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心得)之初中化学“探讨式课堂教学”的构建
化学论文之初中化学“探讨式课堂教学”的构建 探讨式学习进入课堂的模式是随新课程的改革应运而生的,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课堂中引入探讨式学习的方式,使之与接受式学习的方式互补,使课堂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互动的平台。不再是台前教师讲、桌后学生听,而是要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探讨式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更加生动活泼的学习。课堂是教与学的“主战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加强对探讨式学习进入课堂模式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探讨式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探讨式课堂教学是随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的一种模式。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它使学生由“坐”着学科学,变为“做” 着学科学。因此在新课标中,它既是理念,又是目标,还是内容。它是新课标中的一个亮点。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知识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构建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把课程目标分成三个方面:(1)知识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第一点就是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此外探究学习还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究其原因是探究学习还符合学生的需要。学生的需要有:(1)探究的需要;(2)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3)获得认可与欣赏需要;(4)承担责任的需要。所以科学探究的引入是尊重学生需要的必然产物。 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不再是沿着特定的教科书轨迹行进,这样必然要求教师不能再做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同时还可以焕发出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持久的兴趣,以培养学生终身学的愿望和能力。 二、探讨式课堂教学的模式特征 探讨式课堂教学的模式不是唯一的、固定的,它应随着选题内容、研究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它应随着学校设施与教学资源的变化而变化;它应随着学生年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变化而变化。但是不管选择何种学习过程,关于研究性学习进入课堂教学的模式都应具有共同的和基本的过程。 从问题或设计任务出发。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供了学习情境素材和案例,为教师给学生设置问题背景,提供丰富信息。从而有利于教师设计出引人入胜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引发学生的探究过程。通过问题或设计任务,使学生意识到提出问题和做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必须用事实来验证。从问题或设计任务出发,是课堂探究过程的起点。 学习者通过观察、调查、假设、实验等探究活动,提出自己的解释或设计制作自己的作品。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学习者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并对事实和证据进行解释,进而获得结论。由此可以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除此之外,探究活动也可以是制作作品的过程。 学习者通过表达和交流,检验或修正自己的解释。只有通过交流,认识才能发展。没有交流,认识就是“一潭死水”,止步不前。如果合作是探究过程的催化剂,那么交流就是探究过程的调整剂。通过交流,不断涌现问题;通过交流,不断调整探究的内容和方法;通过探究,不断的检验和修正解释和结论。因此交流在探究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探讨式课堂教学的模式的特征有三点:1、从问题或设计任务出发;2、学习者通过观察、调查、假设、实验等探究活动,提出自己的解释,或设计制作自己的作品;3、学习者通过表达和交流,检验或修正自己的解释。 三、探讨式课堂教学的模式实例 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发生变化吗? 提出问题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新的物质。那么,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不会发生变化? 作出假设 学生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和平时积累的经验,对“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不会改变”的问题,提出三种可能的假设:(1)增大;(2)减少;(3)不变。 制定计划 根据提出假设的依据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方案可由同学们自行设计,老师指导修改;或由老师设计,同学们讨论。 实验探究 确定方案后,设计表格,填入预测结果、实验结果和有关的说明。然后分组探究实验。 探究实验1 实验内容和步骤: 实验内容 和步骤 预测结果 观察到 的现象 实际结果 结论(分 析与评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