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创设思维情境,点燃学习欲望
数学论文之创设思维情境,点燃学习欲望 创设思维情境,点燃学习欲望 邱隘实验小学 周小辉 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没有了思维的训练,数学将是一个个冷冰冰的符号和算式。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形成生动活泼的时(思维时间)空(思维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1、恰当试误,恍然大悟 学习是一种试误的过程,教学是一种行为不断被修正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针对学生对某些概念、法则、定理等理解不够全面透彻,有的放矢地选编一些具有迷惑性的问题,通过创设试误型思维情境,让学生在“落入”和“走出”误区的过程中,吃一堑长一智,这样既能提高学习效果,又能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如:在学习了《分数加减法》之后,我编写了这样一道题目,有一根3米长的绳子,减去了它的后14 ,还剩下几分之几?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3-14 =234 ,我引导学生在进行仔细读题,想一想,剩下234 合理吗,学生一下子都醒悟过来,3米是一个量,而14 是一个分率,不能直接相减,应该是1-14 =34 。这样通过给学生设置“陷阱”,让学生在错误中经历锻炼,给学生留下探索和思考的空间,在自主参与中体验,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动手实践,深刻感悟 在认识结构中,直观形象具有的鲜明性和强烈性往往给抽象思维 提供较多的感性认识经验。古人也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在新知识教学引入时,根据教学内容,重视直观演示、实验操作,就会使学生感兴趣,就能较好地为新知识的学习创设思维情境。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时,教师先让学生利用准备好的纸板剪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当学生剪好后要求学生分组互相检查剪的情况。随后,教师设问:“哪个小组能够利用手中的纸板,把它们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学生独自拼摆,大多数学生拼了平行四边形。紧接着教师再问:“你所摆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面积和其中的一个三角形的底、高、面积有什么关系?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你能总结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吗?”学生通过观察,借助已形成的表象很快推导出三角形的计算公式。最后教师再次引发学生探讨:“为什么公式中要除以2呢?”这样学生在具体操作中,通过动眼观察、动手拼摆、动脑思考,获取了知识,同时自主探索的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3、联系旧知,合而破之 数学知识不是单线型的,而是由许多相关的知识相互串联起来的,所以单单从一个方面考虑问题往往很难找到答案,要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考虑问题的能力,必须为学生设置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让学生适当走走弯路,这样学生才会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体会到数学知识带来的快乐。如学生学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后,我给出这么一道题目810 =( )15 ,很多学生就提出质疑:“老师,这道题目不能做的,15不是10的整数倍啊。”我引导学生:“仔细动一下脑筋,想想看第一个分数怎样进行一下变化就可以了。学生恍然大悟,赶紧将第一个分数进行约分,这样一下子就将问题解决了。这时还有一个学生说,老师我还有不同的方法,810 是0.8,只要将15和0.8相乘就可以了。 4、巧设悬疑,欲罢不能 巧设悬念,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意向。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意向是在一定恰当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小学生具有求知欲强、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悬念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处于一个积极的状态。如在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我先让学生报数,然后由我来判断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有的说了一位数,有的说了两位数,还有的说了四位数,我即刻就报出结果,学生一验证,无一错误。学生瞪大好奇的眼睛问:“老师你好厉害啊,你有什么绝招啊,教教我们吧!” 学生的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求,在这种极度渴求和无限疑问的状态下,我引导学生开始对新知的探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