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心得体会5篇与脱贫工作心得体会3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扶贫工作心得体会5篇与脱贫工作心得体会3篇

扶贫工作心得体会5篇与脱贫工作心得体会3篇 扶贫工作心得体会5篇 ‎【篇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脱贫攻坚战已到了最后的关键时刻,要坚决啃下剩余的“硬骨头”,加快解决突出问题。‎ 首先把特殊贫困群体兜底保障作为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关键举措,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人员做到一个不落下。‎ 推进减贫脱贫,注重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基础上,通过治贫先治愚、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的教育引导和政策引领举措,调动和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与主体作用,提振和重塑他们自立自强、自力更生,勤劳致富、勤俭持家,加强学习、创新创业的精神追求和风貌。既重视物质脱贫、物质文明建设,更重视摆脱精神上的落后与封闭,以精神引领物质,实现精神和物质联动发力、同向用力、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双重脱贫。‎ 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要以消除绝对贫困为新起点,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接力棒交接好,确保平滑过渡。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借鉴脱贫攻坚经验,建立健全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推动脱贫摘帽地区走向全面振兴、共同富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篇二】‎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我们要坚决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盯住症结、迎难而上,尽锐出战、精准施策,统筹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确保脱贫攻坚全面收官。‎ 目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此时正值脱贫攻坚战的决战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所以要抓好党建,防止疫情反弹,促进脱贫攻坚,责无旁贷。‎ 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的关键,是托真贫、真脱贫、不返贫。时下,促脱贫,防返贫,仍要爬坡闯关、贫困县摘帽不摘责任,就是脱贫攻坚的“防滑链”,就是向脱真贫、真脱贫、不返贫的目标迈进。针对当前少数贫困县必须保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这既是一种强化落实,更是一种严令落实,再次宣示了“不获全胜不收兵”的决心和信心。‎ 杜绝“形式主义”危害,坚决剔除“绊脚石”。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减轻基层负担,做好工作、生活、安全等各方面保障,让基层扶贫干部心无旁鹫投入到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中去。脱贫攻坚意义重大,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虚假,“形式主义害死人”,各级组织部门要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健全监督机制,做好引导,真刀真枪地对付脱贫攻坚中的“害群之马”,正视脱贫攻坚工作中的“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等形式主义表现,切实把“为人民服务”付诸于行动,对不担当、作风漂浮、落实不力、失职渎职的,要不留情面、坚决打击,让人民看见党的决心。‎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点的起点。消除贫困、奔向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顺利实现。‎ ‎【篇三】‎ ‎“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农村工作简单而复杂,身为驻村干部通过和大家聊天、走访,使我深切感受到农村工作的辛苦和农民生活的艰辛,而能够为老百姓办成每一件实事好事,都是一件快乐的事。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们党和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这几年有了明显成效,让百姓实实在在共享发展成果。‎ 从“泥水路”到“水泥路”的村貌之变。听老人说,过去我们的村前是一条很窄的土路,一下雨道路泥泞、坑坑洼洼,老百姓出行难。“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一直深深扎根在百姓心中,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现在一条条柏油路和水泥路从村头一直通向村尾,从村子通到镇上去,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一直通到每一户村民的家门口,轿车、摩托车在宽阔的大道上行驶,意气风发,再也无往日颠簸、尘土飞扬的景象了。‎ 从“泥草房”到“砖瓦房”的村容之变。过去从村头到村尾都是低矮的小草房,几代人挤在里面,刮风下大雨时还有坍塌的危险。现在不一样了,一排排干净、明亮的大瓦房拔地而起。这几年国家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有的搞畜禽养殖,有的搞大棚种植,有的外出打工做生意,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大家挣了钱,腰包鼓了,居住环境自然就改善了。他们都说,如今国家重视三农问题,不断改善民生,加大对农村的帮扶力度,农民的日子自然越过越好。‎ 从“粮饱肚”到“建大棚”的产业之变。过去村里水田主要种植水稻,旱地就是玉米。“靠天吃饭”是世世代代农民的无奈“叹息”。现在通过土地流转,水稻田里建起了一座座草莓大棚,现在我们这里的草莓大棚已经形成了规模,老百姓不愁销路,收入比种水稻、玉米高出几十倍还多。如今的科学种田利用率高,村民经济收入好了,日子更有奔头了!‎ 随着脱贫攻坚、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工作深入到每家每户,百姓切身感受到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正一步步变成现实,也感受到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中国梦”离我们百姓越来越近,更感受到了祖国的国际地位、个人的社会地位正日益提高。但是,我们仍然要不懈努力,推进产业提质增效,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篇四】‎ 一个背包,一个水壶,一根木棍,他们,行走在春天的阳光里;山路上,沟渠边,田间地头,他们,奋进在小康路上;道路泥泞,大雪封山,骄阳烈日,阴雨连绵,阻挡不了他们前进的步伐;讲政策,话家常,问寒暖,找穷根,谋发展,白天,他们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夜晚,他们是舞文弄墨的诗人。有了他们,崎岖的山路,变得宽阔明亮;破旧的土胚房,几乎消失了影踪;异乡的游子,踏上了返乡就业路。金色的麦田里,洒下了他们的汗水;朴实无华的村落里,流传着他们的故事。他们,是脱贫奔小康的追梦人。‎ 奏响村支部“高八度”,唱出党建引领“好声音”,他们是基层建设的指挥家。‎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部工作的力量源泉,党建促脱贫作为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的具体实践和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试金石”,在补齐工作短板、夯实基层基础、锻造扶贫尖兵、突出作用发挥上持续用力。他们,坚持把新时代新思想作为强大武器和根本遵循,不断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他们,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他们,当好基层党组织的“领头雁”,充分带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他们,用行动践行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名干部就是一道标杆。‎ 牵紧产业扶贫“牛鼻子”,鼓起贫困群众“钱袋子”,他们是致富路上的引路人。‎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唐代诗人张籍用朴实的语句描绘了一个农家老夫一年到头,家中只剩下锄头、犁耙靠在空房子里面,只好叫儿子上山去拾橡子填饱肚皮的生活。不难看出,愁于吃、愁于穿,是贫困的真实写照,于他们而言,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使命,也是担当。他们,制定实施特色种植业精准扶贫工作方案,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促进贫困群众增收为目标,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的要求,带领贫困地区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培育壮大乡村产业;他们,充分挖掘贫困人口“造血功能”,引进技术师资力量,应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农民教育,充分发挥“农民夜校”实际成效,带领贫困人口从思想上脱贫、从技术上脱贫,不断践行“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 能人乡贤“搭把手”,脱贫攻坚“一起走”,他们是中国梦追梦人。‎ ‎“筑巢引凤谋发展,百花齐放满园春”。农村发展最大的难题就是缺乏人才,脱贫攻坚克难,“人”是立根创业之本。他们,组建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培育发展家庭工厂、手工作坊、乡村车间等新载体,实现多元化就业创业;他们,打破城乡人才资源双向流动的制度藩篱,把各类人才引回来、引进来;他们,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培育新生代农民工、老农人、新型经营主体,切实提高劳动技能;他们,加强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大力培养有思想、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致富带头人,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农村带头人,带动广大农民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水平和生产技能,造就更多的本土人才;他们,依托乡村的人还乡村兴旺之活力,建社会美好之生活。‎ 金色的秋天,麦浪在广阔的田野上随风起舞,丰收的季节,百姓喜笑颜开,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不会忘记,一直在努力奔跑的追梦人,他们,是奋战在脱贫一线的弄潮儿。‎ ‎【篇五】‎ 处暑之后,仍会出现较短的回热天气,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秋老虎”,虽没有夏天酷暑,但仍会闷热且干燥。决胜脱贫攻坚只剩下4个月时间,我们更要严防返贫致贫的“秋老虎”,在扎实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严防“出其不意”之虎,完善监测机制,严防“等靠观望”之虎,强化造血机制,严防“意外风险”之虎,夯实保障机制,以完备机制决胜脱贫攻坚。‎ 严防“出其不意”之虎,完善监测机制。完善监测机制是严防返贫致贫“秋老虎”的基础工作,是巩固脱贫成效的“指南针”“作战图”,要严防“出其不意”之虎,依托互联网平台共享精准数据,立足实际情况跟进即时帮扶。脱贫攻坚贵在“精准”,只有精准把握贫困户动态信息才能对症下药、因人施策,进而稳固脱贫根基。要依托互联网平台共享精准数据,对困难群众通过数据筛查,精准分级、分类,并及时更新受灾情况,做到数据精确、真实可靠。即时帮扶应突出“快、准、实”,不能坐在办公室开展“云帮扶”,要立足实际情况跟进即时帮扶,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核实真实情况,揪出问题病症和发展短板,及时给出全面完整、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及时扶正发展方向,打牢脱贫基础。‎ 严防“等靠观望”之虎,强化造血机制。“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补足困难群众发展短板的同时,更要严防“等靠观望”之虎,强化造血机制,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驱赶心中返贫致贫的“秋老虎”,引导他们从困难中走出来,大步向美好生活迈进。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坚持长短结合的发展思路,强化扶贫产业的引领作用,突出脱贫攻坚“发展车头”的地位。要聚焦“短平快”的种养项目,争取短期扭转劣势,稳定贫困户收入;要立足区域特色,引入先进生产线,提高特色产品的竞争力,助力长期高质量发展。“手里有技术,生活有出路。”要强化技能培训,增强脱贫自信,通过与扶贫产业对接,以“产业+就业”的形式实现脱贫致富。‎ 严防“意外风险”之虎,夯实保障机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困难群众的风险抵御能力较弱,要严防“意外风险”之虎,做好灾后重建,减少困难群众的生活负担。各地要争分夺秒,及时修复损坏桥梁、道路、房屋等基础设施,帮助贫困群众补耕、补种、改种作物,稳住农业生产的“基本盘”。同时,要针对贫困人群的年龄段、身体状况等情况,精准夯实保障基础,扎实做好脱贫“基本功”。对就业人群提供法律援助,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适当扩充保洁员、保绿员、护理员等扶贫公益性岗位。同时,高度关注老弱病残等特殊贫困群体,精准落实残疾人保障、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政策,全面筑牢民生堤坝。‎ 脱贫工作心得体会3篇 脱贫工作心得体会3篇 ‎【篇一】‎ 检验脱贫攻坚工作实不实?关键看效果,看群众是否满意。当前扶贫领域作风不实、工作懈怠问题还一定程度存在。扶贫工作不是摆样子,也不是讲故事,各个环节都必须实,并且要一实到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就是要“吹糠见米”。具体工作中,我们必须把这个“实”字贯穿于扶贫工作的全过程。‎ 一是工作作风要实。倡导实干、狠抓落实,是中央一直强调的工作作风。当前我们已无比接近脱贫攻坚胜利时刻,越是接近胜利,就越要抓好落实,决不能松劲大意,决不能在终点线前“掉链子”。一些同志对扶贫领域内存在的问题一问三不知,这就反映了部分干部的作风还不实。广大干部要杜绝形式主义,心无旁骛抓落实,把扶贫工作每个环节的“螺丝钉”都拧紧加固。‎ 二是帮扶措施要实。如果搞一些虚的东西,帮扶就不能取得实效,群众也不会满意。各个乡镇(街道)和帮扶单位要实事求是做好“一户一策”,在产业、就业、消费扶贫等方面多想办法,确保已脱贫户不返贫、未脱贫户能脱贫。‎ 三是监督检查要实。如果不加强监督,挂名不到岗、帮扶走过场的情况就可能出现,扶贫的效果就会打折扣。纪检监察部门要严查结对帮扶走过场、人员不到岗、整改不落实、优亲厚友、“微腐败”等问题。各级党委政府督查室、扶贫办要加大明查暗访力度,紧盯目标任务、紧盯问题短板、紧盯时间节点、紧盯整改落实,确保工作扎实推进。‎ 春光不负赶路人。各级各部门要在冲刺阶段再加把劲,把脱贫攻坚抓得紧之又紧,落得实之又实,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篇二】‎ 脱贫攻坚工作艰苦卓绝,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今年是脱贫攻坚战决战和决胜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充分肯定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深刻分析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要求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思想上“不松劲”。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当前,脱贫攻坚正面临“收官战”叠加“阻击战”,“老问题”叠加“新问题”,“旧观念”叠加“疲劳战”,要想奋力冲刺好“最后一公里”,就必须在思想上“不松劲”,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持续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坚持靶心不偏、焦点不散、标准不变,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强意志全精力投入、全身心付出,切实把脱贫攻坚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汇聚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力量。‎ 行动上“加把劲”。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要想如期完成脱贫攻坚历史性任务,就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加倍的努力,理清头绪抓住重点精准施策,补齐工作薄弱短板狠抓落实。现在,脱贫攻坚与疫情防控两条“战线”相互叠加,老矛盾必然遇到新问题——贫困劳动力外出、农产品外销、扶贫产业开工等,都不可避免地受到阶段性影响,因此应对之策必须更加精准,脱贫措施必须更有针对性。只有行动上“加把劲”,以“射雕箭落著弓抄”的精准力度,沉下心来、扑下身子,逐项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才能奋力冲刺好“最后一公里”,保证现行标准下的脱贫质量,确保脱真贫、真脱贫。‎ 作风上“用实劲”。以“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务实过硬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奋力冲刺“最后一公里”。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大多数扶贫干部优良的工作作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必须在作风上“用实劲”,要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强化日常监督防止“不作为”,正风肃纪整治“慢作为”,惩防并举杜绝“乱作为”;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作风是否务实过硬的重要标尺,群众反映什么、不满什么、需要什么,就重点关注什么、纠改什么、落实什么,一步一个脚印付诸实践;真正让扶贫工作深入人心、赢得认同,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思想上“不松劲”、行动上“加把劲”、作风上“用实劲”,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强意志、“射雕箭落著弓抄”的精准力度、“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务实过硬,向贫困发起总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一定能兑现“全面小康不落下一村一户一人”的庄严承诺。‎ ‎【篇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已经进入了攻城拔寨的决战阶段,加之疫情和汛情因素交织叠加,如期实现全面小康更加艰苦卓绝。越是形势复杂,越要砥砺初心、永葆恒心,以慎始慎终的态度,接续跑好“最后一棒”。‎ ‎“吃劲”不“松劲”,以最燃的激情跑好“最后一棒”。“心胜则兴,心败则衰。”实践证明,保持斗志昂扬、锐意进取,就干劲高、心气足,就一定能排除万难、夺取胜利。收官在即,要啃的“硬骨头”越多,越是容不得喘口气、歇歇脚的松散懈怠状态。要在思想上“绷紧弦”,大力弘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必胜信念,砥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毅力,坚决克服盲目乐观、疲惫厌战思想和“过关”“闯关”心态,稳住神、咬紧牙,奋力冲刺“最后一公里”。‎ ‎“落实”不“落空”,以最佳的水平跑好“最后一棒”。“关键时刻尤显担当,紧要时刻更看责任。”高质量脱贫,要“面子”更要“里子”。贫困人口不能“被脱贫”,精准扶贫更不能“纸上扶”、造“盆景”、搞“面子工程”。要在行动上“拉满弓”,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严格对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推动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要强化“清零意识”,逐一“过筛子”、“地毯式”排查,加强整改跟踪问效,把问题一个一个妥善解决,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减负”不“减责”,以最优的作风跑好“最后一棒”。“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冲刺倒计时,来不得“花拳绣腿”,缺不得苦干实干。“使人疲倦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唯有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彻底清除“鞋中沙”,方能让扶贫干部安心战贫。要坚持用考评“问效”,侧重实效和民意,避免“材料政绩”和“纸上功夫”,提升督战问责精准度。要立起“关键少数”的样子,轻车从简、直插一线,在靠前指挥中激活“雁阵效应”,凝聚起上下同欲、无往不胜的强大合力。‎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越到紧要关头,越要一鼓作气。只要沉下心来、扑下身子、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变压力为动力,于危机中育新机,夺取脱贫攻坚战伟大胜利!‎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