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走在回家的路上——浅谈“言意兼得”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语文论文之走在回家的路上——浅谈“言意兼得”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温岭市大溪小学 张美君 【内容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性质”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从这个意义出发,阅读教学就不能仅停留在“理解”的层面,而要以“运用”为目的,通过开展各种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基于以上的认识,本文充分地挖掘了理论的依据,并反思了这些年的课堂教学后,提出了探索“言意兼得”的两条最佳路径。还提出了“言意兼得”教学的三条有效策略:1、关注行文结构线--揣摩谋篇布局的匠心。2、关注语言温度--体会遣词造句的情味。3、关注言语形式--品味言语蕴含的内涵。 【关 键 词】 言意兼得 在这几年轰轰烈烈的语文课改中,语文教学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有的把语文课上得催人泪下,有的把语文课上得热热闹闹,有的还搬上了其他学科该做的事,让人眼花缭乱。可沉下心来一想,语文姓“语”,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通过语言,且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够得以实现。因此,语文教学要有强烈的语言意识,要抓住文本的语言这个核心来展开教学对话。语言是“言”与“意” 的统一体,换言之,文本的语言总是采用一定的形式来表达特定的思想内容的,语言形式是语言内容的载体。语言之“意”所有课程都要关注,即要正确地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思。而以语言学习为核心的语文课程不仅仅要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更要关注语言表达的“言”,揣摩品味这个“意”是如何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让学生言意兼得,获得语言智慧的滋养。 一、问渠哪得清如许:探索在言意教学的路上 今年11月去杭州观摩了王崧舟老师《去年的树》之后,带给我最大的感触是重视课文情感的挖掘和注重“语言文字的运用”。看来这些年的语文教学的反复探索和徘徊,也终于认清了自己的本位,开始走上回归的传统,开拓创新的正确道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性质”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从这个意义出发,阅读教学就不能仅停留在“理解”的层面,而要以“运用”为目的,通过开展各种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特级教师朱学坤进一步提出“探究言和意内在关系以及生成的过程和规律”的语文学科定义;以及学生言意并收,以提高言意表现素养的语文课程目标,使言意论成为语文课程的核心理论。 特级教师魏星则结合教学实践主张:“语文教学的关键是找到言意共生的切合点,而且是最具匠心的点,展开言语生成的过程”。 李维鼎教授的《语文言意论》从浩如烟海的古代文论中发现了言和意两个本体范畴,提出言意转换的观点,首立发现之功。 二、误入藕花深处:追问离“言意兼得”有多远 这几年,由于教师对语文学科性质的片面理解,导致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言”的弱化,“意”的过盛,文化性的越位,严重制约着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 1、工具性“备受冷落” 一位教师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救助车夫》片断:先请同学们自由读救助车夫这部分内容,边读边想当时的情境,哪些词句让你一下子找到了先生受人爱戴的理由。接着让学生找出哪些句子让你百思不得其解,找出后然后追问伯父为何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呢?再追问你还想知道什么,并出示背景资料,见证当时老白姓的生活,最后得出鲁迅受人爱戴的理由是忧国忧民……整堂课学生品得很有深度,在当时,此课也获得了一致的好评。 这是典型的没有语言训练的语文课,人文性大红大紫,而工具性却备受冷落,造成文本丢失,语文的失落。这样的课堂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并不少见,教师过分地追求教学内容的深度,课外资料的补充,学习形式的变化,却忽视了语文学习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引领学生体味文本语言,感悟精妙的表达,学会积累、习得方法。《救助车夫》这段,作者连用了9个动词“扶、蹲、半跪、拿、夹、拿、洗、敷、扎” ,突显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感人形象。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善于抓住这些有特色的语言,引领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再步步深入品味,加深对人物情感的体验。还要注意情感和朗读相结合,突出语文味。 2、人文性”大红大紫“ 一位教师执教《大瀑布的葬礼》过程如下:第一步:初读课文,说说大瀑布的昔日和现在是怎样的?第二步:再读课文,品昔日大瀑布的雄伟壮丽和现在这条大瀑布的奄奄一息。第三步:说话训练,假如你是一位慕名前来的游客,你会说些什么?第四步:观看葬礼,说说你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葬礼?举行这种葬礼的意义何在?第五步:资料补充,出示全球性生态环境亮起红灯的资料,再让学生写写呼吁。整堂课学生情绪激昂,发言精彩,掌声不断。 这也是缺失语文的”语文“课。课文的第二步品昔日大瀑布的雄伟壮观和现在这条大瀑布的奄奄一息,这一设计固然不错,但凡事都要适可而止,不能一味地空谈感受。后面的联系实际谈环保、写呼吁,虽然也有一些说、写训练的成分,也注意到了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 的要求,与充斥课堂的浓浓的环保味相比,这些微量的说、写训练更像是一种点缀。这是语文课,不是环保主题会,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是必要的,但这不是语文课的唯一追求,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语文教学负担着指导学生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任务。即使是感悟人文,只是笼统地说感受,没有和文本语言发生更多的联系,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非语文“越俎代庖 一位教师执教《秋天的雨》先课件出示秋天的美景。然后进入课文的学习,最后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赞美,可以唱歌展示,可以绘画汇报,也可以写赞美诗……整堂课气氛热烈,风风火火,学生情趣盎然。 初看,该教师敢于创新,加强综合。”语文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既然是文化,当然是越丰富越好。于是音乐、美术等一股脑儿地涌入课堂,把这么多的文化堆砌在一起,语文的个性非但没有凸显,反而被淹没了。而沉下心来一想,真正的人文内涵是植根于人的精神力量之中的,是以人的生命为根基的,以文本语言承载的,这种丢掉文本的,刻意营造外在的、空泛的”人文“的做法,只会是无病呻吟,浮萍一般,是永远无法站立的。 三、众里寻他千百度:探索”言意兼得“的最佳路径 选择”言意兼得“的教学原点,精心设计出一条既符合语言习得规律,又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最佳路径。我们应该基于文本语言本身,无论是引导学生得意,还是得言,既不必刻意地拔高,也不必有意或无意地淡化,应该是充分考虑学生当下所能理解、积累、运用的水平,设计出符合学生语言认知的最近发展区的教学路径。也惟有这样的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引领着学生走进文本言语深处,在” 跳一跳摘桃子“中得意得言,得言得意。 1、由言索意 若是文本的文字浅显,文白晓畅,但语言别致,形式独特,这样的文本,学生在”意“的解读上障碍不大,我们就可以将教学的着力点投注到”言“的探究上来。教学中,完全可以从形式(得言)入手,引导学生来发现文本中的语言秘密,探究语言规律。这种教学设计,突破了惯常运用的内容分析的教学窠臼,直指文本的言语形式探究,偶尔运用会给学生带来一种全新的阅读经历。但须注意,这条教学路径,是基于学生对文本内容可以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文本内容思想已是学生人人得见的,没有这个内容解读的基础,直奔言语形式,就会造成言意俱损。有时候,我们还可以从”形式“探究上再回溯到”内容“解读上来,这叫由”言“索”意“,可以加深对”意“的解读。这时候对”意“的解读,是基于”言“的探究之后,往往会产生更为透彻、饱满的内容理解和思想体验,是高于学生先前的自读自悟的。最后,引导学生在诵读、积累、运用中,自然达到”言意兼得“的教学效果。 【案例】 如:《开国大典》5--10自然段的教学片段: 师:让我们先走进5--10自然段,边读边想作者是如何写出开国大典的隆重、庄严的场面? 生:我通过群众的表现感受到。 师:把群众变现的句子找出来,说说你是怎样感受到它的隆重的? 学生交流品读 师:除了写到群众,还写到谁? 生:主席 师:找到描写主席的句子,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这就是点面结合,写出了大典的隆重,这是场面描写的一个重要的写作手法。除了这个写作手法,作者还如何写出开国大典的隆重? 生:哦,我明白了,作者按时间顺序写下来。 师:那么你们能否理出整个典礼的过程? 小结:我们队一个场面的描写,除了点面的结合,还可以按时间顺序把场面写具体、写清楚。 【反刍思索】 这段内容的教学是从言索意的过程,因为开国大典的盛大和隆重以及参加典礼人们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一读就懂,无需多作分析。而场面描写的方法却是学生需要探索和学习的。于是,让学生先从”言“上去探索,再回到”意“上的解读,不但让学生明白写作的方法,又让学生达到内容的深入理解,这样自然就达到了”言意兼得“的教学效果。 2、由意及言 若是文本的内涵丰富,语言形式新颖,通常情况下,我们选择的教学路径是从”内容“到”形式“,这也是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设计。因为”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对”形式“的探究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建构在对”内容“的解读之上。假若撇开了”意“,学生对文本中的内容一知半解,内涵模模糊糊,就一味地探究”言“,那就会滑向”形式主义“的误区里去了,到头来,只会是言意皆失。对于小学生来说,要优先关注”意“的解读,没有内容解读做底子,其”言“的解读很可能会是空中楼阁,华而不实。不过,在我们当下的阅读教学中,对文本”意“的解读要适可而止,而”言“的探究须紧随其后,要引导学生在文本言语形式中走上一个来回,咀嚼出另一番”语文味“,欣赏另一道”语文风景“。从”内容“到”形式“,”得意“之后”得言“,这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阅读层面,最后,需要将彼此整合到一起,整合的方式或诵读,或积累,或迁移运用,在文本语言文字的再品味中,实现”言意兼得“的阅读效果。 【案例】 如:《青山处处埋忠骨》中德一个句子的教学 句子: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 ① 、学生先咀嚼这个句子:这句话没有一个痛字,你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主席的丧子之痛?(学生自由谈感受) ②、追问:不说其实--内心已如刀割,不吃是因为--味如嚼蜡,吸烟那是--戒烟消愁。此时,你想用那些词形容毛主席的痛? ③、朗读体会:你能读出这份压在心底的悲痛吗?作者是如何写出这份悲痛的? ④、师小结:一句朴实的话,细致地刻画了一位失去爱子的父亲的动作、神态,写人的文章就是要抓住这些细节加以刻画,我们阅读的时候也要抓住这些细节加以体会,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加以体会主席的丧子之痛。 【反刍思索】 这篇课文通过细节描写来突出毛主席鲜明的性格特征,展示他凡人的情怀和不同凡人的胸怀。那么如何让学生体会到主席的情感,而又不冲淡课堂的情感氛围,又能学到这课的写作特点呢?于是决定由意及言,先让学生充分感受主席的丧子之痛,在学生的情感被充分地调动了之后,然后”言“的探索紧随其后,问学生作者是如何写出主席的丧子之痛的?引导学生去探究文本的言语形式,欣赏语文的另一道美丽的风景--细节描写。从而实现言意兼得的教学效果。 四、柳暗花明又一村:实践”言意兼得“的最佳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 。语言的学习应该在语言实践中完成,语言实践的过程就是语言的内化和外化的过程。所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语言时,切不可就语言学语言,进行单纯的语言技巧训练,而应以理解内容、领悟情感为经,以语言训练为纬,使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兼顾,内化和外化兼收。那么,如何引领学生进行丰富的、灵动的、有效的语言训练呢? 1、关注行文结构线--揣摩谋篇布局的匠心 不论写什么作品,都需要谋篇布局,都要讲究篇章结构。这就如同新建高楼大厦需要有设计图纸一样。不同体裁不同类型的作品,有不同的要求和结构方式方法。因此,结构的方法多,最基本的方法,这就是”抓结构线法“。结构线,在文章中贯串始终,其主要功用在于使文章层次清晰,文脉贯通,篇章结束严密有致。通过结构线的巧妙安排,不仅可以充分表现作者谋篇布局的匠心及艺术水平,而且可使文章生色增辉,多彩多姿,引人入胜。 【案例】 如:《尊严》 文本解读后形成两条主线:哈默很有尊严、杰克逊越来越赞赏哈默 根据这两条文路,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①、这个年轻人有什么例外之处?(抓语言、神态加以品味) ②、这样例外的言行带给年轻人什么例外的结果?(让他留下、娶得千金、巨大成功) ③、这一切都因为什么?(尊严) ④、尊严真的那么值钱吗?(从课文中找依据) (抓杰克逊的心理活动、神态、行动三方面体会杰克逊从赞赏到信任他,再到看好他,把女儿嫁给他。) ⑤、如果这样的人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你会怎样? 【反刍思索】 结构线索是决定着文章层次及其内部联系的客观的或实际的依据。文章通过结构线将材料组织成一个结构完整的有机整体。所以抓结构线解读文本,也是设计优秀教案一个可循的依据。《尊严》这篇课文通过解读发现文章的两条结构线非常明显,明显是哈默很有尊严,暗线是杰克逊越来越赞赏哈默。于是,根据这两条主线,并结合文本的字词句等烟雨材料入手,层层解剖言语内在的组织结构,全力开掘言语多侧面的内涵,来体会什么是真正的尊严。并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情等语言,表现人物的品质。这样,在精神建构中发展语言,在语言训练中建构精神,言意在阅读教学中同构共生。 2、关注语言温度--体会遣词造句的情味 ”字词知冷暖,言语有温度“,这”冷暖“、”温度“ 都是由汉语言的文化魅力所散发出来的。学习课文的语言文字,不仅是掌握、习得、运用的过程,还应该是学生对于语言所包含的意蕴、文化的审美过程。这样的语言学习,是集知识积累、能力习得、思维训练、情感陶冶、人文熏陶为一体的。我们应该努力追寻这样的境界。 【案例】 如《慈母情深》中的一个句子的教学: 句子: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出去…… ①、攥是什么意思? ②、换词比较,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 ③、此时,我攥的仅仅是一元五角钱吗?还攥着什么? ④、我攥着钱跑出了母亲的工作的车间,此时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心里有无数的话想对母亲说,拿起笔,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反刍思索】 叶圣陶先生说:”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那就只看见徒有迹象的死板板的符号,怎么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因此,教学中要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阅读品析,感悟叙述的生动性,领悟文章遣词造句的情味。《慈母情深》中的攥字,是值得好好品味的一个字,它不仅仅是拿、抓的含义那样简单,这其中蕴含着作者对母亲的深深的敬意,所以教者设计时从比较入手来挖掘母亲的辛劳,再到写话升华对母亲的敬爱。这样,让学生在“温暖”的语言环境中轻松地获得文章蕴含的情感,达到言意兼得。 3、关注言语形式--品味言语蕴含的内涵 任何言语作品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文章内涵的思想内容、情感意蕴,总是通过一定的言语形式呈现出来的。语文教材作为一个特殊的言语作品,其表达内容的言语形式,应该且必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正如歌德所说:“题材是人人都能看见的,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还是一个秘密。”从现在的教学现状来看,“言语形式”这个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还没有得到普遍关注。就像崔峦老师说的那样:当前一个倾向性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非常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却忽视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 【案例】 如《慈母情深》中的一个句子: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①、这句话哪儿让你感觉到母亲的辛劳? ②、这句话写得很特别,谁发现了? ③、把“我的母亲”放在句首进行比较 ④、为何强调母亲的动作、神态?(更体现母亲的辛劳) ⑤、朗读升华 ⑥、小结:这样写,人物的动作、神情让人看得更仔细、更真切、更形象。写作时,叶可以用用这种手法。 【反刍思索】 许多文章中的文字从句子的排列到语言的节奏,都散发一种独特的韵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在“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之间走上几个来回。《慈母深情》中这个句子,它的语言排列非常特别,一般主语都放在句首,而梁晓声却把“我的母亲”放在句尾,并且连用三个我的母亲,从而,不难感觉到“我”对母亲的感激、崇敬和热爱之情。所以,要引领学生发现言语的秘密,揣摩作者表达的思想内容,中感受文本的内涵,达到言意兼融。 言意兼得,是语文课程的独特使命,是语文课程性质之使然。用语文的这种独特之美,抹亮学生的生命底色,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幸福地成长为具有良好语文素养的“语文人”。这是时代赋予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所以,我们只有把言意兼得联系与融合起来,才能使我 们的语文课堂更加体现学科个性,更好地建构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更有效的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和宗旨。 参考文献 1、何惠玲 《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 西江教育论丛 2004/04 2、顾燚 《让生活托稳抛给孩子的球--浅议小学语文提升言语训练的教学策略》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1/08 3、钟明 《浅谈“本色语文”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10/11 4、曹海 《言语训练,语文学习之本真》 小学教学参考 2010/27 5、刘碎英 《 立足语言训练,加强有效表达》 文教资料 2010/16 6、朱清华 《入情入境 有感而发--例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孩子言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学生之友(小学版) 2009/10 7、万明华 《小学语文“功能教学”实验策略》 江西教育 2000/02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