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英语(心得)之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观察与思考
英语论文之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观察与思考 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观察与思考 随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式的进一步改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在教学氛围、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变,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片热闹与繁华。然而,透过那表层的热闹与繁华,我们同时也看到了一些有碍于课改进一步深化的问题,主要体现在:1. 教材把握不透,目标定位不准; 2.活动形式盲目,流于形式; 3.激发学习兴趣重表面; 4.语境不够真实,缺乏意义; 5.把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看成是教师的个人行为; 6.评价不够客观,模糊、超值; 7.追求课堂的完美结局等。 通过调研、分析与理性的思考,笔者就以上提及的几个方面谈一些初浅的思考,与同行切磋交流。 一、设计:把握教材是关键 【现象】这是一堂五年级的英语新授课,教学内容是牛津小学英语五年级教材A第四单元第一课时,话题是有关“Halloween(万圣节)”的一段对话,重点句型是“What do you like?”和“Do you like…?” ,课是在一个装备齐全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室里上的,课由购物(shopping)导入,教学活动围绕购物展开,模拟购物活动的物品是一些小学生所喜爱的动物单词,如cats,dogs, pigs,ducks,monkeys等,教学方法丰富多彩,表面上看热热闹闹,但教学活动与偏离了主题,学生收效甚微,课堂教学因没有把好教材而缺乏实效。 【分析】这堂课最根本的问题不是上课老师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而是由于对教材的把握不够,导致对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准,因此,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处于一种盲从状态。课本是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最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文本。新课程倡导跳出文本,并不是不要文本,跳出文本首先是基于文本,因此,要实施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首要的任务是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并逐步掌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直面课本,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面对陌生文本的能力,促进其英语自我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 【对策】就当前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为例,这套教材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每个单元根据一定的话题提供了相关的词汇、句型或交际用语等教学内容,相当于一个资料库,它给教师处理教材和实施课堂教学提供了较大的自由和空间,但同时也给老师们把握教材和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分配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先学什么?后学什么?都由教师自己确定。从基层老师把握教材的的情况看来,当前在使用这套教材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不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鉴于这样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关注的是通过校本培训等方式加强对教材的研究、把握和处理的力度,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了解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及其与前后内容的联系;2.确立单元教学目标;3.合理划分课时,初步确定每课时的教学内容;4.分课时备课。在分课时备课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三维目标在课时中的具体化;2)重点难点的定位;3)学情分析;4)教学策略分析5)教学过程的设计,其中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媒体的使用,活动形式的设计等等。 二、活动:形式为了目标的达成 【现象】曾听过这样一节英语课,教学内容是关于英语色彩(colours)名称的学习,老师在运用图片进行单词和句型教学后,就化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给一些图片着色,使后半节课几乎成了美术课,学生的着色活动完全脱离了英语语言的实践,这样,通过画画引导学生巩固语言知识的目标就成了一句空话。类似的情况还有,如:有的老师因为在教学中引用了唱歌、手工、体育活动等形式,因为没有处理好形式与目标的关系,顾此失彼,将英语课上成了手工课、体育课或音乐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相关知识与技能的获得。 【分析】新课程条件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倡导采用活动的途径,通过表演、唱歌、游戏、竞赛、猜谜、画画等小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和写的能力。但是,无论什么样的活动都是为了学生获得相应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即为达成一定语言目标服务,如果缺少了应有的内容和应有的目标指向,采用的活动游离于英语教学的目标,那么,最好的形式也要大打折扣。 【对策】一定的活动形式必须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要关注活动的目标意识,要善于将活动和英语语言的训练结合起来。如上面提及的这堂课,在让学生着色后,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活动用学“ What colour is it?It’s …”的句型表达出来。又如,运用唱歌的方法,就可以将所学的语言融入学生熟悉的旋律,并引领学生用歌的形式将学习内容以歌的形式唱出来。如在学习牛津小学英语4A Unit9中“hungry,thirsty,tired,ill,cold”等词汇时,可以选择学生熟悉的旋律“If you are happy,…”,引领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创编歌词,再一起将学习内容以歌的形式尽情地唱出来。歌词如下: If you are hungry ,have a cake … If you are thirsty,have a glass of water…. If you are tired,have a seat…. If you are ill,go to bed.(see a doctor)… If you are cold ,put on a sweater…. If you are hot , you may get a fan… If you are bored,let’s go and play … 这样,这首歌的内容丰满了很多,也实现了小学阶段学科教学的整合,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除此以外,还可以将学习内容编成一些朗朗上口的歌谣引导学生一起吟诵,如,在教表示水果类单词时,可以结合学过的色彩单词编成这样的歌谣: Apples,apples,red apples; Bananas,bananas,yellow bananas; Oranges,oranges,orange oranges; … 又如在学习牛津小学英语3A Unit 9时,可以编写如下歌谣: Night,night,it’s night; Window,window,close the window; Door,door,close the door; Light,light,turn off the light; Bed,bed,go to bed. 一开始老师引导学生一起创编,并逐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创编,你会发现这种集活动与语言训练为一体的形式很为小学生所接受,对巩固语言也很有效。 总之,无论我们在课堂中运用什么样的形式,都要考虑到与学习内容的整合,考虑到一定活动形式的目标指向,使活动不仅富有情趣,更富有实效。 三、兴趣:需要知识做支撑 【现象】曾听过这样一堂英语课,老师在一堂课上采用了好多种教学方法,环节多得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老师呢,忙得不亦乐乎,恨不得十八般武艺齐用上,与其说是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还不如说是教师的才艺表演,学生一直忙于应付老师的指令,而用英语表达的机会并不多,学生语言学习的成效并不理想,下课了,我问她:累不累?她笑着点点头。 【分析】无疑,这位老师采用这么多的教学方法是为了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根据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初学英语的小学生对英语带有一种神秘感,所以在初学阶段抱有一种好奇的心理,其实,那还不是一种兴趣,还只是在真正产生兴趣前的好奇。他们喜欢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但活泼的活动形式只能暂时激发他们参与某一项语言实践活动的热情,还不是乐于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稳定的学习兴趣取决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成就感和学习能力等很多因素,成就感的获得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取决于他们知识获得的质量和参与语言实践活动的能力,而且需要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作支撑。所以说,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在其英语学习过程逐步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情感体验和积极的学习态度,而这一种体验和态度必须基于一定英语语言知识的累积才能逐步生成,在进一步的学习中得到逐步发展,并成为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后继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动力。 【对策】初学英语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有一种好奇,尤其喜欢活泼的、多样化的活动方式,但我们在采用活动方式时,不要被表面上的热闹所迷惑,要善于通过有效的语言实践活动帮助他们逐步获得相应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构建知识网络,使他们在活动中产生成就感,能够带着自信不断参与英语语言实践活动,从而使初学英语的好奇和对活动的自然喜欢转化为持久的、稳定的英语学习兴趣。要保持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活动仅仅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活动形式不在于多,而在于其质量。一节课不适宜采用太多的活动方式,一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1~2种活动方式。 四、情景:有意义才有活力 【现象】英语教学要创设英语情景,在这一点上,大家都形成了共识。笔者曾听了这样一堂课,教学内容是用英语询问时间和在一定时间里从事某项活动。这位老师为了创设语言情景,从家里拿来了一只挂钟,她一边转动时针一边让学生跟着她机械地说:What’s the time ? It’… o’clock.学生也就跟着老师念念有词了,就这样跟着时钟走了一圈,一直读到“It’s twelve.(十二点)”。然后再学习一些要从事的活动,如,get up(起床),go to school, play games,go home,watch TV ,go to bed 等,由于把时间学习与活动形式割裂开来,学习活动处于比较机械的状态,情景因缺乏意义缺乏活力。 【分析】过多机械性的、缺乏意义的操练活动是语言学习的大忌,不利于保持学生持久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是一个非线性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学习者自身的体验。因此,在英语语言教学中,语言情景的真实性对激发学生比较投入地参与语言活动很重要,所以,可以这样说,课堂的真正活力首先取决于语言情景是否真实,是否具有意义,有意义的情景才能真正打开学生思维空间,才能激发并保持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的热情,英语学习活动也才有可能真正充满活力。 【对策】如上面提及的这堂课可以将时间的学习和具体的活动项目学习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会用英语表达“在不同的时间里做不同的事情”。具体设计如下:先在黑板上画一只钟的外框架,学习“It’s a clock.”;然后,根据小学生爱好卡通的特点在相应的位置上画上一个卡通的数字“1”,呈现新句型“What’s the time?It’s one clock.”,然后通过时间的匆匆步伐引导学生操练“What’s the time?It’s …”句型。当时间到了六点 ,在学生很熟练说出“It’s six clock”时,就学习“Time to get up.”(该起床了)。照这样的办法,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引导学生学习用英语表达“在不同时间内做不同的事情” ,并出示板书,如下图。 What’s the time? It’s … . Time to … . six get up seven go to school twelve have lunch three pm play games four pm go home nine pm go to bed 这样,课堂尽管没有轰轰烈烈的活动场面,但学习者能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在比较真实的语言氛围中自如地参与语言实践活动,此时的课堂活力发自学生的心田,可谓润物细无声,无声胜有声。 五、开发教学资源:发展学习能力的契机 【现象】笔者有幸参加一次较大范围的新课程背景下“开发教学资源”的研讨活动,听了一堂四年级的英语课,学习内容是结合牛津小学英语4A Unit 2的学习,进一步引入英语教学资源,主题是“Toy shop”,学生带来了很多各种各样的动物玩具,可见,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整堂课老师运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多种教学方法,用“很老师”的方式,将下列单词“koala,mouse,bear,rabbit” 作为课外的英语学习资源教给了学生。不说别的,就为学生带了那么多玩具来而没派上用场而觉得委屈,也为老师没有能够利用这样好的机会发展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机会感到遗憾。 【分析】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的理念,倡导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开发贴近生活实际的课程资源,并结合教材学习内容拓展学生英语学习和运用的渠道,逐步改变学生“只学老师教的内容”的这种英语学习方式,促进其自主学习。老师的可贵之处在于能根据学习内容开发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资源-伴随当今独身生子女长大的玩具,但是,问题在于没有完全把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看成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行为。从本质上说,没有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生捂得严严的,把他们捆得实实的。 【对策】英语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行为,我们要善于引领学生一起去开发和利用一些可以利用和开发的英语学习资源,以拓展学生的学用渠道,发展他们的能力。如,上面提及的这堂课,我们可以引领学生运用他们带来的那么丰富的学习资源(玩具),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英语介绍自己的玩具,并进一步通过对话、问答、询问、讨教、交流和介绍等活动形式,用英语进行对话。总之,老师要大胆放飞学生的心灵,解开捆着他们的绳索,并善于抓住各种有利的契机,将英语学习资源的开发过程成为学生课堂学习内容的延续,也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过程。 六、评价:鼓励需以客观为基础 【现象】这是三年级的一节英语课,只要是学生答对了,老师就让大家鼓掌或用“Great!(棒极了!)” 的语言进行积极的鼓励,于是,整节课上,掌声迭起,很是热闹。老师根据对话提了一个问题,几个学生作出了不同的回答,老师分别作出了如下评价:“En”、“Great”、“Good”、“Yes”,学生觉得很迷惑,不知哪个是对的,或谁的答案更好些,更不知其原因。老师在教单词的时候,请一排学生依次起立朗读,程度相差无几,老师为了体现其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分别做出了“Yes”、“Great”、“Good”、“You’so clever(你真聪明)”,甚至“wonderful(精彩极了)”、“marvellous”等很高程度的评价,让人觉得很夸张。 【分析】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在英语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但这位老师的问题在于:1.评价含含糊糊、磨棱两口,不够明确。对一个问题的多种答案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让学生觉得迷惑:究竟谁答对了?到底谁的答案更有道理?为什么?2.鼓励缺乏一个“度”。学生对一个词或句的模仿,能体现出的智慧与精彩在程度上远没有那么明显,超值的评价会让孩子产生一种惰性,长此以往也许就会“迷失了自我”!何况,初学英语的小学生对老师如此这般的评价能真正听懂并理解吗?因此对学生的评价要清楚,鼓励要客观、事实求实。 【对策】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在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的时候,要以鼓励为主,但也要注意:1.评价要清楚、明确。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回答,老师要避免模糊的态度,态度要明朗,要实事求是地作出评价,不能随心所欲。如,回答对了就是“Yes,right.”,更好就是“your answer is better.”,但要简要说明原因,好极了就是“Great!” ,更要让学生明白好在哪里。这不仅对学生是一种积极的激励,是一个积极的导向,更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2.鼓励要有“度”。对学生的鼓励是必要的,但对于类似模仿类的、体现不出多大思维价值或创造性的表现,只要告诉他们发音的对错,并进行必要的纠正,无须用类似“你真聪明”、“精彩极了”等极为夸张的语言来进行评价,更要避免动不动就拍手的情况,使积极的鼓励贬值。当然,对有些学生一些创造性的表现,我们也应该做出高度的评价或用鼓掌以示鼓励。 七、问题:后继自主学习的动力 【现象】当一堂课已进入尾声,老师对一节课的学习做了小结,然后温和地问学生:Any questions?(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异口同声:No,madam!这时,下课铃响了,老师带着一脸的满意走出了课堂,那神色表明:我的课上得很完美,时间也把握得恰倒好处。 【分析】在人们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课堂是解决学生学习问题的地方,是老师给学生“释疑、解惑”的场所。实际上,课堂同样也是产生问题的地方。在一些问题得到解决的过程中,在老师引领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新的问题又会不断地出现。人总是在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得到进步、获得发展。课再精彩,岂能学生人人没问题? 【对策】曾有学者提出:问题能力在于学生,问题在于教师。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要靠老师有意识地去培养的。因此,老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解决问题,同时还要引导他们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每一次教学活动结束,鼓励学生能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不要把询问学生是否有问题当作摆设,课堂教学拒绝“作秀”!要真心实意地引导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促使他们课外的自主学习,使问题成为学生不懈探究学习的动力,逐步促进他们英语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不断成长的摇篮。 《Classroom Dynamics(课堂活力)》Jill Hadfield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牛津大学出版参考文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