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心得)之如何让师爱充分发挥其教育效益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如何让师爱充分发挥其教育效益

其他论文之如何让师爱充分发挥其教育效益   热爱学生,既是教师德高尚的表现,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 的前提和手段。可怎样去爱学去爱学生,让师爱充分发挥其教育效益呢? 在我们教坛流行的许多师爱观念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回答。但不容忽视的 是,有一些师爱观念尽管流行,却没有科学地回答这一问题。   一、打成一片与泾渭分明与学生“打成一片”是许多人的师爱 观念。他们认为师爱贯穿在学生学习、生活的角角落落。只有深入学生, 与学生打成一片,师爱才显得不空泛,才落到了实处,才能够感化学生、 教育学生。于是,这些教师甚至干脆把办公桌搬进教室,与学生玩在一 起,吃在一起,学在一起,形影不离。这些教师能够这样想这样做的确 令人感动,但这种师爱观念与做法并不值得大力提倡,它并不是十分科 学的。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有效的空间距离,会产生喜欢 或提高喜欢的程度,距离太近或是太远都不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少 年儿童并不希望自己的一切都袒露给家长和老师,特别是高年级学生, 他们非常希望能够拥有自己的天地,能够在充足的时空里独自思索,独 自生活而不受干扰。过分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少年儿童的自由小天地往 往会被早就是成人的教师不经意地破坏。有时候,当老师无意间了解了 某位学生的隐私,这位学生往往会对这位教师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或厌 恶感。而师生距离的拉近就意味着了解学生隐私机会的增加。反过来, 教师真正与学生打成一片了,教师的言行举止、文化修养就会充分暴露 在学生面前。而教师并非圣人,并非完人,他也有自己的缺点,他的言 行举止、文化修养也会存在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小毛病。这些缺点和 小毛病会因师生间距离的拉近而裸现出来。而学生又总是挑剔的,往往 接纳不了教师的缺点和毛病,因而他们会逐渐失去对这位教师的兴趣, 甚至会产生厌恶或厌恶感。总之,从现代心理学的成果和生活实例出发, “打成一片”并不十分科学合理,它拉近的是师生间的物理距离,心理 距离并不一定能够拉近。物理距离的过分靠近,往往带来心理距离的拉 大,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道理。   与“打成一片”相反的是,有些教师认为:教师就是教师,学 生就是学生,师生之间应泾渭分明;教师在学生面前应具有高大感、威 严感;教师在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时不能破环“师生有别,师道尊严” 的命题。于是,持这种观点的教师在学生面前总是摆出一副威严的面孔; 他在关爱学生时总以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姿态出现。他在学生面前有很高 的震慑力;他在教室外不经意的一声咳嗽,会让沸腾的教室立即鸦雀无 声。这种观点与做法会造成师生之间的代沟,会使学生总被一个“怕” 字笼罩,不利于师生双方真实及时地互馈信息,不利于教学与管理,不 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个别呵护与遍洒阳光公平是学生对师爱的基本要求,也是 教师爱学生的基本原则。许多教师遵循“公平”的原则,遍洒阳光,既 不对优等生另眼相看,也不对后进生不理不睬,而是一碗水端平,平均 向学生分配师爱。这种“公平”不是真正的“公平”。管理学意义上的 公平是以充分尊重被管理者的个体差异为前提的。因此,教师分配师爱 时了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情况。对那些很需要关心和爱护的学生,教 师应多给予师爱;对那些颇有独立自理能力的学生,教师可少分配点师 爱,通常,教师个别呵护的是优等生,排斥不理的是后进生,而真正公 平的师爱恰好应当相反,因为后进生往往比优等生更需要关心与爱护。 而且,遍洒阳光式的师爱也极有可能带来不公平的结果:需要个别关爱 的学生会因得不到及时充分的关心与爱护而逐渐丧失学习信心和动力, 不需要太多关心的独立能力较强的学生反而会觉得教师的关爱约束自 己。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真正公平的师爱是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 异的前提下,在充分了解学生感情需要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关爱。   三、“他还是个孩子”与“他已经不小了”   许多教师对少年儿童的心理缺乏了解,往往不能对学生需要怎 样的师爱、怎样的管理作出科学的判断和决策。通常,教师管理学生时 有两句口头禅──“他还是个孩子”与“”他已经不小了“。持”他还 是个孩子“这种观念的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可谓是无微不至,细致到能 帮学生办黑板报,搞清洁卫生,甚至为学生料理生活琐事;他把少年儿 童学生当幼儿去管理,每个学生他都放不下心,每件事他都亲自过问。 持”他已经不小了“这种观念的教师,把学生当做成人看待,在管理上 过分强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缺乏科学的引导和监督,近乎放任自流。 而学生一旦做错了事,他们又过高地估价了学生的忍受限度而不惜以最 刻薄的语言责备甚至辱骂学生。这些教师很吝啬自已的关爱,因为在他 们看来,学生”已经不小了“,更需要打击与压力,更需要挫折教育。   这两种师爱观念显然违背了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前者看不到 少年儿童心理的日趋成熟与成长特征,将少年儿童作为幼儿进行管理, 这样就不利于培养少年儿童的独立能力和综合素质;后者没有客观地认 识到少年儿童心理不等于成人心理这一特征,将少年儿童作为”成人 “进行管理,这样就极易造成学生认识的偏差,行为的孤傲乃至心理上 的障碍。作为教师,应充分了解青少年的心理,既不要把他们当做”懵 懂顽童“,也不要把他们当做”长大的成人“。   爱不爱学生是教师师德的问题,善不善于爱学生却是教师能力 素质的体现。我们作教师的,不仅应该爱学生,而且应该善于爱学生!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