新时代。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义不容辞的应肩负起振兴中华民族的重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科普知识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二、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学习物理最重要的是学习科学精神和方法,使学习成为提高能力的一种方式,教师应授之以渔,交给学生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去影响学生的终生。在物理教学活动中,营造一种宽松、愉快的气氛,教师对学生给予关爱和信任,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研究的强烈欲望。学会学习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学会看书。书本知识是前人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通过书本知识的学习,可以快速简捷地获取知识,因而培养学生养成通过自学获得知识的习惯。看书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检查和总结。看书前老师列出预习提纲,学生看书时,应善于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知识的迁移,去理解新的知识,并学会抓住每节知识的重点。看完后教师进行检查,了解学生知道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师生共同讨论存在的问题,并对本课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小结,形成清晰的脉络。 2、多问“为什么”。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 。在学生看书或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哪怕是简单而幼稚的问题,老师都给予肯定并解释,在学生未形成提问习惯时,教师可站在学生的角度,对教材或老师讲的内容,逐一提出有梯度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提出和解释一些问题,对于知识理解的深度,有着绝然不同的效果。教师通过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以趣激疑,以问设疑,以疑导思,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提问、积极思考的习惯。学生能够独立地提出问题,是自己深入思考的结果,而问题提到点子上,这正是学生思考有一定深度的表现。能够独立地提出问题,或有问题而能提出一些有新意,有价值的问题,这正是创新能力的体现。 3、分析与讨论。思维活动是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矛盾要解决时的心理活动。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运用已获得的知识,从物理现象中寻找突破口,找出内在联系,能别出心裁地提出新奇的想法和解法,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经常开展开放式讨论,能使学生明辨是非,走出思维的误区,在讨论中相互间进行评价,相互反馈,相互激励,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了思维的严密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4、否定与发现。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培养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进行实验,即使是简单实验也要让学生自己去验证和发现。一些重要实验必须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究。先对所探究的物理知识提出假设,然后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边实验边探究,从中发现物理规律。探究性实验不但能使学生发现知识,还能从中发现方法, 掌握技能,使学生的身心与探究过程相交融,使直观现象与分析推理相结合,因而有利于对知识形成过程的再发现。教师应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创新意识,不拘泥于书本上的现成模式,积极寻找书本上实验装置或器材的缺点,能够对实验方法提出改进措施。还应引导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勇于“别出心裁”和“标新立异”,勇于否定实验结论,并提出不同的假定,通过实验的观察分析,判断假定正确与否,在否定中加以肯定,在否定中有所新认识,在否定中发现新规律。伟大的物理学家伽俐略就是敢于对前人的否定,巧妙地揭露了亚里士多德学说的内部矛盾,推断出了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加速运动。启发学生勇于解开自然界中的许多谜,探究事物发展的内部规律。 5、巩固与反馈。物理知识虽然与生产生活的实际紧密相关,但在获取知识和巩固知识的过程中不可能题题直接实验,仍然靠课后习题进行巩固。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善于利用习题进行知识的再现,加深对概念、定义、定律的理解,学会知识的灵活运用。同时通过解题进行学习效果的反馈,达到自我检查和评价的目的。在复习巩固时应做到“少”、“多”、“变”、“活”。“少”是从茫茫的题海中精选习题,少做同类型题,少做已熟悉的题。“多”是指巩固练习中,各类题型要多,同一题解题方法应多,重点知识训练角度多。“变”是指一题多变,题设条件变,问题结论变,同一题的解题思路变。“活” 是指解题方法灵活,使所学知识纵横沟通,运用自如,能从多种解题方法中筛选出直观简捷的方法,提高解题效率。这种训练方法,既使复习知识的面广量大,又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学习难度,开拓了解题思路,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收到了触类旁通,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进行物理的再创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物理教学不是单纯的学习知识,还应重视物理知识的应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道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时间可以是教室以外的时间,活动形式可以是有组织的或自发的,活动内容是与生产、生活、科技密切相关并有广泛应用的物理知识,如环保、能源、交通、自然现象等。活动目的是通过调查研究,进行评估鉴别,提出改进方案,进行物理的再创造。一是结合课后内容开展科技活动,如利用课后的“想想议议”、“小实验”和“阅读材料” 。教师课内指导,学生课外结合相关内容进行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小创作,并对各自的成果进行展示,开展评比。充分展现了学生的才华,提高了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二是物理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结合,提高应用与创新的能力,例如在讲过内能与环境保护后,有组织地带领各班学生参观发电厂、化肥厂,让学生讨论能量的转换,提高能的利用效率和消除污染的办法。星期天布置学生观察分析本街道内能利用率的高低,怎样改进。每位同学都可以观察自己家里内能的利用情况,环境污染的程度,提出改进措施。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丰富知识,增强能力,广阔而开放的大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四、重视理想的树立和意志磨炼,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特殊武器 学生心理品质的智力困素,固然影响着他们创造才能的发展,但非智力因素,如理想、信念、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往往发挥着更加突出的作用。其中,理想和信念是整个心理结构的最高层次,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精神支柱;意志是人自觉地克服困难,调节行为,实现预定目标的重要心理过程,它是任何创造活动获得成功的重要动力。 当前的物理教学仍然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桎梏,家长、教师、学生都急功进利,惟分为上。教师只重视灌输知识,开发智力,忽视人文主义,忽视个性情感培养,加之不少学生情感和意志方面的发展本来就不尽如人意,兴趣难以持久,害怕困难,甚至情绪沮丧、自卑、郁抑,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从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入手,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用爱心浇灌迟开的花蕾。鼓励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激活学生的情感结构,启动内在动力,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具备远大的理想和坚强的意志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力武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