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让数学教学走进生活
数学论文之让数学教学走进生活 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它是在这个现实世界中生存的,离开了现实生活这个世界,数学将是一片死海,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因此,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我们应让数学知识在生活的舞台上尽情展示,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一、精选生活素材,让学生感悟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实践中,如能努力拓展学生熟悉数学的空间,重视他们对数学经验的积累,课堂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克和千克”的前一天,可安排学生回家收集不同质量的物品,这样学生在课外通过收集,自然就会去认真观察比较不同质量物品的轻重,无形之中就把“克和千克”的知识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感悟了。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让学生感悟知识的“课前孕伏”应该有一个系统的规划,再经过家校沟通、实践体验,让学生经过一个时期的感悟学习,培养学习爱好和热爱数学的情感,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二、借助生活现象,让学生发现数学 数学知识存在于生活现实之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去采撷生活中的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如在教学“行程问题”之前,可以先组织孩子们进行有趣的表演。让两个学生面对面站在讲台上,由另一个学生喊口令“出发”,两个学生很快走到了一起,我就可以立刻在黑板上画出两个行走的示意图,告诉孩子们这就中收“同时从两二相向而行”,碰到一起就叫:“相遇”,再让两个学生背靠背站好,然后喊声“走”,让他们向相反方向走去,我便在黑板上画出他们行走的示意图,告诉大家,这就叫“相背而行”。这样,课堂里气氛活跃了,孩子们兴趣大增,很容易就理解了行程问题的概念和数量关系。 三、结合生活经验,在创设活动中学习数学 在教“元角分的认识” 一课中,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母亲节快到了,小明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就把自己攒的1角硬币都拿出来,一数有30个,拿着这么多硬币不方便,于是小明就找隔壁的老爷爷来帮忙想办法,老爷爷说这好办,收了小明的30个1角硬币,又给了小明3张1元钱,小明有点不高兴,觉得有点吃亏。你们说小明拿30个1角硬币换3张1元钱的纸币亏不亏?为什么?首先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学生将这30个硬币一角一角地数,每10个1角放在一起,然后再告诉大家这10个1角就是1元,3个10个1角就是3元,所以30个1角和3元是相等的;第二,根据学生的分析,再组织学生观察已分好的硬币,从中找规律:“看看元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得出结论:“1元10角相等”,“10个1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个1角”,“1元=10角”。 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但没有找到规律,我们可以运用经验,通过创设活动,把经验提炼为数学,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引出数学知识的学习,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善于把课堂中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把所学的知识和思维方法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来,形成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有效策略和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把学生带到学校大操场的一块空地上,让学生在这块空地上设计一个面积是30平方米的花坛,可以有多种设计方案。学生对这道题积极性十分高,他们几人一组,一边测量一边设计,显得十分投入,最后竟设计出十几种图形优美、很有创意的花坛。在这一活动中,教师把教学过程看作问题解决过程,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先要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这一知识重新进行组合,有一个新的认识,然后要对分割法、平移法、面积相加减等方法进行选择,看哪些方法更适合于设计,方式得到扩展。这样,在设计过程中,既解决了沉重的基础知识复习,又拓宽了长方形的知识(计算简单的组合图形),更为重要的是,在设计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了一次难得的实践锻炼的机会,强化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丰富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数学学习的课程资源,将数学的知识延伸到生活中,才是学生探究问题的动力。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运用数学并进行再创造,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进而获得主动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