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信息技术(心得)之巧用信息技术,实现学科整合
信息技术论文之巧用信息技术,实现学科整合 随着中国教育乃至世界教育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成为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作为一名教师,无论是从事哪种学科的教学工作,今天置身于这个“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也同样能够感受到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我们确实感到一个无形的信息之网向我们扑面而来,所以我们就是要成为这信息之网的撒网人,不能让陈旧的观念束缚我们的思想。 一、转变思想,寻求学科教学新途径。 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先有一桶水。”这是我幼年上学时,老师经常讲的一句话。那时我觉得老师必须是拥有广博知识的人,同时他教授给学生的知识也必须是他精通的,只要跟着老师学他所教授的知识就可以了。但这样的观点我觉得在现在这个信息时代就能完全适用了,应该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只要教给学生找水、舀水的方法,其它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了。”也就是说在课堂上,我们必须放弃以往教师单纯教授,学生照单全收的陈旧方式,要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动手的能力上下功夫,让学生在质疑、解疑、释疑的过程中探求方法,并能做到举一反三,这样往往收到的教学效果会非常好。 例如,在教学中我经常尝试先把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提前布置下去,给学生比较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摸索,一般是两个同学为一个小组,通过两个人的探讨、操作实验(可结合自己的经验或是参考教材介绍的方法),然后自己通过自己的语言总结操作方法。教师的任务就是组织同学汇报自己组内的操作过程,当然每组的方式方法不尽相同,但各具特点,教师并不做过多的评判,让学生们自己去比较哪种方法更便捷、更省时,且效果最好。虽然这种教学方法往往会花费比较多的时间,但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的潜能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与此同时还避免了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对于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也起着很好的作用。 此外,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信息技术课上也是应该得以充分体现的。学生创新思维具有五大特征,即: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动的灵感。教师应该课堂中及时抓住学生所闪现出的点点光辉,要将那些有独到见解的孩子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让他们带动其他同学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这样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首先转变教学思想,不要拘泥于以往固定的模式般的教学方法,尽量使每个人的思维空间得到最大限度的拓展。 二、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学科知识。 网络是我们获取有效信息的最便捷的方式之一,同时也是现代社会信息交流的主渠道之一,因此为支持学生的主动探索知识的愿望,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这里利用的媒体和资料并非用于辅助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而是用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需要教师辅助学生帮助解决的是学生对于信息资源应如何获取、从哪里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加以利用等问题。当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获取信息资源的本领后,不仅对于将来增长计算机知识有帮助,而且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教师还要及时和学生交流信息,因为网络中的信息量实在是太庞大了,教师不可能将所有的信息都挖掘出来,所以和学生一起探讨,互相交流已经成为了我现在的一种习惯。我们在一种平等、交融的氛围下来共同了解新的信息动向,研究问题解决的方法,不仅可以使我们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多信息,更能使师生间的感情得以更好的得到发展。 三、以发挥学生能动性为先导,实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 以往我们一提起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往往就会想到为某学科的某一节课制作一个课件来辅助该学科教师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这项工作一般来说都是由信息技术教师和该学科教师共同合作完成的,学科教师提供方案,信息技术教师提供技术支持,是具体实施者。我不否认这样做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比较死板的授课内容形象化、生动化,将抽象的事物转变成具体的、更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的动态信息,往往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这样的课件仅仅在课堂上起到了一个演员的作用,表演结束了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学生的思维仍然是围绕着教师设计的这个课件来转,并不能体现出课程改革的真谛。同时,制作这样的课件费时费力,一般只会在一些公开观摩课上才会使用,而平时的课堂教学还会沿用比较传统的授课方式。 所以,基于以上现象,我就在思考能不能充分发挥广大学生的能力,让他们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的知识自己动手制作课件,这样不但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而且也可以改变在形式上运用信息技术的现状,真正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于是我在信息技术课上进行了学生自创课件的实验。 该实验是在六年级学生中进行的,实验的内容是运用“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软件”来制作课件。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也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和归纳问题的能力,还储备了相应的现代信息技术的知识,所以为该实验的进行准备了技术和能力方面的条件。 ㈠在实验初期,主要是对学生进行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技术方面的指导。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逐步熟悉幻灯片制作技巧,基本上对较为常用的方法能够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㈡鼓励学生将幻灯片的制作技巧同自己所学的各学科的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例如:你可不可以将你最喜欢的语文课文片断、数学试题、英语对话用幻灯片的方式展示出来?学生有了目标,而内容又不拘一格,兴趣自然就很高涨,于是制作的幻灯片内容五花八门,各具特色。同时,基本上他们所选素材同幻灯片主题能够相吻合,并配以适当的动画效果,使得幻灯片中所表达的学科知识内容鲜明、直观,有很强的表现力。 ㈢引导学生将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不明白的问题,通过幻灯片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一步的训练应该说有难度,要求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的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要掌握提问题的技巧,也就是说要提有价值的、可供全班同学共同探讨的问题。学生必须要在认真学习学科课程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科学的设计问题。这些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不仅要在信息技术课上体现出来,而且要在其他学科课程教学中体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科课程整合,才能真正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科课程中去,才能真正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位置,才能真正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当然,这仅仅是我在教学改革中的一点点的切身体会,由于从事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时间很短,我所积累的经验十分有限,但我觉得我已经和这门课程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这其中不仅有挑战激励我不断前进,同时也孕育了诸多的乐趣,使我产生了向更深层探索的愿望。一位有名望的艺术家曾经说过:“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一个演员的素质重于技巧。” 在教学中,教师就是站在讲台上的演员,因此,我要在努力提高自己信息技术业务水平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将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教学中。这样才能依据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设计出更灵活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让信息技术成为新时代学生不可或缺的挖掘知识的工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