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学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心得体会
学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心得体会 在视察青海时就“扎扎实实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我们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指明了方向。以来,省委认真学习贯彻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高度自觉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正风肃纪,“零容忍”惩治腐败,不断扎紧制度笼子,党内政治生活出现了新气象。 学习习的重要讲话,联系以来的实践探索,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一大法宝,也是广大党员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平台。只有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才能使党的优良作风有丰厚的生成土壤,才能建设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坚强领导班子,才能使广大党员经受党性锻炼,升华思想境界,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学习贯彻习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就要切实扛起管党治党责任,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一要加强思想教育。学习是共产党员增强党性修养、锤炼道德品行的重要途径。要持续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建立党员教育的常态化机制。引导广大党员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把握其丰富内涵和精髓要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及时清除思想上的“灰尘”,校正行为上的偏差,补足精神上的“钙”,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信仰追求和强烈忧患意识,以坚强的党性担当起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责任。 二要创新制度机制。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创新制度机制,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供有力保障。进一步完善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强化“四个意识”,在政治思想上和行动上同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积极探索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的途径和方法,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通过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提高党组织自我净化能力。创新“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的载体,增强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有效性,使党内政治生活真正成为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平台。 三要强化纪律约束。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加强对各级党组织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决策部署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对顶风违纪的要快查严办,典型问题公开通报曝光,持续强化“不敢”氛围。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强化责任追究,对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不能有效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给党和人民事业造成损害的,要严肃问责,使问责成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利器”。 四要发挥领导干部表率作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从各级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起,以上率下、以上促下。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坚定理想信念的表率,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要做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表率,严格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要做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表率,完善决策程序,不断增强在党性原则基础上的团结;要做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表率,勇于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推动党内政治生活严起来、好起来。 五要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性。紧紧围绕落实“四个扎扎实实”的重大要求,引导广大党员增强宗旨意识,牢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使命,不断彰显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党性境界。通过奖惩、考核等措施,批评惩戒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鼓励褒奖崇尚实干、担当有为的干部,坚决纠正庸政懒政怠政现象。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把改革探索中出现的失误和违规违纪问题区分开来,支持干事者,保护担当者,推动形成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政治环境。 在“七一”重要讲话和视察青海时指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的主要平台,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性基础工作。”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新形势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全面从严治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要强化责任担当,不断提升规矩意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首先要从责任担当和规矩意识这个源头抓起。要树起从严的规矩意识,结合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强化守规自觉、严肃纪律要求,真正从思想上拧紧“总开关”。要担起从严的政治责任,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责任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把严的要求体现到落实责任的全过程,形成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责任体系和工作合力。要营造从严的“气候”环境,把管党治党、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向基层党委传导,向全体党员领导干部传导,逐级压实责任,努力促进“共同担当”。 要强化制度执行,健全完善长效机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关键是不折不扣执行党规党纪等制度。要扎紧制度的“笼子”,根据中央即将出台的《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制定我省《关于严肃县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规定》等制度,切实把中央要求落实、落小、落细,更好促进制度效力和功能作用的发挥。要从严执行党内法规,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进一步规范各级党组织的设立、成员配备、工作规则等事项,确保班子党内生活制度化、成员行为规范化、党委(党组)工作科学化。要强化执纪检查,把纪律挺在前面,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违反组织原则和组织纪律的行为和人员“零容忍”,真正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问责追责、从严处理,使纪律规矩真正成为永不断电的“高压线”。 要强化问题导向,着力推动拉长短板。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找准问题、补齐短板。要弄清源头症结,排查梳理党内政治生活中存在的突出显性问题和重要隐性问题,严肃认真整改,坚决规范纠治;对照“四讲四有”找差距、明不足,引导党员立足岗位作表率;坚持把基层党组织按期换届专项检查作为正本溯源的重点工作,排查摸清底数,从严督导换届。要解决突出问题,把党员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融入党内政治生活当中,从严格执行基本规范做起,扣准问题抓整改,坚持认真抓经常,注重细节真严管,使管党治党真正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 要强化示范带头,充分发挥表率作用。严格党内政治生活,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是关键。要自觉做坚定理想信念的表率,带头学习党章党规,持续夯实思想根基,以实际行动让党员和群众感受到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要自觉做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表率,警惕“七个有之”,做到“五个必须”,以纪律为准绳、按规矩做事情,真正让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头脑中立起来、言行中严起来、履职中抓起来。要自觉做坚持民主集中制的表率,带头发扬党内民主,带头坚持集体领导,带头执行集体决定。在全省范围内,进一步理顺党代会、全会和会的关系,加强党代会对全会的监督,全会对会的监督。要自觉做弘扬优良作风的表率,带头坚持群众路线,着力加强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鼓励党员干部在基层一线建功立业,努力让情系百姓的好干部有为有位。要自觉做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的表率,带头讲党课,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带头执行重大问题和个人有关事项向组织请示报告制度,带头坚持“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带动提高组织生活质量。 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有什么样的政治生活,就会有什么样的党组织,也就会有什么样作风的党员,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抓起。 9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会议听取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再一次释放了党中央抓好“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决心和魄力。做事要牵头抓总,善抓主要矛盾。我们不妨坚持“四维”齐抓共管机制,抓牢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总开关”。 健全党内民主的制度体系。民主集中制是我国的根本组织原则,优势就在于既汇集全党智慧,又保证权利在正常轨道上合理运行。抓好“关键少数”的政治生活,必须依靠党内民主。班子成员依据党章法规,大胆建言献策、表达意愿、行使权力、相互牵制,形成党内监督合力,更有助于形成和谐融洽的党内政治生活氛围。 加强深入骨髓的党性教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要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依靠党性教育。要利用好各类干部学院的优质教学资源,将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培育高尚道德情操,塑造廉政自觉,作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党性修养和党性教育的必备课程。并加强正反面典型教育的警示作用,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的同时,时常敲敲边鼓、扯扯袖子、红红脸、出出汗,从细微处加强党性修养,筑牢廉洁奉公的思想防线。 用好监督问责的治党“利器”。上有所指,下必有所应。没有监督就会让权力寻租游走在法纪的边缘,没有严肃问责就会滋生贪腐的土壤。用好《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这一从严治党“利器”,以问责为抓手,督促“关键少数”切实肩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着力解决党内政治生活不严不实、组织涣散、纪律松弛、不担当、不负责等突出问题。 发挥舆论监督的社会力量。网络时代,人人面前都是麦克风,人人都是新闻发言人,人人都有话语权,人人都是新闻记者。一张图片、一个视频、一个镜头,随时都能让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中的一些失规行为成为舆论热点。很大程度上对领导干部的道德品行、执政能力、思想境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而,要建立方便群众和广大党员监督、举报、发表言论的网络平台,鼓励群众参与到管党治党、从严管理干部、整治不正之风、遏制腐败行动中来,形成全民齐抓共管的监督体系和舆论氛围。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