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走进课堂 走近农村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走进课堂 走近农村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论文之走进课堂 走近农村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 ‎  新河镇长屿小学  王灵敏 ‎  【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作为教育者,我们应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调动身边的一切教学因素,善于挖掘,把握契机,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效资源,充分利用,创造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在细微处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  【关键词】 挖掘    利用    结合 ‎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语文课程资源的平台上,城市学校的资源较乡村学校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在素材性课程资源方面,农村学校却有着自己的优势。身在农村的孩子们更能亲密地接触大自然,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因此,我们乡村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农村特有的课程资源,弥补农村教学资源的不足,缩小城乡课程资源的差距,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  一、挖掘、利用学校课程资源,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  21世纪的社会,单是书本与课堂教学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学习要打破课堂与校园的范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教师要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调动身边的一切教学因素,有意识的进行施教。每个地区、学校的课程资源,只要教师细心体会、挖掘,他都是丰富的,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应努力挖掘、利用学校课程资源,使学校变成不只是学生读书的地方,更是学生生活的地方、寓教于乐的场所。‎ ‎  1、发散思维方式,挖掘课程资源。在新形式、新理念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我们的文本教材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教学应当博采众长,在保持语文学科特色的同时,加强学科综合性,让学生在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如在执教《数星星的孩子》时,我找来许多有关宇宙的图片供学生欣赏,学生看得津津有味。语文课中有机渗透科学常识,不但让学生了解了神奇的太空,还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学生更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再如指导《我》这篇文章的写作时,我结合科学课程,在科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针对每个人都具有自身的不同特征:如外貌、性格等,学习生物的多样性这一单元有关相貌各异的我们,老师就可以与语文习作联系起来学生在充分了解自身特征的基础上,写起文章来也就水到渠成了。‎ ‎  教师要善于创造性地开发与利用各项资源,开发有限资源的多种功能。在课文教学中将语文与美术、常识、音乐结合起来,成为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整体,构成了跨学科的开放的立体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观察力、分析能力、说话能力、朗读能力、评价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学生的素质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 ‎  2、点燃思维火花,延伸教材外延。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教师应善于利用教材和课堂中的有关因素,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维主动性,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孩子们丰富的想象,独特的思维,独到的见解,已获验证的成功的学习方式,自己的游戏等都有可能成为教材延伸的契机。如《青蛙的眼睛》一课学完后,有个学生不解地问:“那我们人类所发明的东西都是借鉴动物的某种器官吗?”对农村的小朋友来说,他们看的课外书不如城里的孩子多,所接触的新新事物也不如城里的孩子多,课外知识也不够丰富。可身在农村的孩子也有着自身的优势,那是城里孩子所不能比的,在农村却更有利于观察各种动物。于是,教师给学生布置课外兴趣作业:搜集有关资料,可以亲自去看看,找找有关人类又根据什么动物发明了雷达、飞机等的图片、文字、故事、歌曲等。经过搜集,同学们不但了解了小动物的特点,还知道了人类的发展史,培养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  3、结合课堂教学及实际,创建自主学习平台。 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多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可见,新课程强调以活动教学为手段,。‎ ‎  由教室移向生活,走向生活,使学生在不同内容、活动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开放性,还富有创新活力。它强调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强调学生的亲身实践经历,要求学生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寓学习于生活;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校园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在设计和组织、探索和研究、实践的一系列活动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发展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体验和感受生活。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发展自己的情感、态度、知识、能力及正确的人身观和价值观,在实际的环境中学语文、用语文。如我校积极创造条件,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红领巾实践基地”即是其中一项特色活动,其包括“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导游队”,为学生开拓了施展个性的空间,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就是在无形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好体现。‎ ‎  二、将家庭课程资源融入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  一个人所受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家庭的教育、父母的教育同样至关重要,学生的发展同其所在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有效的教育资源。我们在使用学校资源的同时,还要善于发现、利用家庭课程资源,做到眼里有资源,心中有教育。‎ ‎  1、结合经历体验,与切身感受相结合。每个人都是有故事的,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家庭背景,本身就是特殊的课程资源。如:旅游见闻、随父母打工就学、留守儿童、家庭离异……,也有干农活,捉青蛙、逮鸟、种蔬果的体验和收获。教师要善于利用,把学生的这些经验同课文的感悟结合起来,融入到课程教学当中来,变作者的感受为学生自己的切身体会,更深入地感悟文本,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和魅力。如第十一册第16课《劳动的开端》一课中讲到“挑担回到家,肩头像滚水烫过一样疼。”城里的孩子对故事主人公为什么会这样不易理解,就连现在的农村的孩子也不明白个所以然。这时,教师就要利用学生的感受,对帮过父母挑过担的同学进行指导性讲述,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谈,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作为教师,就应当善于发现每一个可能涌流无限生机的“泉眼”,精心疏通,引流学生的真情实感。‎ ‎  2、利用农村特色,特色教学。农村的孩子们生在农家,父母长辈大多是农民,他们接触的最多的也是农村特有的乡土气息,对农家的蔬菜、水果、玉米、水稻等作物,孩子们再熟悉不过了,对它们的外形特点和生长过程自然有初步的印象,但对城里的孩子也许只停留在“我殊不知天下还有这些许新鲜事”。记得我在实习那年,许多孩子到野外去春游,有孩子指着田里的禾苗问道:“老师,这些水草为什么长得这么整齐啊?”‎ 甚至有大部分同学都搞不清韭菜、大蒜、葱,这也许是她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城里的缘故吧,而这些在我们乡村田野随处可见。当教到一册识字㈠第2课时,文中的“禾”就可以结合学生所见,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外形特点以及种植方法(为什么要“整齐”)等。实践告诉我们,乡村孩子的见闻也不少,乡村特有的生活和学习语文结合起来,就能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确实印证了“书上学得终觉浅,决知此事要躬行。”‎ ‎  3、寓教于乐,学习娱乐两不误。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而学生的课余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看电视中度过的,其实,电视广播也是语文课堂的一部分:在视听中学普通话,在模仿中练习朗读,在电视剧中记故事、练复述,在直播中学习新闻写作,在专栏中收集写作材料,所有这些都是学校课堂无法比拟的优势。温岭电视台慕毅飞主讲的周末评论就是一个很好的看点,他对当下国内外的、身边的时事发表独到见解。我们的学生也可引导他们在看到精彩的画面时,对绝奇妙佳处说出个子丑寅卯;收看收听时事报道时,开动脑筋,写一写自己的感想;收看收听由原著改编的电视剧或广播剧时,与原著对照,比较评论,孰优孰劣,自见分晓。当这些都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时,何愁学生的语文能力不以提高?‎ ‎  三、以社会课程资源为载体,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  社会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它与传统教科书有着不同的意义和内涵,课程资源是更丰富、大量,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有的甚至与学校所教知识相违背的。它在调动学生各种感观参与活动的同时,激发学生兴趣,在情感波折中增长知识,在逆境与顺境中积累经验,在自主与探究中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这是传统的教科书所无法替代的。‎ ‎  1、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点,提高学生“用语文”的能力。传统语文教学忽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课堂教学的实践性不强,学生的探索和创造欲望得不到充分满足。同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的增长点,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应鼓起学生参与的热情,给予关注与帮助,作现场引领,充分利用地域特有的资源,让学生去实践,以实践代替想象。长屿素有羊毛衫之乡的美誉,如在学习口语交际《小记者》时,可让学生以小记者、小调查员的身份去对长屿的农民企业家、羊毛衫厂进行采访、调查和研究,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采访时,记录下羊毛衫的现况和老板对学生的寄语,并以小传记的形式写出羊毛衫厂老板坎坷的创业经历。这样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就不是无源之水,就能切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使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  2、以地域资源为着点,培养学生爱乡情怀。‎ ‎ 作为农村小学,应当让学生了解并熟悉农业生产,培养学生热爱农民、关心农业、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为将来报效家乡、创建家乡打下思想基础。每个地方的农业特色各不同,这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空间。教师可组织学生拍摄富有“农情”的照片,撰写关于“农情”的报道。在深入农村生活、具有切身体验的基础上的作品,显示出十足的“农情味”,从中也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经济,文化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如教学《五月端阳》时,教师可以“节”为点,引入到各种“节”或“俗”的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交流过节的习俗,学生发现这些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还藏着这么多知识,他们表现了极大的学习热情。‎ ‎  《课标》中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还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因此教师要增强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让课程开发领域“宽”起来,地域优势资源“热”起来,活性的课程生长点“链”‎ 起来。长屿硐天是国家四A级旅游景区,物华天宝,人文荟萃,巧夺天工,气势恢宏。其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整合,廓出一个生生不息的独特文化圈。可作为长屿人的小学生们,对长屿硐天的景观和文化内涵却视而不见,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应积极开发和引导,使学生在学得科学文化的同时,更应懂得热爱家乡。如在学完《圆明园的毁灭》、《庐山云雾》等风景篇后,为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我作了课外延伸。将新河小镇划分为交通、旅游、田园风光等几个方面;再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运用图片、文章等形式分别对这几方面进行特写;最后让学生的作品张挂在校园的展台上或编写成特写集,通过小导游队进行交流、宣传。针对长屿硐天的形成,也让学生收集有关资料,长屿山是有名的石矿山,有大量的石板材,石矿资源丰富,早年的农民都以采石为生,可现在的孩子却知之甚少,长屿硐天就是在矿产挖掘的基础上再进行人工修建的。对此,我还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亲身感受、体验它们的采集、加工、制作过程,最后以各种形式描述和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这样既对国家矿产资源的有限深入理解,又能体验到社会劳动的价值及安全问题,认识到有限资源应有节制地开采,在开采矿产资源的同时注意保护生态环境,这样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外自然资源,结合校本课程,开展一系列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又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  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需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同时,教师也是一种独特的课程资源,那睿智的谈吐、丰富的社会阅历、广博的文化知识、真诚细致的人文关怀、独特的人生感悟……都是学生终身受益、用之不竭的精神资源。让我们在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发展我们自己,塑造我们自己,超越我们自己,让我们的乡村语文教育真正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真正地有效地提升每一位学生的语文素养。‎ ‎  【参考文献】‎ ‎  1、《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                        小学语文教师 ‎  2、《小小的惊喜却是最大的浪漫》                  福建教育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