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谈提高初中说明文教学价值的途经
语文论文之谈提高初中说明文教学价值的途经 [摘要] 说明文对于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陶冶情操、滋养精神方面均具有特有的价值。但在实际教学中,执其一端而忽略其余或随意处置、随便读之的情形并不少见。为了提高说明文阅读教学实效,我们应该在坚守本文特点的同时,注重情感领悟,培养科学精神,体现说明文教学应有的价值。 [关键词] 说明文 人文情感 科学精神 说起说明文的教学大多数老师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好教也不好教。好教,那就是“抓特征、理顺序、明方法、讲语言”大家都耳熟能详。不好教,学生对这类作品往往只对其中的实用知识感兴趣,教师也因其平直质朴而觉得没什么好讲的,上起来难有亮点,或很难碰撞出精彩的火花,不像对待文学作品那样兴味十足。确实,我们在各类公开课,赛课,或名师观摩课中,也极少有人选择说明文进行教学探讨。 但是,说明文即使在今天“淡化文体” 的背景下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注定是不可忽视的存在。它至少在以下几点上滋养着中学语文教学。1.语言:以简明缜密的言语表述思想;2.文章:以规范的结构布局成为文章教学的材料;3.思维:以周密的逻辑解说阐释事物与事理:4.精神:以客观严谨追本溯源的风格对学生的人生态度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另一方面,我们也无需讳言,我们面对的中考对这类作品检测在新课程实施以来已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内容,以《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为例,现代文阅读考试目标第二条:“阅读说明性、议论性较强的非文学类作品,能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尝试探讨。”由此,说明性作品的阅读在日常教学中应当得到足够的重视,使其在教学中更有实效。 怎样才能有效的提升初中生的阅读说明文能力,提高考试成绩,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教材中的选文特点,利用好现有的教材。新课改后,教材编排的主题单元基本上取代了原来的知识体系单元,文体被淡化了、模糊了,但事实上又很难回避这类作品的知识。以“人教社”初中语文实验教材为例,在八年级上册就编入了两个文体与主题结合的主题单元(参见下表),大致有“一般说明文”与“科技说明文”的区别; 单元主题体 裁课 文 第三单元建筑园林 名胜古迹说明文中国石拱桥 说明性小品桥之美 说明文苏州园林 说明文故宫博物院 说明性小品说“屏” 第四单元介绍科学知识科技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 科技说明文奇妙的克隆 科技说明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科技说明文生物入侵者 随感式小品落日的幻觉 此外,还有一些带有说明性质的文章散见在以科学、环境为主题的单元中,如七年级上《看云识天气》等。 揣摩编者意图,我们可以发现这两个单元是教材为说明文教学提供的范本,更是有意让学生知道“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的区别,题材上关注我们生活的地球家园和自然中很多的奥秘,可以说在“主题”中兼顾了说明文本身的特点,但主要是侧重于从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的角度进行学习。 基于以上阐述和分析,笔者认为,当下的说明文的教学应当从立足文本、引导情感领悟、培养科学精神三个途经挖掘,提升这类作品教学的价值,使学生在说明文学习中获得更大的收获…… 一、立足说明之本 首先是立足文本特点。 淡化文体不等于忽略文体的存在,说明文自有其独有的文体特征。在阅读中使学生掌握文体特征,是必要的也是科学的。在李景阳主编的《语文教学论》中有这样一段话, “以文体分类进行读文教学突出了易于识别和把握的文章共性和特色,实践证明,它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的,不必弃之如敝屣。而且我们也不主张将天下的文章纳入旧式中药铺的抽屉格,非此即彼,不容混淆。事实上常有一些文章的文本因见仁见智而相对模糊,从这一点而言,‘淡化’些也无碍大局。但文体分类毕竟是文本之大事,自古以来,分歧和争论虽无休止,可终究形成了不少共识。在没有更成熟的方案取而代之的情况下,尽可以继续沿用”。这就是说,淡化文体不等于可以不识文体,同时对于一些小品文又不必死扣文体。事实上,看看我们近年来的中考试题,以说明为主要目的的科技小品文居相当重要的地位,高考中对这类文章的阅读检测也一直未曾中断,其中也不乏涉及文体知识的考题,只是题目中不明确提出。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坚持让学生具备一些辨识文体的方法和掌握一些说明文特有的写作方法。比如,我们过去常用的“比较法” ,即通过比较体会以说明为主要目的的文章和其他文体的区别。如在教学法布尔的科学小品《蝉》时,我们不妨选郑振铎先生的《蝉与纺织娘》这样的美文,加以一番比较,我们就会发现两者在体式和风格上的明显差异:《蝉》的对象是自然界,而《蝉与纺织娘》的对象是人化了的自然。法布尔的注意力始终在蝉身上,而郑振铎的目的则最终是要转移人们的视线,从对蝉的诗意描述中引领出一种属于人的“精神”。再如,有教师为使学生领会数字说明与打比方的作用,设计了这样的情境:如果有人说“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很少,能够利用的水资源更少”,你会对这句话留下多少印象?你将怎样表达才能让这一句话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经过学生讨论,下面一段话最为全体学生认可:地球表面71%的面积为水覆盖,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总量约为3.8%,是地球总水量的2.8%,而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地球总水量的约0.26%。我们打一个比方,如果把地球的水装在一个五升大的水桶里,可供人类使用的只有一汤匙,而容易开发利用的水只相当于一滴水。不难看出,经过这样鲜活的学习过程,学生对两种说明方法的作用的理解就绝不仅仅是停留在两个名称。 其次关注语言表达,学习文章结构,进行品味欣赏性阅读。说明文的语言美体现在它准确地向学生传授了科学的真知,准确美、科学美是它的语言本质。如何引导学生品味文中准确缜密的语言表达自然是教学的一大重点。另外,文本内容与文章结构间的关系、有条理地安排内容等都是必须落实的教学内容。总之,教学说明文,依然也只有抓住说明对象及特征、说明语言、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这几大支柱,才能更好地支撑起说明文教学的大厦的基础。传统的“ 抓特征、理顺序、明方法、讲语言”不必死抠,但也不应放弃,当然我们在操作方法上应该有新的探索,这样才能适应教学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关于这方面的实践探索已经有不少文章表述过,本文不再说明、赘述。 第三,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怎么教都不要偏离说明文的基本任务。说明文结构层次的条理井然有序,过度照应连贯缜密;语言文字的精确简练,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说明方法的合理周到,灵活多样,都值得学习。但说明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其实可以归结为“准确、清楚”这两个要素。说明文教学的关注文本必须是尊重文本,以准确理解文本原意为最高目标,不提倡多元解读、批判性阅读。说明文教学应该以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如何运用文字准确、简明、有效地解说事物事理为主要任务。 二、引导情感领悟 说明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实用,除一些小品文外,大多比较质朴平实。文学作品“以曲为贵” “文似观山不宜平”, 而说明文则大多以平直见长, 如《《中国石拱桥》,如拉家常似地介绍包涵高 深道理的石拱桥。实在无法像文学作品那样激起情感的波澜。事实上,说明文并不是“冷若冰霜”,它也有与其“实用”“科学” 相适应的美学情感价值和人文哲理。我以为这就是其中的人文情感。一篇优秀的科学说明文往往都带有灵性和人文情趣的。例如《读者》杂志上曾有过一篇这样的妙文:《两个字的婚姻》。这篇文章乍一看似乎是不知所云,但一细读才知此文是将现代汉语语法中词的构成方式作说明。文中说“有两个字相爱了”,最初只是各自在一边,这就是汉字的单音节词阶段,后来两字组合在一起,就是双音节词了,但最先又有连绵词的阶段,是两字“只为彼此而活,谁离开了另一方都无法存在,”“只有在一起时才会具有意义”。后来两字闹起矛盾,它们就成了“和对方在一起时是有意义的,但是和别的字在一起时又有别的意义”,这就现代汉语中大量存在的一般双音节词。此文之妙就在于作者将汉字的构词方式用了人类的恋爱、婚姻过程来“拟人化”地写出,充满了情趣,耐人寻味。 再看教材中《奇妙的克隆》一文,老师可借助题目中的“奇妙”一词,引导学生去领悟作者在文中传达出的创造精神和审美情趣,相信学生就不会单单关注文中说明的事理,就会读出其中情味。特别是文章的最后一节,作者对克隆技术的理性思考中流露出造福人类的乐观信念,展现了科学家的人文情怀。此外还有《桥之美》中强调的桥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说“屏”》中在屏的设置上的看法等,仔细读来,其中就有很多发人深省的人文哲理。这些也是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努力挖掘一个重要方面,让说明文阅读读出另一番景致。 领悟人文情感还包括促进学生的感悟。作为学习个体因素的人(即学生)的种种活动都是要伴随着一定的情感活动,不会是孤立的一个因素而已。《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提出“注重情感体验”,各地《考试目标》都注重“形成自己的感悟和体验”“表达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尝试探讨”。如在浙江省丽水市2009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中,现代文阅读《鸟儿为什么歌唱》最后一问“科学家更喜欢用‘牺牲’而不是‘杀死’来描述鸟儿因科学研究而失去生命的那一刻”,如果是你,会用“牺牲”还是“杀死”来描述?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此题的价值在于,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表达自己的理解,而这个思考过程肯定离不开情感的因素,人文的情怀。 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在学生求知过程中,必然是要有丰富的情感的存在,我们强调在说明文教学中不忘人文情感,不仅丰富了说明文教学内涵,也符合了当今教育创新思潮中以人为本、以情为先的理念。 三、树立科学态度,培养思考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 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和改进,即使是应试,也不仅是停留在注重知识和技能这一目标的落实,而对文本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予以了关注。例如,浙江省湖州市2009年中考试卷中就有体现这一意图的试题:科学家研制“电子生物”的过程,对你今后的学习生活有哪些启迪?此题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把握其中体现的“严谨”“一丝不苟”“勇于创新”“不断实践”“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等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教材选编的文章是经过挑选的精品,有其独特的视角和价值,文中可挖掘的科学态度精神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强化和激发,同时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科学素养。 培养思考精神就是既尊重文本但又不跪拜文本,以科学的批判精神去质疑探究。教师可以在作者行文逻辑上,文本中的模糊点或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验证的地方设计创新点。例如,有教师在教学《奇妙的克隆》一文时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最后发现了一个小标题“克隆技术造福人类”不全面。引导学生认识:“克隆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可能危害人类,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当然,我们也不要因为科技发展带来的一下负面影响就裹足不前,而应该设法避免或减少其负面影响。”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中 “科学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这句话。还有一个《生物入侵者》的课例,在成功地让学生领会了课文的结构,语言、说明方法的运用上的出色表达后,教师抛出了对文章在选材上的看法,当学生发现了该文“在事例的选用上比较狭窄”后,进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科学角度来审视生活中的现象。这些都体现了新课标“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的精神。 综上所述,我们只要不固守简单的程式,积极挖掘说明文中潜在的有益因素,从自身寻求突破,说明文教学必将拥有更高的视角,更广的视野,大大提高阅读实效,更好地体现说明文的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 伊道恩:《中学语文教学建模》,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第一版 3. 李景阳:《语文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 4. 戴余金:《初中阅读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2005年1月第一版 5. 邓彤:《说明文呼唤工具与文人的整合》,《中学语文学习》,2006年第2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