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心得)之活用教材 凸显理念 ——以《材料的吸水性》一课为例谈我对教材的认识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科学(心得)之活用教材 凸显理念 ——以《材料的吸水性》一课为例谈我对教材的认识

小学科学论文之活用教材 凸显理念 ——以《材料的吸水性》一课为例谈我对教材的认识 ‎ 陈晓敏 松山湖中心小学【摘要】    现行粤版小学科学教材内容以任务驱动的形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适于开展探究活动。本文从灵活运用教材的目的出发,本文结合科学课程标准,分析教材特点。并以《材料的吸水性》一课为例浅谈如何结合实际,灵活运用教材,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关键词】教材、理念、活、生成性 教材是课程最重要的载体,粤版小学《科学》教材的编写遵循的教材编写原则是:以《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为最基本的指导思想,力显了课程标准倡导的“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一、我们对粤教版教材的认识 目前,‎ ‎ 粤版小学《科学》教材已经过十年教育教学实验。从整体上看,教材充分融合了课程标准的理念精神,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面向全体学生,体现教育公平性在粤版《科学》教材中组织的教学内容体现了覆盖面强的特点,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性别、情趣、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性,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平性。在内容选取上,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知识呈现形式丰富多样,如实物观察、小组讨论,实验探究、描图绘画等,内容编排考虑学生能力的差异,任务设计具有层次性,实验形式以学生分组实验为主,使全体学生充分参与,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二)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个人主体性    本教材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材中“活动”、“讨论”、“网上学”等栏目都是以学生能动地参与为主,学生有时间和机会主动进行探究活动,能根据自身学习行为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同时,在情景中生成疑难问题,学生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和有关经验去思考疑难问题,通过与其他同学以合作的形式,在教室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从而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建构,如《材料的性质》一课,教材注意引领学生不断地、逐步深入地形成学习任务,促进自主学习。在驱动页中,设置主题人物拟用自动浇花器解决没有人浇花的难题这一问题情景,让学生产生研究材料性质的欲望。通过“制作自动浇水器”活动,探究使用哪种材料制作自动浇水器的“水桥”,认识常用材料的吸水性的差异和用途的关系。然后进一步扩展,通过“选择购物袋”活动,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探究塑料袋、布袋、纸袋的性质,将材料的性质与用途相联系,做出解释和结论。在科学课堂上,围绕着学生活动,根据学生情况,让学生通过亲历探究过程过程,形成主体知识结构。      (三)以探究为核心,体现知识生成性    粤版《科学》教材突出“任务驱动”的特点,体现以探究为核心,以提出并解决问题、产生并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观念。在每一课中,设计了一系列以“任务驱动”为特征的探究活动,如《光的传播》中的“光线打靶”活动、《镜子》中的“光‘拐弯’‎ 游戏”和“制作潜望镜”活动,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处于积极的思维与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能根据自己对当时问题、情感、任务的理解,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设想与方案,从而解决问题。从“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到“收集整理”、“分析归纳”、“表达交流”等各个环节,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每个探究环节的实施都基于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其生成性非常强。特别在“猜想假设”和“制定计划”两个环节中,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可以提出各种预设外的猜想和方法。因此,本教材注意适当“留白”,给学生的思考和发展留有余地,为教师组织教学留下空间,从而使知识的生成更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四)变评价为激励,注重评价多元性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由此可见,评价在教学中有着不可估计的作用。粤版小学《科学》教材注重评价体系的构建,主要由“我的学习评价”、“我的探究足迹”、“我运用的科学方法”和“我的成果档案”四个部分组成。结合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功能特征,对学生每个单元、每册书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另外,教材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学生、教师、家长都参与到科学学习的评价中。在评价的每一个部分,除了评价学生对单元基本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外,还通过学生的自评和 互评的形式,让他们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习的参与性,增强学生的评价能力。粤版教材学习内容具有开放性,科学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他们有大量的时间是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家长的支持,教师的引导中度过的。教师和家长参与评价,将为学生的良性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评价者通过激励性、指导性的话语,把评价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将使学生全身心投入科学学习,并从中体验喜悦、满足,对后续学习更有信心。二、联系实际活用粤教版教材叶圣陶说:“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但教材只能是授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生受益,还要靠老师的善于应用”。我们在使用粤版小学《科学》这套教材的过程中,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大胆灵活地使用教材,做到“定向”于教材之中,“活用”于教材之外。下面以三年级下册《材料的吸水性》一课为例,来谈谈如何活用教材。(一)挖掘教材资源,让学生活学科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有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挖掘科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把学生所学习的科学知识背景包含在他们所熟悉的具体情境中,让科学学习变得平易近人,将科学知识融于生活之中,勾勒出各种“生活画面”,捕捉各种“生活现象”,设计各种“生活情境”。例如在《材料的吸水性》一课中,学生欣赏“学生不小心打翻水杯,用不同毛巾吸水”‎ 的视频片段,让学生说一说各自的发现,所有的同学都参加了讨论。从这一个小小的生活片段中让学生感受到材料的吸水性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普遍性,使学生在教学的合作讨论、探索新知阶段,异常兴奋、思维活跃,收到了提高学生参与率,提升学生参与质量的成效。        (二)改造教材,优化课堂教学教材在教学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过分拘泥于教材,一味按着教材的教学程序执行,这样做只会束缚学生的思维,阻碍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教师应对教材的教学过程进行改造,大胆地超越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根据不同学生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在不改变教材编写意图的情况下,做出取舍,适当地更换教学素材,必要时也可以增加或删减部分学习内容。例如,材料的吸水性是三年级下册《材料的性质》一课中的教学重点,在粤版教材中通过制作自动浇水器,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材料的吸水性。而事实上,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其对材料吸水性及其吸水过程认识不足,如果在教学起始阶段就进行“制作浇水器”活动,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无法形成知识联系与迁移,这样后面科学探究“哪种材料吸水性强”就难以实现。基于以上的考虑,我们对教材进行改造重组,在“制作浇水器”活动之前,增加《材料的吸水性》一课时的内容。通过创设情景,视频导入,让学生感受到材料的吸水性应用的普遍性。接着,演示纸巾吸水高锰酸钾溶液,再现吸水过程,使学生对材料的吸水性有初步的认识。进而给出实验材料,学生分组探究“哪种材料的吸水性最强?”,最后进行知识应用,利用实验结论制作自动浇水器。任何的教材都存在着许多“看不见”‎ 的空洞和留白,教师应及时地把这些空白之处挖掘出来,让学生洞察其中奥妙,使学生更加信服,理解得更深刻。这样,教材就在“无中生有”中变厚了,相应地使教学材料“增值”,优化了课堂教学。 (三)把握教学契机,让学生随机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学生是不同的个体,会学习与思考,具有不同的成长经历和知识储备,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想法千奇百怪,很多时候难以预知,因此我们说学生是“活”的。在实际的教学场景中,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引领,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根据教学进程中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整合课前的预设,进行动态生成的教学。如在《材料的吸水性》一课中探究“哪种材料的吸收性强”,除了教材中提到的方法,把相同大小的试管装上等量的水,标记水位,然后将相同长度的各种材料放到试管中,看水位下降。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创造性很强,可以想出各种验证材料吸水性的办法。有的同学把水染色,看水“爬上”‎ 材料的高度。有的认为可以让材料吸水后,把材料拿出试管,挤干材料的水,看挤出水的量,或直接实验前后称量材料的质量,比较吸水质量。学生的思路十分活跃,发言很积极。而教师在此过程中,不应该拘泥于教材,及时把握契机,加以引导,让学生生成不同的实验方案。在利用教材时,应当以辩证的眼光进行分析和处理,深刻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结合学情,因人、因时、因地给予学生有效引导,体现教学的开放性和生成性,使知识的形成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总之,粤教《科学》教材融合了科学标准的基本理念,教师要尊重教材、钻研教材,并在教学中加以实施。同时,要把自己变成教材的主人,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可以做到既不脱离教材,又不被教材束缚;使其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做到活用教材,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刘德华.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刘颂豪.粤教科技版《科学》(3~6年级)特点和特色介绍[J].科学课(小学版).2004年9月[4]孙丽萍. 活用教材 实践新理念[J].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1年1月[5]陈蒋兰. 焕发教材的生命活力—谈如何活用教材[J].小学教学参考.2009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