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5年某大学“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6720字范文稿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2025年某大学“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6720字范文稿

。 2021——2025 年某大学“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方案 6720 字范文稿 【内容提要】规划是导向,是龙头,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 基础。各机关部门、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规划编制与管理工作,加强 组织领导,要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仔 细研究,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切实做好本部门负责或参与的规划编 制工作。 “十四五”时期(2021-2025 年)是我校切实推进“双一流” 建设成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办学内涵,建成全国一流专科大 学的重要历史阶段。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国家及 x x 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以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 求,做好“十四五”时期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推进学 校内涵发展大力提升服务国家发展能力,特制订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 纲要(2020—2035 年)》《xx 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 020—2035 年)》和国家、省“十四五”时期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改 革发展规划为主要依据,紧密结合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智慧,立足学校实 际,着眼学校未来,把握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提出发展目标, 明确发展重点,破解发展难题。谋划好建设全国一流专科院校的时间 表与路线图,完成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 二、基本原则 1.科学定位,明确目标。科学分析总结学校“十三五”时期的发 展成果、经验以及学校当前面临的形势,准确把握现有基础和发展潜 力,把握发展机遇,找准发展定位,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明 确未来五年发展的奋斗目标、发展思路、发展措施,坚持定性与定量 相结合,使目标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可行性。 2.突出重点,深化改革。着眼于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抓住关键环节,谋划好破解深层次难题的重大改革举措,集中力量解 决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化综合改革,创造发展条件, 创新发展思路,落实发展措施。使规划真正成为引领学校改革与发展 的行动指南。 3.凸显特色,服务区域。继承和弘扬学校办学经验、发展优势、 凸显本学校专业特色,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符合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 需要,工、文两学科协调发展,相互支撑,办学优势特色更加明显, 基础学科专业得到长足发展,整体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发展现状及面临趋势 (一)发展现状 1.专业规模逐步扩大。“十三五”期间,我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坚持能者治教,严谨治学的办学理念,秉承为社会培养“技 能型人才”的办学宗旨,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 专业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工、文结合的格局。专业由“十三五” 初的 17 个发展到“十三五”末的 19 个,专业规模逐渐扩大。19 个 专业中,工科类专业 9 个,占 47.4%;文科类专业 10 个,占 52.6%。 。 2.办学特色更加明显。“十三五”期间,学校的传统优势和特色 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学校现有校级特色专业 1 个,校级重点建设 专业 5 个,特色(重点建设)专业占学校现有专业数的 6%,属文科 类。主干学科专业紧紧依托财经类行业,已显现较强优势,成为我校 专业建设群的主体,反映了我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3.教学条件明显改善。“十三五”期间,学校共投入教学科研仪 器设备经费 140 万元左右,全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 400 万元, 实验室建筑面积约 3300 多平方米,多媒体教室总间数 54 间、座位数 4400 多个;实训(实验)实 17 个;新建校内外实习基地 30 多个。 4.教学管理严格规范。通过对管理制度的“废、改、立”,学校 教学管理制度更加科学、严谨、健全。“十三五”期间,学校进一步 理顺了校、院(部)两级教学管理体制,明确各级管理权限和职责, 教学管理更加规范,管理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构建了科学合理、运 行高效的质量保障体系。 5. 办学水平显著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稳步提升,升本录取 率达 100%,就业率名列前茅,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6. 校企合作教育快速发展。(校内、校外)学校积极探索与企 业合作订单式培养高职学生。 7. 科研工作步入新轨、教改工作逐见成效。学校 14 个教改科研 项目成功立项,其中,重点项目 8 个(其中市级项目 4 个),一般项目 6 个。 (二)面临形势 。 进入 21 世纪,我国职业教育处于快速发展,2005 年以来,职业 教育领域解放思想,突出特色,深化校企合作,14 年共培养了近 90 00 万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每年培训各类人员 1.5 亿人次以 上。可以说职业院校毕业生已成为产业大军的主要来源,成为实体经 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还面临许多新的 挑战,一是缺乏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较为薄 弱;二是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必经之路高等教育 持续发展条件不足不稳;三是组建职教集团,整合教育资源扩招后毕 业生就业竞争压力较大,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及增强学生社 会适应能力等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四是打造品牌,发展内涵在人才培 养模式、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许多制约 体制机制的障碍。这些都将对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面对 国际国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学校专业建设发展与人才培养 仍存在一些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问题。 1.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专业建设和发展不平衡, 各专业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有 些专业办学特色不够明显,缺乏高水平双师型的专业领头人,办学水 平有待提高。 2.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待进一深化。一是学校作为高职第二批 次招生,如何培养技能型人才有待深入研究和探索;二是少数专业人 才培养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导致学生就业困难;三是人才培养 中如何处理好学生就业针对性与可持续发展两者间的矛盾,需进一步 探索;四是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3.教学管理有待进一步改进。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的内生动力 有待增强。教学管理粗放,管理系统信息反馈和自我调节机制不够健 。 全,响应迟缓,管理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质量评估行政强制性色彩 过重,内部质量保障、质量控制及质量认证的动力不足。 四、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十四五”期间,全日制高职生规模稳定在 6000 人左右,专业 总数控制在 23-27 个左右。专业结构合理,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符合 社会需要,基础性学科专业发展稳定,特色专业优势明显。 2.具体目标 (1)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明显。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符合 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工、文两学科协调发展,相互支撑,办学 优势特色更加明显,基础学科专业得到长足发展,整体办学水平进一 步提升。“十四五”期间,建成 1 个左右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高职 专业,如农村行政与管理专业。建成一批在市内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 水平的高职专业,如会计、市场营销、建筑工程技术、汽车技术服务 与营销、国际贸易实务等专业。 (2)条件更加完善,资源更加丰富。新建 2 个校内实践教学基 地、3 个大学生创新平台基地,新增 10 个校外实习教学基地,到 20 25 年,使我校的校外实习教学基地总数达到 50 个左右;建成 2 个左 右融实习教学与就业实训于一体的多功能“产、学、研”合作基地。 新建多媒体教学系统 15 套左右,使学校多媒体教室数量占教室总数 的 85%;建成资源丰富、便捷有效的校级网络教学平台。 。 (3)教学建设更加扎实,改革成果更加丰硕。完成 8 门左右特 色课程的建设任务,实现更高层次教学改革成果的突破。确立校级可 以项目 20 项,市级科研 6 项。 评价机制更加完善,管理效率明显提高。完善专业建设管理办法, 建立专业准入和退出机制,改革专业建设评价办法,参照《重庆市高 职教育新专业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建立校内专业定期评价制度;完善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质量信息快速响应机制,实现教学质量监控 全程化和教学管理精细化。 五、具体措施 (一)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强化特色专业建设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建立专业设立与退出 的动态调整机制和专业建设水平内部评价机制。依托学校学科专业优 势,“十四五”期间新增 5-6 个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职专业,撤销或调 整少数不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 2. 协调发展,突出特色,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十四五”期间, 抓住国家大力发展金融、贸易等产业的机会,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 的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相关专业的优势地位,寻找新的特色增长 点;稳定热门专业办学规模,加大对基础学科专业的建设支持力度, 促进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夯实办学基础,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如 会计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与道德修养、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敬 业精神,掌握中小型企业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熟练的会 计核算、电算操作以及财务管理等综合能力,并具有较强的涉税业务 处理等能力,能适应中小型企业对会计人才的特殊需求,能胜任财务 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核算等岗位工作。熟练各类企事业单位、 。 中介机构和社会团体的会计业务基础上,重点培养中小企业会计专业 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3.建立专业负责人制度,强化专业建设责任意识。为进一步加强 专业建设,提高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育优势特色专业,从“十四 五”开始,实行高职专业负责人制度。每个高职专业设一名专业负责 人,负责起草专业建设规划,组织拟订或修订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具体执行培养方案,组织开展本专业的课 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抓好课程建设和教材 建设;开展与其他高校同类专业的横向交流与合作,努力提高本专业 的办学水平,扩大社会影响。高职专业负责人属校聘业务性工作岗位, 围绕高职专业建设任务、以确保和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为目标开展工 作,接受专业隶属学院的领导,由学校负责考核,并享受岗位津贴。 (二)完善激励与考核机制,实施优秀教师与教学团队建设工程 1.完善激励和考核机制,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建立和完善青年 教师助教制度,加大青年教师培养与培训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教学 业绩考核办法,鼓励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上,将教学态度、 教学水平、教学效果作为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抓好“优秀教师建设 工程”和“优秀教师授课工程”。 2.鼓励教师参加企业训练,提高实践能力。从在建特色专业开始 试点,每年有计划地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训,提高青年教师实 践能力,将青年教师实训计划及其落实情况将作为特色专业检查验收 的必要内容之一。 3.建立团队合作机制,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按基础课程和专 业课程群开展教学团队建设。对受益面大的基础课程,以团队建设为 。 示范,引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课程教学队伍整体水平;以专业课程 群为单位,开展教学团队建设,采取重点引进、稳定骨干和全面培养 相结合的办法,建立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有 效机制,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结构优、业务精的专业教师队伍。 (三)投入与增效并举,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 1.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十四五”期间,学校力争投 入 600 万元用于支持高职教学建设和改革,其中 400 万元用于支持专 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研究与改革;每年投入不低于 1 20 万元,用于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的购置;生均实践教学经费较“十 三五”增加 10%以上,教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2.优化资源配置,规范实验室管理。完善实训中心管理制度,建 立实训室绩效评估机制,通过整合、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实行教学 实训室开放制度,逐步推进实训室向五年制学生开放,促进资源共享, 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率。 3.建立互利合作长效机制,巩固和扩大校内外实习基地。按照“长 期性、综合性、实效性、互惠性”的原则,依托行业,以产学研促进 办为纽带,巩固和扩大校外实习“产、学、研”合作基地。利用校内 实习(训)基地,主动为企业培训员工和开展科技服务,利用校外实 践基地,培养教师和学生实践能力,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 共赢。 (四)强化内涵建设,实施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工程 1.建立课程建设负责人制,确保课程建设落到实处。为了进一步 加强课程建设与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从“十三五”开始,学校在主 要公共课、专业主干课程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度。原则上一门课程设一 。 名课程负责人,主要负责与课程相关的师资队伍、教学内容与教材建 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课程教学的组织与管理等工作。课程建 设负责人由课程开设系的主任选聘,实行任期制,由学院负责年度和 任期考核。课程所在系应对课程负责人给予一定的工作量减免或岗位 津贴补助。 2.强化课程内涵建设,提高课程建设水平。高标准完成 8 门左右 特色课程的建设任务,如:《基础会计》、《财务管理》、《现代内 部审计实务》、《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 《国际商务谈判》、《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建筑力学》《可编程控 制器应用》。要达到的水平:一是教学队伍建设,要逐步形成一支以 主讲教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 教学效果好 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 二是教学内 容建设,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 最新科技成果。 三是要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关的教学大 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 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 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四是教材建设。 五是实验建设。要大力改 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型课 程,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 六是机制建设。要有相应的激励和 评价机制,鼓励教授承担精品课程建设,要有新的用人机制保证精品 课程建设等。并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再建设一批有特色的专业 课程,实现基础课程精品化、专业课程特色化的建设目标。加强课程 内涵建设,根据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及 时将科研和教学改革成果固化为教学内容,提高课程建设水平。 3.加强特色教材建设,促使专业教学形成特色。加大经费支持力 度,按照“突出特色、主编与参编相结合”的原则,鼓励教师结合我 。 校专业特点,编写有特色的、高水平的专业教材。“十四五”期间, 学校将立项资助 9 本特色教材出版。 4.加强信息化建设,拓展教学空间。建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学资源网建设,整合教学改革成果和优质教学资 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网上共享。“十四五”期间,学校将投入 70 万建设教学资源网,加大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力度,使 85%的教室配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1.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树立多样化培养目标,使 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扬个性和发展潜力,满足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 求;建立多样化专业教育体系,打破原有专业体系的刚性壁垒,让有 潜质的学生在高职学习期间有自主选择专业的机会;以社会需要为导 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行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专业方向)教 育,使学生既有宽厚的基础,又在某一领域(专业或专业方向)具有 较为精深系统的知识,提高学生社会适应性和就业针对性;积极推进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 新人才。 2.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大教学改革研究的经费 支持和奖励力度,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在创新 人才培养、职业化人才培养等方面,重点资助或招标立项一批教学改 革研究项目,组织力量深入开展改革研究和实践,提升学校教育教学 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组织开展基础课程教师教学竞赛活动,激励基 础课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对教学业绩特别突出的优秀教师, 在职务评聘方面予以政策倾斜。 。 3.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整合 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将分散于各门课程中的实训逐步 分离出来,整合成具有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训项目,把分散的时间集 中起来,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充分发挥校内外实习基地的作用, 使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4. 开展专业认证与评估,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制订专业评估与 专业认证计划;参照专业评估体系标准,修订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参与校际和校企工程教育合作,加强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 培养。其它专业也要关注国家和相关部门的专业评估与专业认证,积 极参与学校的专业评估工作,并以此为抓手,加强专业建设,提高人 才培养质量。 (六)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建立现代化教学管理体系 1.强化教学质量意识,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体系。树 立全面教学质量管理理念,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科学的教学 质量评价体系。修订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建立教学质量监督、信 息收集与分析、信息反馈、质量改进的循环闭合的质量保证运行机制。 充分发挥其对教学质量的监督、保障和促进作用。 2.强化教学目标管理,控制教学关键环节。改进系(部)教学工 作目标管理的检查、评比制度,根据系(部)教学工作的特点和实际, 设计指标体系和确立指标内涵以及改进检查方式,发挥校、系(部) 两级教学督导专家的调研、检查、诊断、指导的作用,调动各教学单 位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管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