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心得)之也谈一堂好课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英语(心得)之也谈一堂好课

英语论文之也谈一堂好课 ‎ ‎  听说过这么一件事:一位年轻的教师去一个特乱的班上课。上课铃声已经响过,但同学们依然我行我素,吵吵嚷嚷,打打闹闹,俨然将自己置入闹市当中,根本不顾及老师的存在。突然这位教师噌地站到桌子上,全班顿时安静下来。在大家的注视下,他不慌不忙的摘下了灯棍,吹了吹上面的土,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圆柱。”不敢说这是一节好课,但这肯定是一节令人难忘的课。‎ ‎  怎样的课才能算是一节好课呢?有人说一堂好课的标准是: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正确;教学方法灵活有效;教学组织严密;教学语言清晰、准确、生动;师生积极主动,教学效果良好、扎实。其实一堂课的好坏没有绝对的标准,我只谈谈个人的观点。‎ ‎  1、一堂好课,首先应是以学生为主的“学习课”,而不是单纯的“教授课”。‎ ‎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表中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把握、 环境营造、技术运用占40%,而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水平、学习效果占60%。教师的教应服从、服务于学生的学。‎ ‎  陈合舜老师在讲授Bees一课时充分做到了这一点。学生学习本单元的知识背景:通过生物课,对蜜蜂如何传递食物信息(远近、距离、方向)有一定的了解。她首先以学生感觉as busy as a ‎ bee来迎合学生的心理导入话题,接下来运用多媒体呈现几个 “bee” 问题,旨在了解其基本常识,引出几个相关单词。继导题、单词引入之后是看图说话。通过多媒体依次呈现蜜蜂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的彩图, 每幅图配之以相应的填充题,作为学生细节描述的提示。学生们有生物知识作基础,很容易把图读懂,只需要组织语言表述即可。同学们先是自己小组练习,然后在班上发言,加上老师的提示,结果证明他们很成功!接下来是写作表达让学生梳理思绪、组织文章,既总结了语言知识,又将思想诉诸文字。8分钟后让学生阅读课文。最后,由同学们总结从此篇文章的收获。整节课没有先把课本“抬”出来,而是引导学生行动,水到渠成。相信这些勤劳的小蜜蜂会满载而归的。‎ ‎  2、一堂好课,应该是有“个性化色彩”,而不是单纯的“执行课”、“标准件”。‎ ‎  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个策划者而不是单纯的执行者,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工程师而不是一个“教育技术工人”。在遵循大纲要求和教育教学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他应该有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应该能够自主策划一堂课,一周课,一学期的课,一年的课。教学活动如果由少数人策划,多数人去“落实”,这种课充其量不过是“批量生产的拷贝”,其必然缺乏创造性。‎ ‎  没有个性就没创造。在遵守教育基本原则和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教学特点,在授课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创新。我们的集体备课是备知识,教学方法还得因人而异。‎ ‎  在上学期的优质课评比中,授课内容是first aid(急救),杜学智老师和李京华老师的课都得到了好评,但授课方法却截然不同。杜学智老师的课首先呈现的是“当今中国最美丽的女记者” 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的曹爱文的图片:曹爱文在一次采访落水少女的报道现场,不是先去采访,而是挺身而出,趴在女孩身上做人工呼吸。然后导入话题,进入文章的理解,有关急救的准备工作,她请同学们志愿到讲台上表演,学以致用。而李京华老师一开始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练习,让学生就“car(汽车)”一词展开联想:汽车不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交通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对于伤者则需要急救。由题目DR ABC入手,分析文章的结构,指导学生的写作方法,进而用一个事先准备好的小娃娃和学生共同表述急救的准备工作,最后上升到思想高度:世界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每个人应该是爱心使者。整节课一气呵成,引人入胜。‎ ‎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  3、一堂好课,应是常态课,是给学生上的,不是给听课人上的。‎ ‎  在我们听过的公开课、观摩课中,新授课最多,复习课其次,习题讲评课甚少。究其原因:新授课更容易活跃课堂气氛、容易组织师生或生生互动活动的材料,而我们几乎每天都要面对的习题讲评则不容易“出采”。事实上课上得好不好,归根到底应该由学生来评价。学生认为爱听或不听会后悔的课就是好课。因此,我国教育界权威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女士告诫老师们:“不管是谁坐在你的教室里,哪怕是部长、市长,你都要旁若无人,你是为孩子、为学生上课,不是给听课的人听的,要‘无他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只要学生能听的课,任何人都能听;只要是给学生讲的课就是公开课,就能“出采”。‎ ‎  4、一堂好课的课堂环节,是要精心设计的,不是随心所欲的。‎ ‎  一堂好课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处理好各个教学环节,既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又要有高潮迭起的中场,还要有画龙点睛的结尾,少了哪一个环节都不行。 这就是所谓的教学情境。传统教学也注重情境创设,新课程从以人为本、回归生活、注重发展的教育理念出发,大大丰富了情境的内涵,并对情境创设提出了新要求,情境创设因此成为了新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领域内的一个热门话题。‎ ‎  下面我们就以袁卫星老师执教《祝福》为例,来感悟精彩的课堂设计。‎ ‎  师:从同学们的叙述中,我们获知,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在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了。一个人死,无非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自然死亡,二是意外死亡,三是自杀,四是他杀。这堂课我们讨论一下,祥林嫂属于哪一种死亡?‎ ‎  生:(感到新奇,交头接耳)‎ ‎  师:有结论的同学站起来说一说。‎ ‎  生:这还用说,肯定是他杀。‎ ‎  [师板书:“谁是凶手?”]‎ ‎  生:鲁四老爷呗!‎ ‎  生:还有四婶。‎ ‎  生:柳妈也是的。‎ ‎  生:卫老婆子多少也沾点边。‎ ‎  生:别忘了祥林嫂的婆家人。‎ ‎  生:我看“我”也脱不了干系。(众笑)我这个“我”可是带引号的,你们别瞎笑。(又笑)‎ ‎  生:总之是鲁镇的一群鸟男女呗。‎ ‎  师:(笑)鲁镇人统统是凶手,我看你们得说说理由。‎ ‎  评析:老师对死亡类型的分类说明,引出了学生对祥林嫂死亡的发散性思考。“谁是凶手”的疑问又使得学生对“鲁镇的一群鸟男女”一一进行审视和评说。“我看你们得说说理由”的提示,又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并且由此引出了下边学生对“自杀”和“他杀”的论争。诚如作者自己在教学实录的《附记》中所说:“这堂课的课前预设是法庭辩论——谁是凶手?可到了课堂上,却有了新的‘生成’——祥林嫂是不是自杀?殊途同归。‎ ‎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  对于好课,学生如是说:在好课上,我会觉得轻松;在好课上,我会感到兴奋;在好课上,我会感觉到自信。好课会使我收获知识,好课会使我收获能力,好课会使我收获未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