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聚焦“着眼点” 追求有效性
语文论文之聚焦“着眼点” 追求有效性 盐城市尚庄小学 宋美英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课改的理念逐渐成为教师教学的自觉行为,课堂教学发生着可喜的变化。然而,课堂教学耗时多、收效低的现象也十分突出。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有限的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效、更高效?现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和思考,谈谈在语文课堂中是如何聚焦“着眼点” ,追求有效性的几点做法。 一、“源头活水” -- 了解需要点。 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去组织教学,是有效教学的基础。以学生为本,了解了学生学习和心理上的需要,课堂就会如磁石般紧紧地吸引住学生。如何才能了解到学生的需要点呢? 1.摸准“疑难点”。教师首先要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去摸索、了解学生的疑难和困惑。对当日的学习内容,不妨细想一下:学生感到难于理解和掌握的地方可能有哪些、在哪里,学生最想了解、最需要老师引导的知识有哪些?这样才能做到知已知彼(学生),知易知难,有的放矢。比如《姥姥的剪纸》一课中,“剪纸”一词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变化和流露的载体。抓住这条主线,披文入情,就能走进姥姥与作者的情感世界。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去感受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姥姥与“我” 相处时浓浓的亲情呢?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进行动情地朗读来感受姥姥与“我”相处时融融的亲情。读这一部分时,我让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姥姥与“我”的对话,使学生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我”由看不懂剪纸的意思,不解地发问,到看得懂剪纸的意思,热情地交谈,以至到后来缠着姥姥剪更多的牛和兔,剪纸把“我”与姥姥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2.找准 “兴奋点”。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找准学生的疑难点,更要找出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兴奋点”。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能否有效,关键在于能否找到并充分发挥好学生的“兴奋点”。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教学内容,很多时候可以在教学参考书上得到,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寻找一条恰如其分的渠道和方式,让这些知识自然而然地流淌到学生的脑海里,寻找“兴奋点”,就是这样一条重要的“渠道”, 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被教师设计的问题紧紧吸引,并在整个教学时段,都使学生处在一种“兴奋”的学习状态之中。比如,在《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这一课文的教学中,在课文快结束时,可抛出“爱因斯坦是不是伟大的人?”这个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辩论,在学生纷纷找出自己的论点、论据进行争议的过程中,学生的内需不断得以实现并得到提升,教学效果也得到真正实现。 3.捕捉“生成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无论教师课前备课准备得多么充分、考虑得多么周到、设计得多么完美,但在课堂实践中,还是经常会有意想不到、丰富多彩的情况发生。这充分说明,丰富多彩的课堂远比老师的教案来得更鲜活真实,千奇百怪的学生思维远比教师的思维要丰富深刻得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双向参与、双边互动的动态进程中,教师应敏捷地捕捉、准确判断、适时调控、灵活重组、充分利用学生在课堂中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随机应变,巧妙生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学、去思、去为。如此,整个教学气氛就会天然生成,非常融洽,学生就会更积极主动地思考学习,课堂教学效率就会不断地得到提升。 二、“删繁就简” -- 寻求切入点。 “真实、朴实、扎实”是新课程所提倡的语文教学精神。崔峦老师提出“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有效的语文课堂追求简单、快乐和实用,有效的语文课堂崇尚简单快乐的教学,这就要求我们删繁就简、化难为易,抓住教学的切入点。 1.目标制定简明具体。教学首先要确定合适的目标。目标制定一是要简,如果目标过多,面面俱到,反而会心中无目标,一面都不到,无所适从;二是要明,不能含糊不清,空泛抽象不靠谱,让学生云里雾里,不知所措。比如教学目标“学习作者是如何写景物的,领会作者在景物描绘写中表达的对生活感受和思想感情”,就要比 “学习作者在景物描绘中表达的高尚的精神追求” ,来得更具体、更简洁、更明白,也更具有操作性和可检测性。这样做,至少有这有这样两个方面的好处:一是有利于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围绕目标达成,设计的每一个环节要达到什么目的,二是有利于教师的自我监控--你所设计的目标达成了没有,如果没达到,你又将会采取什么有效措施及时调控等等。 2.内容切入简约集中。有效课堂通过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来实现,这就要求起主导作用的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实际,精心选好讲课内容的切入点,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准确把握课文的主旨,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我在上《夜晚的实验》一文时,在课题出示后,就及时切入,引导学生质疑课题。学生很自然地提出:为什么在夜晚做实验?实验的经过怎样?结果呢?我则顺水推舟,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课文、去思考、去交流。学生满怀着疑惑之情、探求之心,埋头课文,开始了主动而积极的阅读实践活动,学生读得认真,想得仔细,讨论热烈,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通过积极动脑、动手、动口的学习实践,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一目了然,教学目标迎刃而解。这堂课这所以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质疑的问题辐射到了整篇文章,有效地统领起对整篇文章的感悟,有力地削减了许多琐碎的提问,拓展了学生感悟交流的空间,极大地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3.环节设计简洁自然。真正的好课其主要教学环节往往只有几步,其关键也是侧重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对话,读写说悟,实实在在地体会、揣摩、感悟这些语言文字。如在执教《古诗两首》时,第一个环节是阅读古诗,着重读正确、读流利;第二个环节是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第三个环节是深入文字,理解诗句蕴含的情感;第四个环节是感情诵读,读出感情、读出韵味、读出能力。简洁自然的教学环节,常常会是事半功倍。 三、“设身处地” -- 创设体验点。 《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用到了“体验”一词,在阅读目标上强化感受性、体验性,注重情感体验。这意味着语文教学非常强调: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情境出发去体验感悟,重视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积累移到课文里,产生情感共鸣,并在体验和交流中发展语言,形成能力。然而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自己虽然对文本有一定的理解,但往往比较肤浅、比较片面、比较单一,这就需要教师科学地创设体验点,设身处地去想一想,从而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出发,深入理解、准确把握文本的情境和情感。 1.引导移情体验。由于受知识、生活和情感经历的局限,学生对课文中所蕴含的主题与情感往往缺少体验,经常产生陌生感与疏离感,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组织过程中,特别注重引导,找到学生类似的情感,让他们去体验,从而引起情感共鸣,提高教学效果。如在教学《但愿人长久》一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苏轼的情感变化,尤其是苏轼刚刚还在思念着自己的弟弟,怎么突然埋怨起月亮来了呢?这段教学,学生在理解上有点难度,所以在学生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联想,通过合理的想象,丰富文本,拓展思考,引导学生走进苏轼的内心,了解人物的情感变化。学生通过角色的转换,体验苏轼的当时的内心情感,从而明白了苏轼内心变化的缘由。 2.激发内需体验。情感体验是以兴趣为主要出发点的。对课文所体现的情感,学生由于缺少经历经验和审美需要,往往根据自己的性别、经历与情感偏好而加以取舍,对陌生的或者排斥的情感往往容易忽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让学生主动去体验各种各样美好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和审美需求。在教学《灰椋鸟》一文时,课文描写了灰椋鸟归林时景象十分热闹。在教学中我创设了教学中的体验点,我让全班学生就把自己当作其中归林的一只灰椋鸟,或是“父母”,“或是”孩子“,或是”同伴“,让他们”叽叽喳喳“互相”倾诉一天的见闻和感受“,或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学生兴趣盎然,纷纷走进了文本,走进了”林子“,在我们面前的仿佛不是学生,而是一只只活泼可爱的”灰椋鸟“。 四、”深情并茂“ -- 落实语言点。 语文的核心问题是语言,语文学科的教学就是要通过语文的学习,使学生内化语言,最终发展自己的语言。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抓住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将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实在在地落实到语言上。 1.感悟文字魅力。语言是文章的载体。所有文章的内容、主题、思想和情感,都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感悟语言,不单纯追求语言的文字美、形式美,更要落实语言的表现力、穿透力和感染力,表现力越强,语言就越好,相反,语言就显得苍白无力、华而不实。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懂得语言的这一特点,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注重语言的学习。在教学《在大海中永生》时,其中”大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悼伟人的离去……“我在教学时着重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的表现力。怎么说”大海呜咽“?难道大海也会哭?大海也会痛悼伟人的离去?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反复品味、揣摩,经交流讨论,知道了原来课文是用了拟人化的手法、给大海赋予了人性化,使我们充分感受到伟人的离去惊天地,泣鬼神!人们面对伟人的离去无比沉痛悼念的感情,就是这样从作者的修辞手法中表现出来的,学生感受到了语言的表现力。只有这样落实感悟语言,语言才有生命力。 2.注重读写结合。学习语文,是为了运用语文。语文能力就是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达的能力,用语言进行表达的是口头表达能力,用文字进行表达的是书面表达能力,两者缺一不可。不张嘴巴不看书,不动笔墨不读书,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很好地融合了这一传统的读书方式,注重对文本学习的批注,注重学生感悟的表达,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乐于读书,勤于用笔,读出文章的思想感情,写出文中的”空白“、文末的”延续“ 和自己的观点、认识、感受等,使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教学《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时,要求学生代高尔基的儿子给高尔基写一封回信,这样通过回信既锻炼了学生的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真是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五、”意犹未尽“ -- 引发思维点。 有效的课堂,不仅要贯穿于课堂,还应该延伸到课外。语文学习尤其如此,可以说生活处处是语文,语文学习随时随地。外国一个著名的教育家说过:”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立足课堂,超越课堂,让语文教学之意在课堂内淋漓尽致,在课堂外意犹未尽,源远流长,让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创新学习的本领得到进一上的发扬光大。 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有问题,才会有追求、有动力,有疑问,才会动脑筋、想办法。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努力的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和教学气氛,培养学生乐于提问、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思维习惯和学习品质,从学生提出的问题入手,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树立”学习源于问题“的意识,培养勤学好问的习惯。同时,教师在学生的提问过程中,还要针对提出的问题,恰当的进行引导和训练,逐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有效性、创新性和价值性。只有养成了敢问、爱问、勤问、善问、会问的好习惯,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真正地学好语文,用好语文,不断地提高自己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线。聚焦”着眼点“,追求有效性,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出散发出智慧的光芒,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