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心得)之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与反思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信息技术(心得)之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与反思

信息技术论文之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与反思 “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 看水不是水;禅彻悟时,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唐禅宗大师·青 原行思 计算机教育 20 余年的发展历程,也正是在经历这三重境界的 演化:从最初只是少数人的“阳春白雪”,到后来计算机开始日益普及 后的“MCAI”,计算机俨然成了“现代教育”的代名词,而随着新课程 标准的实施,便开始将其称为 “信息技术教育”,这并非只是单纯的换 了一个说法,而是需要我们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探讨信息技术与计算机之 间的区别与联系、计算机与计算机技术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作用与地 位,只有经过我们更深层次的探索与研究,方能迈向第三重境界,完成 蜕变。 计算机的“工具性”与计算机教学的非“工具性” 信息技术课程的技能性与应用性决定了学习的阶段性与不可 确定性,传统的计算机课程更注重的是技术的传授,教材也大多着重于 讲解具体的软硬件操作的技巧。然而除了这些,我们的课程教学似乎还 需要研究与探索更深层次的内涵——技术的价值以及道德观、文化修养 等问题。 当我们成功的转变观念,把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工 具,同时也把学科教学的信息化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时, 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开始与日常的教育教学相结合。与此同时,我们信 息技术学科自身的教学是否也要考虑突破传统,把日益工具化的计算机 教得更“文化”、更“艺术”、更“人文”同时也更“社会”一点呢。信 息技术俨然已不是单纯的计算机操作技巧的简单传授,而是渗透各种文 化内涵的综合艺术。 学科教学中的“整合”与“被整合” 作为现代信息化教育的“核心工具”,计算机三字已成为老师 们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热门关键字。如何发挥信息技术在学 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最终建构出在网络环 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追求的终极目 标。学科整合是大势所趋,信息技术教育也必须努力适应和迎合这一教 改潮流,但整合的目标和方向却可以多元化,众多理论的研究方向也大 都是学科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思考,我们又何 尝不能把其他学科内容整合进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来呢?! 双向的整合会大大的开拓我们的视野,而信息技术与学科之间 的关系也更容易契合。信息技术教师与学科教师之间也会更容易相互理 解,对课程改革的发展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举例:我在教学“网上讨论(论坛)”的内容时,正值 3.15 消 费者权益保护日前后,教学设计便是从 3.15 话题开始导入,初衷只是 想让学生在论坛讨论时有一个比较合适的话题,可是当讨论开始后,便 发现了问题所在,因为热烈的程度已经远远的超出了单纯的信息技术的 课程范畴,已经没法用一节课来完成这个重要的话题了,于是便将班主 任老师请来一起组织完成了一个关于 3.15 话题的班队活动,两节课的 连动已经令我们无法明确的将其切割为班队活动和信息技术课两个部 分。学生也认识到了论坛这种形式在网络信息交流中的作用,而课后继 续延续下去的讨论已经被顺利的交接到班主任的手中,讨论是否会延续 到明年的 3.15,又或者班主任老师是否会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另开话题, 也给了我无限想象的余地…… 教学过程中的“动”与“静” 在 K12 的信息技术论坛上见到这样一个帖子:“上信息技术课 的学生安静不下来,怎么办?”响应者众多,归纳出下面几个典型回复: 1、“关键是管理,我们男老师的课堂纪律不好,但是女老师的纪律就好, 天生的呀,没办法!”2、“装个网络教室控制他。”3、“需要有自己的教 学策略和方法来达到监控:例如一开始就让他们闹些吧,逐渐对他们作 出一些要求,渐渐地形成共识或习惯。”4、“如果信息技术课上学生安 安静静的,就是一节特别失败的课,学生在学习时各呈己见,甚至争得 面红耳赤,这很正常,关键看学生是否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至于是 独立完成亦或是共同讨论完成,甚至在争吵中完成都无所谓,关键是最 终的结果。” 四种应对方式,从第一个回复的“安于天命”(虽知技不如人 却不思进取)到第二个的“头痛医头”(既然祸首是电脑那就控制电脑), 再到第三个的“因势利导”,一直到最后一个的“观念转变”,充分的反 映了信息技术领域教师们对课堂教育的不同认识。 动与静,是一对矛盾,也是一对可以相互制约、相互转变的统 一体,当学生因为参与你设计的活动,围绕课堂教学目的探讨乃至争论 所引起的所谓争端,其实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课堂效果。因此我时常会鼓 励同学们在一定条件下的走动,作业过程中更是允许相互讨论、也包容 某些小朋友在作业完成时的激动欢呼。比如课堂上时常会发现好多的同 学会突然的拥到一个地方看某个同学的作品,应对的策略是马上把那同 学的画面广播到全体同学的桌面或者转播到投影机上,以此来分流拥挤 的“交通”,而不是强行的禁止。学生在专注于自己的作业时,往往对 外界的抗干扰能力也特别的强,外界的“动”(所谓的吵闹)与其思想 的“静”(在这里我将专注解释为“静”),形成了一种统一,因为我们 允许了学生的“动”,才有了学生学习上的“静”,假如我们一味的抑制 学生的“动”,学生又如何能喜欢你的课,又如何让他“静”得下来。 “传统考试模式”大雪崩 信息技术的评价应同时关注的三个层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 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学生的学习评价已经不能用传统的考核方式 来进行了,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应用能力)或许是更重要的一个方面,但在实际的操作过 程中,如何把握两者在考核中的权重却很费思量。 放弃传统的期末考试,把学生的考核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中,注 重学习过程、相互合作、创意设想、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的综合考虑。一 个单元的学习包含一个或者几个简单任务及一个综合任务,学生通过任 务驱动的方式来完成学业,而这个作业也就是我们考核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通过面试、操作观察、作品分析以及活动评价乃至情感因素(包 括对课程的投入与关爱程度等,都是考核的重要方面,既注重技术与应 用的结合,同时又体现实践操作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融合程度。 举例:在一次学生成绩评价过程中,有位学生一脸疑惑的问我: “老师,他画得很不好,怎么也能和我一样得 A 呢?”我回答说:“因 为他上课比你话多(问题多),还有就是他说的比画的更好!”你若评论 一个人“说的比唱的好听”这实在不是什么好事,可当我听到学生把一 幅我怎么也看不明白的乱七八糟的画说得头头是道(超级印象派)时, 除了惊喜和佩服,也就只有给个高分了。那种对学科的爱好和热情,你 如何能不欣喜,而儿童的纯真和丰富的想象,也不正是现在我们最缺少 的么。 在这个案例中我将情感与思维因素作为了评价的一个部分,只 是觉得学生的成绩并不能只看表面的结果,那种对学科所投入的热情、 兴趣以及蕴藏于作品表面之下的本质的东西,都是老师必须关注的。对 于生活在互联时代信息海洋里的人而言,“信息”本身已变得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正确而熟练的掌握信息综合处理的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信息素养”。我们的教育在技能传授的同时,更要注重的是信息素质 的培养,而我们的考核体系如果不注重这方面的因素,那么所谓的信息 素养的培养也会成为一句空话。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