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如何让数学课堂真正高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如何让数学课堂真正高效

数学论文之如何让数学课堂真正高效 ‎ ‎  陕西省千阳县南寨镇中学    李连科 ‎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实施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高效起来呢?笔者以为:‎ ‎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  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师写出。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  二、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  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 “情感”为教学开道。所以教师首先要爱生,这种爱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 ‎  三、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激发兴趣, 增强信心是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 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性。只有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参与了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体现。因此, 学生能否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一难题, 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 无异于一种苦役, 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 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作为教师, 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一)以生动的实例, 描述枯燥的概念,‎ ‎ 使比较抽象的内容变得通俗形象。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 不像语文的描述性、美术的直观性、体育的身体参与性。各种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无味。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 就得从生活中挖掘素材, 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 利用数学知识, 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角的认识“这一课,”角是一个端点引出的两条射线“,这个概念的描述不易理解, 非常抽象。在教学时可做如下描述: 瞧, 老师来了。”( 师摆臂作走路状, 并挂出示意图: 手臂与身体成一个角。) 这时老师立即一转话锋, 进入主题:“手臂这一摆,  就是一个数学概念。” 这时, 学生兴趣正浓,一定会想: 摆臂、怎么会同数学概念连在一起呢? 此时此刻,思维的火花不点自燃。‎ ‎  (二) 诱发求知欲。学生的学习要有对知识的渴求, 也就是求知欲。有了求知欲,对学习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 想对未知事物的了解, 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一个切入点。如讲授“圆的周长计算”时, 教师带着系着线的乒乓球进入教室。向学生提问: 系住乒乓球的线都可以量出来, 要使系住乒乓球的线离球一米远, 此线需多长? 进而又问: 假设我们用绳子绕地球一圈, 现在把这条绳子都距地球1 米远, 绳子增加多少?学生纷纷估计, 有的说是一千米, 有的说是一万米, 有的说是一百米, 答案形形色色, 这时教师说: 大家说得都不对, 增加的长度比10 米还短呢! 在学生一双双惊异的眼光中, 教师指出要是学习了圆周长的计算后,‎ ‎ 就可以很快算出结果。这样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四。在数学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 ‎  鼓励质疑, 激活思维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思源于疑, 小疑小进,大疑大进, 质疑是创新意识的萌芽, 是创新的前奏。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 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学生有创造性和想象力,当学生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想法和问题时, 教师要“恰到好处”地及时引导。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教师不但应充分肯定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耐心予以解答, 并应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并鼓励学生质疑, 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还应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质疑意识, 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 引导学生特别注意对习题关键词的理解。例如: 在讲三角形相似的识别方法时,针对“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这条识别方法, 可以让学生思考能否把“夹角”改为“角”, 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相似的识别方法的理解, 同时也复习了三角形相似的识别方法。教师激发学生质疑的另一途径便是善于逼着学生提问题, 有经验的教师经常在课堂上把某个学生在课外的提问来当众讲解, 并经常对课堂或课外提问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或奖励。好胜心是每个学生的天性, 这样长期坚持, 必定会激活学生的思维,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  总而言之,在“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教改背景下的中学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课堂上我们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我们的课堂就会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效率。‎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