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以课题研究为依托牵动课程改革逐步深化
其他论文之以课题研究为依托牵动课程改革逐步深化 三年来一步步走进课改,随着实践的丰富和思考的深入,对新课程的理解及教研方式的采用也愈趋客观、合理。过去的多以赛课、评优为主的教研活动,逐渐暴露了其弊端:1)、赛课、评优多是低水平的重复,示范作用不鲜明;2、)教研员退位到活动组织者身份,缺乏对问题的研究,不利于教研员岗位能力的提高;3)、赛课、评优只是少部分教师参与,不利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针对这种状况,在新课改的教研工作中,我不断研究、实验、反思,积极探索新的教研工作方式。 l、确立“课题牵动”原则 探索适实的教研方式 课改伊始,我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开展了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的教研活动,既有理论层面的学习又有实践层面的指导,通过与教师交流碰撞,把教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炼成课题,并与教师一起制定研究方案、落实到人,用研究解决课题来牵动整个教研工作。通过阶段性实践,我们愈来愈感到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中心开展系列的研究,可以使教学研究更为深入并取得实效性进展。 2、成立“中心教研组” 构建优质高效的教研网络 “中心教研组”是萨尔图实验区开展教研工作的一大特色,它是以教研员为中心与本学科所有教师共同组成的“金字塔型” 教研团体,定期开展活动(集体备课、循环听课、召开会议等),活动内容根据需要适时而变。数学、语文、英语三个学科因参加实验的教师较多,教研员采取就近划片、精选片长的办法进行宏观指导,定期召开中心教研组负责人会议,及时了解教研活动情况和课改实施情况。史、地、生等科目因参加实验教师少,由教研员统一组织开展活动。中心教研组活动做到“四落实”,即:时间落实、人员落实、内容落实、形式落实。自2001年9月成立“中心教研组”以来,我和全体生物实验教师一直坚持活动至今,并结合教研中的问题每人都确定了科研课题,且在不同的研究阶段中。 3、倡导“交流共建” 促成研教相长的教研局面 (1)课题定期分析汇报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在探讨交流的过程中建构认识任何一种学习都是自我经验和他人经验相互建构的过程,我们给教师和自己搭建了交流互动的平台,通过课题定期分析汇报的方法,让教师感受真实,产生共鸣,激发思维,争议问题,达到经验分享,使教师之间教师与教研员之间沟通更顺畅,信息传递更有效,共同参与中相互促进、共同成长提高。 七十九中学关雪莲、马兰两位老师鉴于学生对生物不够重视本着激发学生兴趣的出发点确立了《我与生物》这一研究性课题,汇报时她们道出了最初的做法:先让学生们说出自己喜欢的生物学小问题,结果学生们说出了40多个:家乡的环境、大气污染、人类的朋友── 动物、多彩的植物、生物新闻、龙瓜花与美容、酸雨的危害、生物趣闻、艾滋病、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生物启示、濒临灭绝的动物、宠物的危害与益处、植物的嫁接、无土栽培、动物的求偶方式、动物的筑巢方式、动物之最、生物与环境保护、动物中的“能工巧匠”……可是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生物的兴趣实在是太广了,似乎哪个题目他们都感兴趣,又都难以深入研究。最后争得学生们的讨论结果,选择了能集思广益的题目:《我与生物》做为研究的主课题,并以生物报的形式呈现,现在他们已办到了第十三期,而且越办越好,紧跟形式,具时代性,如非典时期申骏小组所办《抗非典莫惊慌》一文被大庆晚报报道,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禽流感期间他们又办了一期关于禽流感的生物报,反响很好,2003年9月在省会上,79中的《走进生物》报被展览引起大会极大反响并获一等奖,6名学生也获奖。办报历程中。学生一路实践走过来,他们的收集加工整理信息的能力、审美能力、与其他学科整合的能力都大大提高了,他们自己说“我们爱学生物了!” 在倡导“教学工作科研化、课堂教学课题化”的过程中,四十四中田利杰老师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让学生根据自身喜好选做“植物的栽培”、“探究一节废旧5号电池对土壤的污染程度”等实验,学生每天都有观察分析记录,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待科学的严谨性。 其他各学校每人也都有课题,79中崔咏梅《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的研究》、55中崔秀峰《如何将多媒体整合到生物教学中》、毕炎《研究性学习初探》、李雪莲《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袁玉芬《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兴趣》、66中谢晓华《青春期性教育》、69中李宝娥《学生发展性评价探究》、孙淑霞《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途径》、祥阁中学王晓明《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等,这些课题的设立与研究,有效地提高了课改实验的科学性,减少了盲目性,为教师实验能力的提高、为课程改革实验的顺利实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课堂经常交互讲评 确立课题后,要通过课堂教学不断实施和完善,听课时,我们教研员和教师一起验证标准和教材与实际教学情况是否适切、是否解决了课题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把听课作为向教师学习、提高自我的机会。在评课时,教研员改变以往的单纯以评价者的身份去评论课的优缺点,而是先让教师自己来讲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自我反思,然后教研员再和大家一起进行互动式评课,和教师一起为学生感动,为学生喝彩。在鼓励教师对学生运用赏识教育的同时,我们对教师也采用了赏识的方式,努力发现每一个教师身上的闪光点,并鼓励其继续发扬,发挥其应有的创造性。在肯定教师优点的同时,以朋友式的探讨交流的方式帮助教师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合理的建议,给教师以指导,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为教师服好务、为学生服好务。 ①通过专家引领,剖析问题跟踪指导 聘请经验丰富的课改专家与教研员、老师共同研课、设计教学流程,专家跟踪听课、评课、找出问题,教师经过反思后再上课、再研究,专家与教研员、教师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五十五中学年轻教师李雪莲《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研究课题确立后。经过专家反复指导评析后,她在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方面大有提高,所出的示范研讨课《馒头为什么会变甜》在黑龙江省新课程推广会上受到与会人员的好评,为省级实验区在如何上好探究课方面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②通过骨干教研,验证问题横向引领 三年的课改实验使我区成长起一批课改先进及骨干教师,而这些“先进、骨干”资源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使“先进、骨干”向区域性辐射,实现教育资源有效共享和整体推进。我科组织骨干教师上展示课,其中祥阁中学王晓明老师的《性别差异与社会化》一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验证了新理念下课题研究的可行性。 ③通过教师反思,研究问题纵向跟进 在教学专家、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下,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形式来共同研究同一课题,在教学实践中解决问题,进行教学反思、教学行为跟进,寻找并缩短新理念下课题研究与现实的差距。对于研究课题相同的教师我采取了上述做法,崔咏梅、袁玉芬、李雪莲三位教师各有优势、不足,相互取长补短,从不同角度解决了问题。 (3)课余长期合作共建 课题不同于课堂,对它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是一节课、一周,有时甚至一学期、一年都无法完成,这就需要我们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要做好长期钻研的准备,把课题的研究延伸至课下,同时教师与教研员、学生之问要开展交流合作、共同研究活动,相互讨论、相互配合,找出课题研究牵动课程改革的最有效途径。 经过三年来的辛勤探索和实践,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区生物实验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李雪莲等三位教师的课以光盘的形式全国发行,先后有八位教师参与编写三册《生物学教学设计与案例》一书并担任第四册的统稿工作,5名教师在国家级各类刊物上发表文章,省级示范课两节,七十九中科研课题在省级立项等等,成绩的取得只意味着过去,在今后的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我们仍把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作为教研的立足点;提倡“课题牵动教研”进一步提高实验水平,推动实验区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