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心得)之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与评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科学(心得)之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与评析

小学科学论文之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与评析 ‎ 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与评析    无锡市华庄中心小学  法红梅教学资源开发:本课是《奇妙的声音王国》单元的第一课。本课通过学生的几个亲历活动来理解声音产生的原因,首先以“让我们来制造声音”这个活动展开对声音的研究。通过“制造声音”使各种各样的材料发出声音,目的是在活动中发现:有声音发出时,物体在动!人也可以不借助其他任何物体发出各种声音,建立“声音的产生与物体动起来有关”这样的感性认识,为有关声音产生原因的假设提供依据。其次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作出假设,并设计各种方法来证明。由于有了前面两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对假设已不再陌生,他们会作出与结果差不多的假设。设计多种方法来验证假设,教材还安排了能“看见”声音的活动,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声音原因的理解。针对学生的实际出发,我是这样处理教材的:本课的知识目标是让学生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个目标是容易让学生掌握的,但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到科学实验方法和实验探究技能的问题,这是本课的重点。因此,我遵循“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 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方式,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探究氛围,让学生在制造各种声音后提出假设,并用多种方法进行验证。在教学过程设计方面,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遵循学生科学认识活动的规律,以简单明了的科学探究活动来展开整个教学过程: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课外延伸的探究,整个设计努力体现课程的开放性,注重学生的探究实践,从而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经历“假设与搜集证据”这一科学探究过程。        2.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声音产生的原因作出假设。3.能想办法验证假设。知识与技能: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科学研究中要尊重事实。教学重点及难点:对“声音产生的原因”提出假设并运用多种方法进行验证。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蜡线、纸杯、水、队鼓、音叉、黄豆、铝箔(每组一套)学生准备:直尺、报纸、气球、空瓶、铅笔、空纸盒等能发声的物体。教学过程设计: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滿声音的世界里。每天,各种各样的声音伴随着我们,请听,多奇妙的声音啊!(播放录音:风声、雨声、雷声、少先队鼓号声、自行车铃声、汽车喇叭声、寒山寺钟声等各种声音)2.提问:同学们,关于声音你想研究些什么?(随着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教师适当进行梳理,形成教学目标。)          3.揭题。师述:同学们刚才提出了很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 究其中的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师板书课题)[评析:课一开始,即将同学们带进一个奇妙的声音王国,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引发了学生的遐想,牵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产生了学习、探究的欲望。同时,课题的揭示顺理、自然,体现了学习源于学生自身的需要。]二、提出假设,验证假设。1.让我们来制造声音。师述:同学们,课前老师让你们准备了一些实验用具,请拿出来放在实验桌上,大家相互介绍一下。(学生互说,教师巡视)同学们说得真不错,那你们能利用这些实验用具来制造声音吗?(学生有序进行各种活动,要求相互合作制造各种声音并完成活动记录单,教师巡视,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物体发声时有什么现象?)             材料 发声方法 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 ‎                   ‎ ‎ 进行大组交流(将活动记录单放在投影上进行反馈)教师评价: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用各自喜欢的方法使许多物体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你们还能不借助其他任何物体,只利用自己的身体发出不同的声音来吗?(学生小组讨论后进行演示,使其发出不同的声音,师生共同进行评价)[评析: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努力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良好学风,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主实验,兴趣盎然,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产生了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过渡:是啊,声音无所不在,声音时时伴随着我们。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指名回答,提出假设。)(2)验证假设。师:同学们提出了一些假设,我们怎样来验证呢?生: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师:对,实验是检验假设是否正确最有力的手段。让我们设计一些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小组讨论后学生开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给需要帮助的小组提供建议,特别要鼓励学生善于利用多种方法来验证,注意观察实验时的现象。)进行集体交流。(各小组派代表上台演示,其余学生则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观察:物体振动时怎样?不振动时又怎样?)指名学生说说观察到的现象及自己的想法,教师随机进行评价、教育。          (3)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板书)[评析:提出假设是科学探究的必经之路,假设结果来自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只有在实验中得到验证的假设才是最具说服力的。因此,教者在这一环节中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历“假设与搜集证据”这一科学探究活动,不仅获得知识,而且培养和建立了一种科学态度、科学能力与科学方法。]3.我们能“看见”声音吗?过渡:刚才,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用多种方法验证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现在老师也设计了两个实验,不仅能听见声音,而且还能“看见”声音。你们想试试吗?教师交待实验要求后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实验一:快速有力地捋一下蜡线,你听到了什么?你持杯的手感觉到什么?实验二:往纸杯中倒入大半杯水,再快速有力地捋一下蜡线,仔细观察纸杯中水的变化,说说为什么会这样。[评析:由“我们能看见声音”这一问题入手,再次使学生产生疑问和探究欲望,给学生再次提供学习机会,让他们再次体验探究的乐趣,进一步加深对声音产生原因的理解。]三、小结学法,指导实践。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我们是怎样研究这个问题的?(引导学生归纳学习方法,形成板书:提出问题   进行假设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四、课外延伸,发展志趣。          ‎ ‎ 请同学们用以上学习方法,课后继续研究上课一开始大家提出来的其他问题,好吗?[评析: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去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是人生的一大乐事,是学生非常乐意进行尝试的。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总结了全课的学习,又加强了学法的指导,增强了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这对发展学生的科学志趣是很有帮助的。]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