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某地区产业发展工作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某地区产业发展工作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某地区产业发展工作 近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通过大力推进环境修复和重建,发展与资源环境相适宜的接续替代产业,深化林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力争经过四五十年的努力,使大小兴安岭生态面貌恢复到开发初期的状态,建成资源丰富、生态完备、功能完善、效益显著,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现代林区。清河林区正包括在“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内,而且些年来的发展也和功能区建设的思路不谋而合。尤其是在天保工程实施以后,主动减少木材产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精心谋划,科学发展,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清河道路。 ‎ ‎  一、小木耳兴起大产业 ‎ ‎  隆冬时节,随意来到山上的林场所,一进厂区映入眼帘的就是家家户户院内储备的黑木耳原料:锯末、稻糠等,堆积如山,比比皆是。有的正忙于三级菌的生产准备工作,筛料、拌料、备柴忙个不停。别小瞧这小小的木耳,却形成了一个大的产业。全林区种植木耳4000万袋,菇类1000万袋,产值达8000万元。 ‎ ‎  菌类产业的巨大发展得益于遵循客观规律,科学实践。一是技术革新。传统林业的主财源依靠木材生产,多种经营项目甚少,历史上也曾有过栽培黑木耳失败的教训,使木耳种植一度陷入低谷,职工群众积极性受到挫折。为此林业局多次组织职工赴外地学习种植技术,还聘请牡丹江、吉林等地专家现身说法,讲经授道,及时解决技术难题。学来的技术及时消化并应用到生产当中去,同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在锯沫子生产、装袋环节实现半机械化,在菌种选育、菌袋割袋、摆放等环节也找到更适当的生产方式,在废弃木耳袋利用上,通过生产菇类增加品种,回收废料生产复合肥。二是制度创新。传统的木耳生产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由于不成规模的小生产,信息不灵,使市场流通不畅,最终导致产品阶段性卖难。在实践中广大林户联手,建立初级的合作组织,形成合力,在“小生产”和“大市场”间建销售平台,实现对接,有效地缓解了这一矛盾。这类似于遍布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这种经济组织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和利用者,自愿联合、**控制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能够把分散的农业生产经营者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以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市场竞争力。以东华林场为例,大力扶持技术骨干刘庆茹、张金钟等自发组成金山食用菌公司,为更多职工群众提供优良菌种,他们还主动为职工群众提供优惠服务,搭架子需要板材,没有发展资金,没有养菌房舍,买锯末需要运输,木耳对外销售统统解决,从而带动了种植户的积极性。如今是一万两万刚起步,三万四万一般户,十万八万算大户。十万袋木耳生产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凝聚也产生了效益。规模生产,成本降低了;就地成市,交易费用减少了,最终是种植户尝到了甜头。三是加强对龙头企业的培育。采取小投入大产出、小项目大规模、上有形项目、建无形工厂的策略,建立起以龙头企业为依托,龙头带基地、基地连林户的产业链。与上海科研所合资成立了四方菌业有限公司,集菌种销售、技术服务、产成品回收、深加工为一体,带动全区的木耳生产产业,实现了办一个企业,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四是延伸产业链条。挂袋的菌袋不但能生产木耳,木耳采摘后,还可以继续生产经济价值更高的菇类,这样增加了品种。而最后的废弃料则用于复合肥生产,是五味子林的上等肥料。同时带动了相应的加工、运输、销售等产业的发展,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 ‎  二、经济林栽下新天地 ‎ ‎  大力发展经济林,特别是五味子种植一直是清河林区实现由林业经济向林区经济转变的工作重点。过去也采取过行政命令、经济刺激等手段,但收效甚微。及时调整策略,改变工作方式,使五味子项目得以在清河大面积推广,并取得极大的成功。主要做法是: ‎ ‎  1、典型引路 ‎ ‎  在五味子栽培上,经历过失败。面对信心低迷,积极性不高的状态,林业局特意选择了两垧地块作为试验田,聘请有经验的专家和农艺师,大胆实验,总结经验,终于摸索出一套适合清河林区的五味子栽培技术。当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适时地召开现场会,让与会者共同感受收获的喜悦。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今这一地块已经成为全林区发展五味子项目的“指南针”,许多实用技术由这里总结出来,推广到千家万户。发挥了典型引路的巨大作用。 ‎ ‎  2、市场化推广 ‎ ‎  过去曾经统一购买五味子苗木,发给各单位、职工群众,鼓励或者说是命令他们在管护区内栽植,然而结果却是,大家领了苗子都扔掉了,或是草草地处理一下,年年栽苗不见林,严重地滞碍了这个项目的发展。鉴于此,林业局专门划出一定的地块,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运用经济手段来促进项目的发展。无偿分给职工一部分土地,栽植五味子,用低廉的地租吸引一些大户来投资,获得的租金再加上林业局的配套资金全力建设一批基地,在短短两年内,形成两千多公顷的种植规模。全部挂果后,其产值可相当于二十万立米木材价值。由于投资主体多元化,产权明晰,所以大家的热情和责任心明显增强,效果极佳。这个项目的投资累计已经超亿元,名副其实的大项目,由过去的人人找活干到现在缺口近万人,工资水平更是超千元。既缓解了就业的压力,又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到五味子基地打工去,已经成为清河林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