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简简单单教语文——小学语文本色课堂的理性回归
语文论文之简简单单教语文——小学语文本色课堂的理性回归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逐步深入,当我们以更加理性的态度观察课堂教学,我们发现,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成本偏高,主要表现为:情境创设案例不当,浪费感情;教具、学具准备豪化,浪费财力;媒体运用过于精美,浪费精力;学习方式选择有名无实,浪费时间。我们反思,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简练教学语言、简明教学目标、简化教学过程、简朴教学手段、简缩课堂活动、简洁教学评价,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度和深度,让语文课堂回归本色,充盈浓浓的语文味,在简约中走向深刻? 【关键词】简约 深刻 本色课堂一、从一则故事说起: 一位哲人把一个小孩、一位物理学家和一位数学家同时请到一个密封的、黑暗的房间里。哲人吩咐他们:“请你们用最廉价又最能使自己快乐的方法,尽快把这房间装满东西。” 物理学家马上伏在桌上开始画这个房间的结构图,然后埋头分析这个季节哪是光照最佳的方位,在哪堵墙哪个位置开扇窗最合适。草图画了一大堆,绞尽脑汁的物理学家还是不能确定在哪堵墙上开窗,他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中。而数学家连忙找来了卷尺丈量墙的长度与高度,之后伏案计算这间房间的面积,又在苦苦思索能用什么最廉价的东西恰到好处的把房间迅速填满。只有那个孩子不慌不忙,他找来一根蜡烛,从口袋中掏出火柴点亮它——昏暗的房间一下子明亮了。在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还在皱眉设计种种方案的时候,小孩已经在屋里围着摇曳的烛光幸福得跳舞唱歌了。 睿智的孩子,他用了最简单、最廉价的方法,然而这简单的方法带来的却是不简单——烛光摇曳、满屋生辉、温馨浪漫,让人感到快乐无比,这方法无疑是最有效的。我想我们的语文课不正是在追求这样的效果吗?用实实在在的方法,使学生有真实的收获;用简约的方式,使我们的课堂丰满有效!所以下面我要和大家交流的就是——简简单单教语文。 二、课题的提出提出“简单教语文”这个话题,是有前提,有背景的。它是针对当前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各级各类的公开课)过于注重形式,过于注重教法,过于注重使用电脑课件等现象,而进行的反思。 近几年听了许多的语文课,对以上问题有了一点深入的体会。课上很多年轻教师精神抖擞、表情丰富,加上精致的课件、准备充足的教具、活泼多样的方式,都非常吸引我们听课者的眼球。但35分钟的热热闹闹之后,走出课堂,想回忆起什么,却只是一种支离破碎的感觉。一节课结束,学生似乎学会了许多,但又似乎什么也没有真正学会,甚至可能连课文都没读正确、读流利。以下例举几个片段: 片断一:《低年级识字教学》 教师让学生从“苹果树”上摘下带有学生认识的字的“苹果” 贴到黑板上,共十个字,大部分学生抢不到,学生贴不到,教师按自己的板书设计贴好,然后让学生齐读生字。学生“抢摘”后,仅仅和同学们一起齐读了一遍,这种看似活跃的“自主学习”对大多数学生来说,纯属无效劳动,因为参与活动的孩子不过是随意“抢摘”而已,匆匆忙忙之间又有多少思考与选择的时间? 片断二:四年级上册第18课《美丽的小兴安岭》 师:这篇课文讲了小兴安岭的哪些景色? 生:讲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 师:请喜欢春季的同学坐在一起,喜欢夏季的同学坐在一起,喜欢秋天……(学生按自己的喜好找到了各自的集体,大多数坐到春季、夏季小组中,而秋季那一组只有4位同学。接着学生开始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小组汇报学习结果,多数小组选派一名最能说话的同学发言,发言往往只代表了他个人的观点。)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认识也不很深刻,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 片断三:二年级下册《找春天》 一位教师在执教《找春天》一课时是这样做的:第一步,读课文识字。第二步,多媒体播放春天自然风光的录像。第三步,进行自主学习,喜欢诵读的同学练习诵读课文,老师提供配乐曲子;喜欢画画的同学画一幅春天的图画;喜欢音乐的同学可编舞蹈表现春天,还可选择歌唱春天的歌等等。第四步,组织交流展示。第五步,读古诗《春晓》第六步,合唱《小燕子》整节课学生又唱又跳,台上台下蹿动。 整节课虚化了语言文字的训练,放弃了语言文字的感悟和积累,只在形式上追求花样多,把语文课变成了联欢会。 从以上3个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出,各种非语文活动占据了课堂,占用了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时间;有时远离文本,大量演示课件取代了学生的阅读,取消了教师的板书和范读。凡此种种现象造成了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语文课上的主要活动应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即听、说、读、写活动,以及与此相关的观察、思维、想象活动、情感活动等等。 冷静思考,深刻反思,发现当前语文教改的现象:工具性模糊,人文倾向很悬。语文不像语文。专家教授急呼“还语文以本色,工具性绝对不能弱化、淡化针对”把课文教肿了“;针对教师教得辛辛苦苦,课时紧紧张张,效果仍不理想,崔峦先生提出了: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我想我们的语文课的确需要”瘦身“,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化繁为简,返朴归真,突出重点,提高实效,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呈现一种”简约之美“,回归语文课堂的本色。 三、如何简约? (一)教学目标简明。 教学目标的简明,是实现”简约“课堂的保证。如果说课堂是一条船,那么简明的目标就是精确的航向,它是一切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有明晰的学习目标作引导,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作出正确的评价和调整。 阅读教学最忌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般地”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学时,教师应把握”三个维度“和阅读教学的阶段目标,依据课文的特点与单元训练重点,彻底解决一两个切实需要解决的阶段目标,拟定简明的教学目标。 《给予树》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于永正老师所设置两课时的教学目标就是三点:1。学习生字生词,正确规范写”予“”即“”盼“,理解”如愿以偿“;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3。以”小女孩“的名义,给金吉娅写一封信。这样的教学目标,体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既把握了课文的特点,又简约明了。 (二)教学内容简约。 教学内容的”简约“,是实现”简约“课堂的关键。语文教学,要教给学生的东西太多了,可是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此,精选简约的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老师深入研读教材和教学内容,发现那些学生真正需要的、有用的东西,以充分发挥教材的价值。要做到”任你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 方法:瞄准课文的重点,训练的难点,学生的疑点,语言发展的生长点。例如《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是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梁勤蓉教师把教学价值定位为练能,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更多指向词语积累,阅读能力,表达能力这几个方面,大胆选取了课文第3自然段,作为学习的主要材料。又如在全国阅读教学获奖的课例《陶罐和铁罐》,在教学伊始,执教者就引导学生抓住”奚落“一词切入课文的学习,在理解”奚落“意思后,围绕”怎样奚落“和”怎样对待奚落“学习陶罐和铁罐所有的对话,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一步体会”奚落“的含义,体悟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至于课文的10-17自然段,内容简单易懂,老师只让学生在自读课文中了解两个罐子各自不同的结局,其余的不做深入。既抓住重点,直奔主题,又化繁为易,事半功倍。 (三)教学环节简化。 教学环节的”简化“,是实现”简约“课堂的支撑。教学环节的”简约化“,是建立在教师自我解读文本、洞悉教材特点、课程要求和学生个体学习态势等基础上的”简约化“ 的设计,要求我们力砍细密的、多余的环节,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在主动积极思维的情感活动中,去体验,去品味,去感悟,去思考,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感悟。具体到一篇课文的教学,我认为突出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即可:初读感知→精读理解→熟读迁移。初读感知,即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对课文内容获得一个大概的了解;精读理解,是指教师在学生对课文有了全面把握和整体认识后,帮助学生体味、领悟课文的重、难点;熟读迁移,则是指教师主要通过对范文语言的迁移运用,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逐步地形成对语言文字的悟性。 再以《给予树》为例,这两节课的教学环节就是四个:1。让学生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学习规范写字,在理解词语”如愿以偿“的基础上,带领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2。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以悟来促读,使学生逐步感受到金吉娅的爱心。3。根据文本进行适当的拓展训练,请”收到“金吉娅礼物的女孩给金吉娅写一封回信。这个训练既是回归整体课文,又是让学生感受人文精神。4。结课。于老师在总结课文时,没有过多的语言渲染,只言简意赅地运用了高尔基的一句名言:”给予永远比拿好,给予永远比拿美!“(四)教学方法简便。 教学方法的”简便“,是实现”简约“课堂的”润滑剂“。 教学中要突出基本教学手段。语文课的基本教学手段是什么?拿阅读教学来说,就是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诵读文本,感悟文本。最基本、最简便、最实用的方法就是读和写。 (1)、扎扎实实读书。我们要引导学生运用应当采用最”语文“的方法来学习语文──”以读为本“ ,把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因为语文教学离不开读,体会课文用语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靠读,体察课文所蕴藏的丰富情感靠读,体悟由课文所带来的高品位的语感靠读。因而,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自如地读、动情地读,读出课文的节律、读出课文的情趣、读出课文的神韵。 如有位教学能手执教二年级下册《小鹿的玫瑰花》,在激趣导入后,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故事下面的”小鱼“、同学、老师或字典,读完后,在读”小鱼“身上的汉字;其次,鼓励学生进行轮读比赛,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读后师生评议;第三,要求学生默读并思考:课文讲了小鹿与玫瑰花之间发生的一件什么事?第四,深入细读,比如学习第一自然段,在学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你知道了什么?你从课文的哪些词语看出来小鹿很辛苦,你能把小鹿种玫瑰花的辛苦读出来吗?我们不难发现,第一层次的读,旨在引导学生随课文识字;第二层次的读,旨在巩固发音,读通文章;第三层次的读,旨在了解课文大意;第四层次的读,旨在引导学生在读中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如此,环环扣紧,层层递升,把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受到了评委与听课老师的好评。 要注意的是,我们强调要学生读出某种语气没有错,但不能为读而读。有的教师要求”请带着悲伤的感情读“、”请带着高兴的语气读“ ,可是学生朗读时所带着的感情并不是真正从内心生发出的情感;我们也常说”这里要读得快一些“、”那里要读得慢一些“、字要读得重一些”,要知道,朗读不仅仅是以速度和重音表现出来的技巧,更应当是学生对文字感觉的声音表现。我们应当着力去做的,是帮助学生体会文字里的感情。 (2)、认认真真写字。识字、写字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写字要遵循“描、仿、临”的规律。 (3)、把写“挤”进课堂(写话)。 把写挤进课堂,打好语文基础,工具性是第一位,语文10个字,听、说、读、写、书,字、词、句、段、篇。读是吸收,写是倾吐。学生在读中丰富了语言,获得了写的技巧,培养了思维能力、观察事物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写提供了必要条件。这时我们就要把练笔落实在课堂上,尽可能把老师的教学活动压下来,保证学生写话时间,让学生当堂写,通过我们的巡视指导,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训练效果。例如盛新凤老师执教《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将写自然融入课堂,先后两次让学生写话,第一次:出示居里夫人的图像,让学生抓住她的长相、衣着、神情,来说说居里夫人的长相。第二次是报告会上的居里夫人,让学生通过读书,去领略报告会上居里夫人的风采,第三次是在让学生体会了居里夫人工作量大、过程复杂、环境恶劣、充满危险、时间漫长后,教师在音乐声中情景描述:地面是不平整的沥青,屋子里只有桌子,试管,量杯,一大锅工业废渣,烟雾,呛人的气味,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居里夫人身上,结合课文语言信息,抓衣着、长相、神情、动作,来描绘夫人的形象。开展第二次练笔:写一写实验室中的居里夫人。第三次是课尾处,教师叙述:看了她因从事工作而不再年轻美丽的容颜,我们也有许许多多的议论要说——关于什么是真正的美,什么是真正的人生,写一写我们的议论。这节课,教师采用说、读、写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读到了三个特写镜头,画像上,报告会上,实验室里的居里夫人的形象。教师采用语文课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把说、读、练笔落实到课堂上,让学生当堂写,语文课流淌出浓浓的语文味,教学方法实在有效。 (五)教学语言简洁。 教学语言的“简洁”,是实现“简约”课堂的基石。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干净利索,有的放矢。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要准确无误、不绕圈子,用最短的时间传递最多的信息,用最简单的语言引导学生生动、有效地学习,拉动学生最丰富的情感体验,情知互动、简约高效。我认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应发挥以下功能: 1、调动学习兴趣。例如:盛新凤在《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的执教中,在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时,是这样评价学生的朗读的,“真了不起,你只读错了一个字。” 2、渗透学习方法。教师要依据学情,巧妙地运用评价性语言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3、促进认识提高。教师要充分利用评价的导向功能,引导学生置身文本的情境,在步步深入的思维活动中理解知识,获得体验。 4、激发表现欲望。教师要客观、准确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和不足,既肯定学生的长处,又要有针对性地提醒并纠正学生的不足。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老师最欣赏你读的那一句句子“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因为你通过朗读把我们带到了小青蛙快乐歌唱的情景中,谢谢你!——一位教师执教《荷叶圆圆》时所说。 5、沟通师生心灵。教师的评价语言应是真诚而恰如其分的,平等而充满关爱的,赞赏而充满期待的,要让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亲近感。如: 一位老师请一名学生把要学的课题写在黑板上《晏子使楚》,学生把“晏子使楚”四个字写得大小不匀,台下学生哄堂大笑,这时老师说:“你们别笑,也许他这样写是有所考虑的。我们今天学的这一课里主人公是谁?(生答”晏子“)所以嘛,他把”晏子“两个字写得很大!(众笑)你讨厌不讨厌楚王这个人?(生答:讨厌)所以他把”楚“字写得最小。 这位老师的寥寥数语话既鼓励了学生积极参与表现自我的勇敢精神,又巧妙地抚平了哄堂大笑给这个写字的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还幽默地把写字大小不匀这种偶然现象转换为写字与情感的内在联系,同时又机智地渗透、点明了对课文人物的认识;充分表现出了老师的智慧。 (六)教学媒体简单。 教学媒体的”简约“,是实现”简约“课堂的”调味品“。 大多数语文课堂,还是使用常规媒体来教学,有时一支粉笔、一块小黑板照样能使课堂成功、出彩。有的内容教学时并不一定要追求课堂教学媒体的多样,侧重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和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感悟可能更加适合,如果设计过于繁琐的多种媒体来辅助教学,反而有画蛇添足之感。所以我们对多媒体教学应采取理性的态度,应”合为时用“。 ”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简简单单的语文课堂,应是简明而不失品位,简约而不失精彩,简化而不失实在,简要而不失到位,简便而不失高效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追寻的简简单单,其实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返璞归真。这种”简单“是对冗繁的语文课堂的一种”清洗“,是对语文学习本质的一种回归,是学生自身主动意识的一种彰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