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教育政策法规心得2200字
教育政策法规心得 2200 字 教育政策法规心得 1 通过对《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学习,我对高等教育政策法规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自身定 位有一定认识,高等教育政策法规以教育法为基础,教育法规的研究的主体是教育体系,教 育法规以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理论、政治学为理论基础,通过社会调查、历时考察、比较分 析、个案研究的等方法发现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把问题反馈给国家教育部门,教育部门 通过制定新的法规不断的完善我国的教育政策法规从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高等学 校教育法规中高等学校、教师、学生三者的地位、权利、义务是本文着重要阐述的。 一、教育法规相关的基础性知识 高等教育法的研究,是依法管理高等教育事业的必要手段,同时,教育法制也是我国社会主 义法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掌握以及运用教育法规,是推进我国教育制度 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我国教育法的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教育社 会主义方向的原则;2、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3、坚持教育公益性的原则;4、权利和义务相 一致的原则;5、教育与终身学习相适应的原则。 二、高等学校、高校教师和高校学生的相关法律问题 高等学校的相关法律问题,如高校的法律地位,即高等学校在法律上所享有的权利能力、行 为能力及责任能力,具有办学自主性、财产独立性、机构公益性的特征,通常是由法律规定 的权利和义务而确定。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依据在不同关系中的不同特征分为两大类,一类 是以权力服从为基本准则,以领导与被领导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行政关系;另一类是以平等有 偿为原则,以财产所有和流转为主要的教育民事关系。高等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与政府、社会、 教师、学生之间都会发生法律关系。所以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包括高等学校在民事法律关系 中的地位和其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地位。因此,高等教育的法律地位也包括其在民事和行政 法律关系中的地位。高等学校教师的相关法律问题,如法律地位,高校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考核,培训等。高等学校学生的相关法律问题包括学生的法律地位,特点,基本权利和义务 等核心问题。 (一)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及权利与义务 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具有办学自主性、财产独立性、机构公益性等特征,通常是由法律规定 的权利和义务而确定。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依据在不同关系中的不同特征分为两大类,一类 是以权力服从为基本准则,以领导与被领导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行政关系;另一类是以平等有 偿为原则,以财产所有和流转为主要的教育民事关系。并且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在不段变迁, 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改革前的高等学校,是计划体制的一个缩影。作为国家全额拨款 事业单位高等学校实际上具有一种类似国家行政机关的性质。第二阶段是 1985-1995 年的高 等学校体制改革。这一时期学校的法律地位虽然有了诸多细微的变化,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 改变,仍然具有典型的强制性和计划性特征。第三阶段是 1995 年以后的教育体制改革。确 立了学校的法人地位,赋予了政府举办的高等学校法人资格,使高等学校真正拥有了自主办 学的实体地位。 《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行使的权利有:1、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组织实施教 育教学活动;2、招收学生和其他受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处分;对受 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3、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4、管理和 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费用,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活动的非法干涉;5、法律、法规规定 的其他权利。”同时,《教育法》具体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履行下列义务:1、遵守 法律、法规;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2、维护受教 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3、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 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4、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依法接受监 督。 (二)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在教育法规中对这两个主体也着重提到。教师教书育人,为社会 培养人才。教师个人素质对学生的影响十分的大,从而教师不但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还 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教学中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教师也有相应的权利如接 受培训等。学生作为教育体系中最大的群体,也是教育法规的主要对像,但随着我国教育的 发展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所需要的是自立、自信、自强的新一代大学生,为自己争取应有的 权利、待遇和机会则正是大学生自立、自信、自强的体现。法规就应更加注重大学生在个性 方面意识的配养和在传统文化的教育。 三、我国教育基本制度:学历制度和学位制度 学历制度和学位制度对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进行了详细的界定和划分,同时吸收了与时俱进 的特点,对于当前多种多样的在教育形式均有相关的描述,严明了证书的管理和发放,督导 等各个环节的细节问题。这些政策与法规的制定,使关于学历和学位证书的严谨和公平合理 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四、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制度 职业教育是给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随着我国生产力发 展水平和我省自身的发展需求来看,教育结构应适当的调整,当前应加大职业教育的发展。 我国的职业教育包括职业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和职前培训。对小学、初中、高中后未能升学 的青少年进行就业前培训,提高其职业适应性和职业技能,有利于发展生产。通过改革逐步 形成和普通教育相互衔接、共同发展、比例合理的新格局。成人教育的是学校教育的继续、 补充和延伸,是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多方面的职能,它使未受教育的人们受基础教 育;使受过不完全教育的人们补受初等、中等文化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使已经受过相当教育 的人们充实新的知识;使任何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进行学习,发展个性,增长知识才 能和道德修养。 五、学历证书的分类和获取的资格 1、学历证书是学业证书的主题,是学制系统内的教育机构,对完成学制系统内一定阶段的 学习任务的受教育者所颁发的文凭,分毕业证书、结业证书、肄业证书三种。 2、普通高等教育学历证书是普通高等学校,以及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其他机构发给学生 受教育程度的凭证。 3、对具有学籍的学生,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成绩合格(或修满学分),德智 体育合格,准予毕业者,可取得毕业证书。 4、对具有学籍的学生,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其中有一门以上课程补考后仍不及 格,但不属于留级范围内或未修完规定的学分,德智体育合格者,准予结业,可取得结业证 书。 5、对具有学籍的学生,学满一学年以上而未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中途退学者(被开 除学籍者除外),可取得肄业证书。 6、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毕业证书; 7、普通高等学校接受的进修生,进修结束后可取得进修证明书; 8、普通高等学校未按国家招生规定,而自行招收的学生,以及举办的各种培训班的学生, 学习结束后学校只能发给学习证明书,不得颁发毕业证书。 9、此外,随着高等教育办学形式的日趋多样化,在教育部相关规定中,特别规定了对于高 校中一些特殊的办学形式的毕业或肄业证书的填写要求。 教育政策法规心得 2 作为一名高等学校的教师,应该要对高等教育政策法规有一个透明清晰的认识,只有这样, 作为教师的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培养人才。教师也要具备可树性,知识的 更新,也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文化素养以及品德行为素 养。同时还要兼备教育的政策法规和法律意识,在传道解惑的同时,严格规范自己,全面提 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下面就《高等教育政策法规》,谈谈我自人的心得体会。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主要探讨了教育法学的原理、高等学校法律的重要性、高等学校教师的法 律地位以及权利与义务、学生的法律地位以及基本权利义务、学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制度、高 等教育督导与评估、高等职业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法律纠纷及权利救济。 一、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主要是指高等学校在法律上所享有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及社会 责任能力。主要体现在: (1)高等学校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高等学校教育的法人地位,高等教育一 定要经审批机关审批。 (2)高等学校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地位,高等教育作为社会活动的参与者,有义务接逐级行 政管理机关的监督和管理。高等学校是以行政复议申请人的身份进入行政复议程序或是以原 告的身份提起行政诉讼。但高等学校同时作为行政主体,在依法享有并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 同时,也要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二、教育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地,“法是体现统治阶级集体意志,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效力和严格程序的行为规范体 系”。它与一般法律相比较,具有形式松散性,教育领域的法律问题,既可能是教育行政问 题,也有可能是教育民事法律问题;教育对象、教育法调整范围以及法律关系的广泛性;法律 法规的复杂性;法律纠纷解决手段的特殊性。 我们在遵循教育法的同时,一定要坚持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1)保证教育社会主义方向的原则:始终不渝地贯彻实施,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 (2)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教育平等,一般包括起点上的平等,终点上的平等以及过程上 的平等。 (3)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教育法》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此外,教 育必须为国家和人民负责;坚持教育事业的公益性。 (4)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原则: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在行使权利的时候要承担相应的 义务,在履行义务的时候也享受一定的权利。 (5)教育与终身学习相适应的原则,保障每一位公民获得教育的机会。 三、高等学校教师的法律地位。教师的法律地位,是指依照法律规定,教师在各种社会关系 中的位置。这主要涉及到教师的法定身份,以教师为主体的法律关系的特征以及法律规定的 教师的权利义务等问题。教师的法律地位是教师社会地位的具体体现。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就要依法确定和保护教师的法律地位。 高等学校教师的法律地位,具体来说是通过教师所享有的法定权利与义务表现的,而法定的 权力与义务直接来源于法律对教师身份的确定和相关的具体法律制度。由于目前我国高校教 师的身份与地位,法律上尚未明确规定,加之处于转型期的高教体制,都对教师的权利义务 有直接的影响。高等学校教师既不是特殊公务员,也不是自由职业者,在现阶段是从事高等 教育事业的专业人员,拥有独特的权利义务,其职业具有公益性质。国家应弱化对教师的人 事管理性,增强行业自律性管理。对高校教师的救济保障主要是通过教师申诉制度解决,维 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四、教育法学是教育学和法学两门学科之间横向联系而形成的学科。它以教育法学学科建设 的基本问题、教育法的基本原理、教育法制、对国外教育法的研究为内容,通过社会调查法、 历史考察法、比较分析法、个案研究法进行研究,揭示了教育法律现象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 为国家建立和完善教育法制提供理论依据;并通过研究教育法律规范在执行和监督执行过程 中的各种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教育执法提供理论上的指导;通过对各国尤其是发 达国家教育法律文件、教育法制和教育法实施体制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为我国教育立法和 依法治教提供可资借鉴的方案和经验。 此外,高等教育工作通过学习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可以全面了解和掌握党和国家有关政策、 法律、法规的精神内容实质,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不断增长政策观念和法制观念,从而提高 依法治教的自觉性。 五、学生的法律地位。从法律意义上讲,高等学校是受教育者中的一个群体。根据我国《高 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是指“在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因此,高等学 校学生就是在我国高等学校接受高等学校教育的学生。高等学校的学生也有参加教育活动 权,获得学金权,获得公正评价权,申诉诉讼权,参加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权,组强和 参加学生团体团等。同时,高校学生基本都是已满 18 周岁的公民,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 任。如寻衅滋事,严重破学校教育秩序,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等,都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此外,高等学校也实施了一些管理制度,如高校学籍管理制度、高校奖惩制度、高校毕业生 就业制度,对高校学生进行管理,切实努力为提前学生素质服务。 六、学业证书制和学位制度。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学业证书制度。学业证书制度是我国教 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维护教育活动正常而有序地进行,保证教育质量,有着不可替 代的作用。国家必须建立和完善学业证书制度。《教育法》出台的前些年,教育领域曾出现 乱办学、滥发学业证书的混乱现象,一些单位乃至个人不经批准随意开办教育机构,不经批 准擅自招生,对不符合招生标准、不符合教育质量要求的学生,也发给学历证书或其他学业 证书。有些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擅自发放超其层次、规格或职能范围的 学业证书。这些做法破坏了国家教育标准的完整统一,危害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在现代 社会生活中,获得某种学业证书,通常是个人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或从事相应职业的必要条 件,也是用人部门选拔和录用人员的重要依据,学业证书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有十分 重要的作用。 七、高等教育督导与评估。多年的实践表明,教育督导与评估制度是保障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的有效机制,教育督导机构在推动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和依法治教方面的作用是不可 代替的。 具体体现在: (1)教育督导与评估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 的教育督导与评估体系; (2)加强教育督导与评估工作,是依法治教,保障素质教育顺利推进的迫切需要; (3)建立教育督导制度,此外,为了高校的发展,还要建立高校教育评估机构,对办学思想、 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专业、教学管理、学风、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实行长效的评估 机制,稳抓落实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 八、高等职业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制度,是经济建设、 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推动器,也是建立职业教育体系和调整教育结构的要求。成人教育制 度是指按成人教育活动的目的、方针、法律性规范及组织等运行的成人教育体系。成人教育 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育事业中,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同等 重要。通过培训,提前了工作人员以及未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素养,为建设文明健康科学的 生活方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有着重要的意义。 九、高等教育法律纠纷及权利救济。教育纠纷是一种新的法律纠纷类型。过去,我们一直把 教育机构作为事业单位看待,其纠纷也比照行政纠纷处理,因此,一般利用内部调解等手段 解决。主要解决的是人身纠纷和财产纠纷问题。与此同时,学校要探索构建新的多元化的教 育法律纠纷解决方式,充分发挥协调、申诉、行政复议等途径的作用,又要积极创新,创建 新的有效的权利救济制度。 实践是检验真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高校教师的我们,一定要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同时, 担负起提高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历史重任,全身心投入到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也要加强自我约束能力,用相应的政策法规来 约束自己,树立法制观念、拓展法律知识、规范自己的师德、师风和行为,加强自我修养, 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高等教育教师,从而为推进我国教育法制的建设和实 施工作尽一点自己的微薄之力。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见,规矩对于一个人的成长甚至是一个民族的成长,是 至关重要的。随着我国教育法制的不断建设和完善,作为以教育法为基础法规的高等教育政 策法规的作用也日益明显,作为一名高教教育学的教师,应该严于律己,严格用高等教育的 政策法规来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师德、师风和行为,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高等教育 教师。 教育政策法规心得 3 19 世纪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教育主要是由家庭承担的一种功能和职责,并没有被国家 纳入行政管理的范围。直到 19 世纪末,教育的迅速发展与逐步普及,开始成为对社会发展 具有举足轻重的社会性事业,国家才越发深刻地意识到其调控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20 世纪以来,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教育在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 益突出,各国政府普遍加强教育的责任,从财力、人力与物力等多方面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全面组织和发展教育事业,并且这种国家的教育行政职能正朝着扩大化的趋势发展。在这种 教育社会化、国家化逐渐增强的形势下,教育理应被纳入法律调整的界域,国家必须依法管 理教育,教育管理活动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规范运行,这是现代教育发展与法治国家建设的 内在要求。 依法治教是 21 世纪我国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法规建设是伴随工 业化社会的发展日益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经济全球化为高等教育提供了动力和资源。 我国高等教育能不能抓住给予,深化改革,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缩短与世界发达国家教 育水平的差距,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依法行政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法律本体系框架的约定,因此必须建立规范的教育约 束机制,一切教育行为必须纳入法律的轨道,教育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定职责行使职权, 依法办学,既不能失职也不能越权,要充分保障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 教育法制即成为现代国家对教育进行有效调控的基本形式和运行平台,教育法作为一种社会 规范不同于其他社会规范的特征,首先教育法具有典型的国家意志性;内容上的稳定性和异 变性的统一;形式上的集中性与分散性的统一。教育法充分而透彻地体现了国家对教育进行 规范化有效管理的理念,从而通过法律的形式确立国家调控教育的基本原则。《中华人民共 和国教育法》是国家发展教育事业的纲领性文件,它颁布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 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教育法要求我们做到:教育必须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 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每位教师必须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 这一方针。 21 世纪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同在、发展与竞争并存的世纪,社会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 到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占据了优势,谁就居于主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教 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就需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新教师,只有 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这一发展需要。高校教师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主要有专业 素质、基础素质、心理素质和教育素质,通过这次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让我们新教师把握了 学与教的规律和技能,要求善于分析和调控教育过程,一方面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 学效果,另一方面有助于青年教师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要全面更新观念。首先,要树立面向社会需要的高等教育价值观, 这就要求高校在培养人的同时必须建设成为知识的物化系统,千方百计地将新知识、新科技 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创新传播社会文化,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次,质量观创新, 树立知识和能力全面发展的高等教育质量观。要将我国传统单一的学术质量观转化为多样化 规格的报考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内的全面发展的素质能力质量观。再次,要树立可持续 发展的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从全局出发,遵从系统性、理论性、合理性的原则,规划可持 续发展的前景,突出强调发展的主体性,强调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全面发展,强调 当代人发展的时候也不忽略子孙后代的潜在需要。高等学校作为我国培养搞素质创新型人才 的摇篮和致力于学术研究、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提高强大理论支撑的重要基地,其地 位是举足轻重的。而这其中,高校教师作为教学任务的承担者与科研创新的主体,则更是处 于重中之重的地位,是高等学校建设与发展的一支新生主力军。为此,加强有关高校教师的 法律建设是重点。首先必须确认高校教师应有的法律地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育队伍则通 过立法的形式来规范教师的培养、资格确认以及如何使用和管理教师。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 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为了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规范教育管理,国家建 立了国家教师制度。由教师资格制度或许可制度、职务或职务制度、任用制度、培训进修制 度、奖惩制度、申诉制度等组成。其次顺应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趋势,再次要进一步配套建 设有关教育体制改革中高校管理的法律制度,最后加强有关高校教师权益保障的法律救济制 度建设。教育法的贯彻、实施关系到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教育事业作为一国居于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事务,理应被导入法治的宏大系统,。教育法保证 了现代教育的和谐发展。通过这次的高等教育法规概论的学习,让我明白自己承担教书育人、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我一定加强自己的素质修养做一 名合格的高校教师。 教育政策法规心得 4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需要全方位的复合型人才,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其作用是举足 轻重的,高校教师作为人才的培养者,又肩负着人才强国的重任。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应该 严于律己,严格用高等教育的政策法规来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师德、师风和行为,努力使 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分别从高等学校法律制度、高校学校教 师法律制度、高等学校学生法律制度、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高等职业教育与成人高等 教育法律制度、民办高等教育法律制度、中外合作办学法律制度七个方面探讨了高等教育法 律法规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学习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对于每一位高校教师都有着不可忽略的作 用。 第一章主要从高等学校的类型、高等学校的设立、变更与终止、高等学校的权利与义务以及 高等学校的章程和高等学校的内部组织机构五个方面阐述了高等学校法律制度。 高等学校是指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 校。高等学校作为以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社会组织,经法律、法规的授权享有国家行政权 力和承担行政法律责任。 高等学校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角色的多重性,即高等学校所具有的多重身份问题。学校及其 他教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自批准设立或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高等学校具有法人 资格,是独立的法律主体。但是,社会生活中角色的多重性决定了高等学校在不同方面具有 不同的法律身份,因而各自具有相应的权利(权力)和义务,对其不同性质的行为主体所做出 的行为亦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章主要从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职称与聘任制度以及 高等学校教师常见法律纠纷及权利救济进行了综合性的概述。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 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是 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教师必须从教于各级各类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 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主要是指高等学校在法律上所享有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及社会责任 能力。主要体现在:(1)高等学校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高等学校教育的法 人地位,高等教育一定要经审批机关审批。(2)高等学校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地位,高等教 育作为社会活动的参与者,有义务接逐级行政管理机关的监督和管理。高等学校是以行政复 议申请人的身份进入行政复议程序或是以原告的身份提起行政诉讼。但高等学校同时作为行 政主体,在依法享有并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同时,也要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行政 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高等学校教师的法律地位是通过教师所享有的法定权利与义务表现的,而法定的权力与义务 直接来源于法律对教师身份的确定和相关的具体法律制度。由于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身份与 地位,法律上尚未明确规定,加之处于转型期的高教体制,都对教师的权利义务有直接的影 响。高等学校教师既不是特殊公务员,也不是自由职业者,在现阶段是从事高等教育事业的 专业人员,拥有独特的权利义务,其职业具有公益性质。国家应弱化对教师的人事管理性, 增强行业自律性管理。对高校教师的救济保障主要是通过教师申诉制度解决,维护教师的合 法权益。 第三章从高等学校学生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高等学校招生制度、学籍管理制度及高等学 校学生常见法律纠纷及救济进行了论述。学生是在依法成立或国家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 构按规定条件具有或取得学籍,并在其中接受教育的公民。 高校学生是指在高等学校中和各级高等教育机构中接受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教育并取 得一定学历的人。学生是教育活动中最广泛、最活跃的主体。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学 校学生的入学人数增加、学生的身份复杂、学生年龄增长、当代高校学生出现如下特点:一 是学生家庭结构复杂化;也就是高校学生来至不同阶层的家庭,不同家庭背景赋予了学生不 同的价值观。二是大学是社会的一部分。在大学校园这样一个简单与复杂、纯真与成熟并存 的环境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在人生的转型阶段,他们渴望社会、渴望 实践、渴望成长,却脱不了学生的稚嫩和单纯;他们急欲表现自尊、自立、自主,却往往在 关键时刻不知所措。由于现在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标准已经发生了变化,现 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所需要的是自立、自信、自强的新一代大学生,为自己争取应有的权利、 待遇和机会则正是大学生自立、自信自强的体现。三是大学生的特殊地位来说,当代大学生 处在信息、知识、潮流的最前沿,对国家政治、社会利益导向极其敏感,怀着一腔热血和献 身国家、献身社会的雄心壮志,准备凭青春和精力在社会建设事业中大展身手,作为国家未 来的接班人和掌握先进知识和技术的知识分子,其地位和权益更应得到重视和有效的保障。 首先,明确了学生受教育的基本权利、确保学生合法权益。学生享受了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权、 获得奖学金权、获得公正评价权、申诉诉讼权、参加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权及组织和参 加学生全体权 6 项教育权利,据此,学生拥有了实体制权利;其次,从以“教师”为中心到 以“学生”为中心;管理和教学均以“学生”为中心,高校明确规定学生要遵守学校管理制 度、遵守学生行为规则等,在这种环境下,高校是权力的主体,学生是义务主体,服从学校 管理师学生的义务。第三,高校与学生权利与义务关系平等;大学生的身份逐步转变为自主 人员,高校与学生的关系相应地从管制与被管制演变为相对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权责明 确、依法究责。 第四章从学业证书与学位制度进行重点论述,学业证书是指经国家批准设立或者认可的学校 及其他教育机构对在该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正式注册参加学习并完成规定学业的受教育者 颁发的书面凭证。简单地说,学业证书就是受教育者按规定完成相应学业而获得的凭证。它 表明受教育者完成了一定阶段、一定范围和程度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教 育标准。 学业证书制度是保证教育活动正常有序进行、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教育管理 制度乃至人事管理制度的重要支柱之一。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获得某种学业证书,通常是个 人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或从事相应职业的必要条件,也是用人部门选拔和录用人员的重要依 据,学业证书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育政策法规心得 5 在高等学校法律制度的这一章节中,详细的阐述了高等学校的权利:自助管理权、教育教学 权、招生权、学籍管理权利、颁发证书权、聘任权、管理财产权、拒绝干涉权、以及现有法 律、行政法规及地方性法规赋予的其他权利,同时还包括将来制定的法律、法规所确定的有 关权利。同样的,学校在享有一定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高等院校作为当代的 “象牙塔”必须履行自己的义务,如遵纪守法义务,贯彻方针义务、维护权益义务、提供情 况义务、合理收费义务、接受监督义务。只有将权利和义务相结合,高等教育才会高效率, 从而让高等院校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作为高等院校的教师,身上有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 素质的使命”所以为了我国国民教育的持续的发展,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提高教师的教学 质量就逐渐显得越发的重要,只要教师的法律地位、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得到相应的保障, 才能更好的高校的教育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光、一份热,才能让高等教育的学生在社会上 立足,不被这个社会所淘汰。教师有教育教学权、学术研究权、学生管理权、报酬待遇权、 参与管理权、进修培训权等权利。同时教师作为学生和社会连接轨道的一座桥梁,也有教育 教学的义务,尊重学生人格的义务,保护学生权益的义务,明确的规定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更清楚的让教师明白自己应该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也让自己的工作范围得到相应的确定, 这样让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培养。 学校总的来水说是由教师和学生来两个大的群体组成;《高等教育政策法规》明确的规定了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那对学生的权益和责任也应该有明确的规定,这样才能更好的减少学生 与老师的冲突,这样矛盾才能能到解决,找到一个调和点。高等学生的基本权利有获得奖学 金的权利,获得公正的评价权参加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的权利,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权 利,这样有利于增加学生的社会阅历,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对于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让 自己和社会接轨的方法。学生有组织和参加学生的团体权,这样可以扩大学生的交友面,让 学生的各方面得到系统的提升,但是学生的活动应该最宪法、法律、法规和学校的管理制度 范围内活动,接受学校的管理和领导。特殊学生享有特殊的教育权利如女生、经济困难学生、 残疾学生、少数民族学生。权利和义务从来对等的,学生在获得相应的权利的时候,也应该 承受一定的义务,养成良好品德,努力学习的义务,如果学生违反了学校的校规校纪也应该 接受学校的处分。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高校学生学籍管理制度建设策略,首先对与学生的管理制度,应该实现制 度的刚性与柔性的统一让学生从免修、免听、辅修、间修等几个方式。让学生的能力等到相 应的结合,要制定出人性化的管理办法。实现高校自主管理和学生合法权益的统一,让学生 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不仅仅只是知识面的拓展,让他们有自主选择的空间。 虽然贵州的高校近几年来有了很快的发展速度,但是和其让省份的高校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这样的差距不仅需要老师的共同协作,也需要学生的共同的努力。而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在 一定程度上指明了发展方向,也提供了相应的措施和解决办法,这样为贵州省教育事业的发 展也是一种机遇。 就我近几年在高校的工作,我认为目前就贵州的发展情况来看,在一些方面还是没有达到相 应的水平例如,在免修、免听、辅修、间修等方面的做的不够完善,高等教师和高等学校管 理等方面做得较好。在学生的管理工作也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我们学校也根据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我校是一所民族大学,有来自贵州乃至全国五湖四海的学生,所以 在某些问题上中作重心就应该有所转移,例如在经济困难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等方面要适当 的倾斜,要顾及到这一部分学生。 学校在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也特别的重视,我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适应社会的发展, 在社会之中找到自己归宿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而不被这个社会所淘汰,成为社会 的“弃儿”要让学生成为这个专业的“宠儿”。在社团方面学校也投入高度的重视力度,让 学生自主发展,让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而找到一份属于自己业余生活的归属 感。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一个高校的老师,最重要的就是以身作则,将《高等教育 政策法规》落实到实际的生活中,在教学的规程中贯彻实行,这才是学有所教,学以致用的 最高境界。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中,为贵州的教育事业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