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新课程下教学管理模式的思考
其他论文之新课程下教学管理模式的思考 高一学年已开始实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一方面强调课程教材的三级管理体制,赋予了地方、学校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方面以更大的调整权力;另一方面则倡导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在信息网络条件下的更大改革,把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选修课程等多种新的尝试纳入发展目标。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要求我们一方面改变传统的落后管理模式和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和体现新课程精神的新举措和教学管理制度。为此,我们的工作在管理上力求: 1、变重常规管理为重创新管理 常规管理在教学管理中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不重视常规管理,学校工作就不可能有一个良好的秩序。侧重抓常规管理并无不可。但目前,我们学校所处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的这个时代,如果再想抱着以不变应万变的心态进行管理,只能被时代所抛弃。在新课改下,教师对弹性化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难以适应;多样化的课程与学习的选择机会,又会使学生和家长感到手足无措;对研究性、实践性课程的强化与综合性课程的设置,还会置习惯传统教学的教师于尴尬境地。如何处理好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关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关系;处理培养学生基础能力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系;处理模块学分认定与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及高考的关系;处理教师的工作任务、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基础教育实际的关系等等。课程改革面临着许多困难和千头万绪的工作……这一切都必须靠发挥创造精神与创新的工作方法才能完成和解决。 2、变重数量管理为重质量管理 “在教学管理中,坚决抛弃那些不能说明问题的数字,把”向管理要数量“的行为必须改变为”向管理要质量“。新课程下的教学管理,呼唤着”有质、优质“的管理,要变重数量管理为重质量管理。因此,我们将变重备课、教案、听课、批改作业量的检查为重课堂教学过程的检查和教学质量的抽查,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听课、检查指导;名师、骨干教师上好示范课、青年教师上好达标课;帮扶指导培养好青年教师,使他们迅速成长。 3、变重行政管理为重”人本“管理 管制、监控、指示、命令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才能。新课程下,我们要树立以 ”三本“为核心的思想,实施人本管理。即: ”教育以人为本“——尊重人性人格,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倾注温暖的人文情怀;”教师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本“—— 尊重知识,尊重教师,关心教师,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运用激励原则,通过目标激励、情感激励、榜样激励、参与激励、物质奖励等手段以求得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最大值“,以求得教师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总之,实施人本管理,就是要让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形成一个和谐、友善、亲切、融洽的教育共同体,形成”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的教育情境。 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1)优化集体备课和教研的方式方法。 首先每个教研组对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除按常规要求进行正常活动外,还要有问题意识,要有专题,要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通过全体教师共同研究,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的目的。每个学期要解决几个问题。其次,必须进行制度化建设,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有专题、有主讲人进行教学研究,通过制度化建设,在学校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 (2)构建完善的、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每个学科的教师依据自己的特长,或是提高类、兴趣类或技能类或者其他形式,每一位教师都可以面向同年级的所有学生进行双向选择,优胜劣汰,逐步形成稳定的教师得以发挥所长、学生得以发展所长的选修课体系,以至形成学校特色,逐步构建校本课程体系。 2、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与评价机制。 我们将协助学校教务处考核、评价教师的工作,将教研、教改实验、创造性教学和校本开发及师生关系作为考评的内容。努力使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总结的过程。并为每位教师成立成长档案袋,帮助教师全面了解自己,明确自己所处的成长阶段和努力方向。新一轮课改将更加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而带动学校的发展。以课改育”名师“,以”名师“建”名校“,形成改革与发展,个人与学校之间的良性互动。 3、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体制 我们将改变以往的教学管理方式,建立健全由教师、学生、家长、教育专家和社会知名人士共同组成的管理委员会。通过对话、研讨、交流、联席会、教学开放日等方式使他们参与教学管理,让广大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在学校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中发挥主人翁作用。 4、建立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科任共同负责制 搬迁之后,班主任的工作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更多的困难。只有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同心协力、共同管理,做到学校无小事,处处有人管,才能实现教育的无漏洞管理。 5、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生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因此我们要在课改中,认真组织学习和培训,开展反思与讨论,提高认识,强化责任,进行一次教育观念的启蒙运动,把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统一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新课改的方向上来。 6、树立群体观念和群体意识。 一个集体有了统一的观念,才能有统一的目标、统一的意志,才能奋发向上、万众一心。群体观念应当是一种先进的思想,代表全体师生一种进步的愿望。它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然而,群体观念又不可能自然形成,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发现、去倡导,使之逐步变为群体的共识和行动。我们学年历来有着厚重的”敬业、创业、乐业“的拼搏无私奉献精神,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发挥这种群体精神——奉献的精神和务实的精神;这种群体意识——争创一流的意识。工作的精品意识。它也将成为鼓舞全体师生不断创造新辉煌的强大精神力量。 7、注重情感管理 情感是一种亲和力和凝聚力。情感在人的工作和生活中有特殊的作用。有了情感才能有同情、有理想、有爱心、有热情,它在学校这样的群体中能起一种亲和的作用与凝聚的作用。 首先是尊重。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尊重教师的创造精神,还要尊重教师的自我完善的要求。 其次是宽容。特别是对青年教师要有一颗宽容之心。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民主的气氛。允许人家有缺点和错误,甚至要鼓励教师和学生犯错误,犯”好错误“。所谓”好错误“就是在进步过程中犯的错误,就是能够改正并且努力去改正的错误。这样的错误犯的越多,进步就越大。同时对他们要求严、纪律严、制度严。 诚然,课改目前尚在实验阶段,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如何尽快地与新的课改理念相适应,如何处理好课改与高考之间的关系,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研究,我们任重而道远。但无论如何,没有我们一中人克服不了的困难,也没有我们一中人做不了的事情。我坚信在一中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精诚团结,我们的明天会更辉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