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心得)之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班主任(心得)之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

班主任论文之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 ‎ ‎  一年级学生已经上学快三个月了,在班主任老师的教导下学生们已经养成了一定的习惯,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1)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大部分学生在后半节课的注意力分散,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思想溜号的现象较为严重。孩子在做课堂作业时,有的边做边玩,不够专心,少数学生必须有老师督促才能完成任务。(2)欠缺认真倾听的习惯。     许多学生认为认真倾听就是专心听老师讲课,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在观察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不善于听取同伴的发言,急着发表自己的见解,往往喊着“老师我”,有抢答现象。 (3)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欠缺。  (4)认真作业习惯普遍比较差。 做作业的姿势不端正,需要教师与家长反复提醒。在调查中,发现学生不良的姿势为头趴得低,作业本斜放,握笔很低,大拇指压着食指,“一尺一拳一寸”做到的学生很少。年级越高,字迹越不端正,学生涂改随意,不整洁,不能很好地达到字迹匀称、端正、美观。学困生不能及时改正错题。‎ ‎  面临种种状况,必须要找到良好的解决方法,以下是我改变学生的一些想法:‎ ‎  一、良好的习惯  课堂是主渠道 ‎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智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主渠道。刚开学就要对他们进行坐、立、行、走、文明礼貌、课前准备等常规教育。如:在训练学生上课发言举手时,应该告诉学生为什么上课发言要先举手,再进行示范练习,要求人人掌握规范的举手姿势。其次,以编儿歌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养成习惯,如:“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书本、文具放桌上,抬头挺胸看前方。”课堂上随时提醒学生头正、身直、臂开、足安的坐势,并按照统一的标准提醒学生按要求去做,如:“谁能像我这样坐”,生答:“我就像你这样坐”。当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我就说“小眼睛”,生说:“亮晶晶”,师:“看谁的小星星最亮”,很快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我身上。学生轻轻松松地掌握了规范,明确了要求,这样学生就会逐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  二、良好的习惯  示范是最好的教育 ‎  低年级学生幼稚、天真、行为不受拘束,常会犯一些幼稚的错误,做出幼稚的举动,如上课坐不住,喜欢随便说话,书写不认真,不遵守纪律,不会扫地等等。光跟他们说不起作用,他们也不太理解。但低年级小朋友天真可爱,模仿力强,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老师的示范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学生刚开始学扫地时,我一同参与,教给孩子们扫地的方法,‎ 及时表扬爱劳动的学生,激起他们的劳动热情。一两个月后,他们从不会扫地、不愿扫地,到抢着要扫地,并能自觉、认真地完成值日工作。在教学上,我随时去发现那些书写工整、作业认真的学生,并指定他们当“小老师”帮助那些习惯比较差的学生。低年级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老师是他们心中的偶像,超级粉丝,老师良好的言行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在训练学生习惯养成的过程中,老师的示范作用对学生是最好的教育。人们常说的“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自己要做到。上课起立时,老师标准的站姿就是无声的命令;课后,地上的捡纸我捡起就是最好的榜样。对学生的行为,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热情洋溢的话语,一个亲昵的动作,一个微笑,都能对学生起到激励和表扬的作用。‎ ‎  三、良好的习惯  亲身体验是有效方法 ‎  低年级的孩子最崇拜老师,期望当上小老师、小干部。因此,老师要多给孩子一些机会。劳动委员,领发员,领读员,领队员等,每月一轮换,让每位学生轮流尝试角色的体验(当然要选组织能力强的,自觉性较高的学生)。这些小干部的设立,既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在这一阶段,我经常用比赛、夺红旗等方式来巩固学生的良好习惯。如:谁每天自觉地扫地、抹门窗,看到地上的纸屑就捡起等,每自觉地做了一次就奖一面小红旗,每月一评,比谁得红旗最多颁发奖品。清洁卫生做好了,可班上还有一件事让人头疼,每次一下课,学生在教室走动,就把桌子撞歪了,等到第二节课上课时,教室的桌子就像一条“蛇”‎ 一样弯弯曲曲的,叫人目不忍睹。于是我就点几名学生上讲台看一下他们的桌子,并教他们怎样把桌子摆放整齐,再次让他们环顾教室四周,他们笑着说:“看到这样干净整洁的教室,心里真舒服!”从那以后,只要上课铃声一响,孩子们就主动摆放桌子,有的望桌子的两边是否对齐,有的在看两张桌子中间的缝隙是否成一条直线,大约一个月过后,我随时走进教室都是干净整洁的。每天早上领读员自觉地带着同学们读书,课间操,领队员立刻组织同学们站好队走到操场。我把这种常规要求落实到了每一位学生的心中,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及时表扬,树立身边的典型,在班级管理中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 ‎  四、良好的习惯  家校配合 ‎  不少家长往往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而忽视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同时,由于学校学生家庭结构的多样性,有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单亲家庭等,而这些家庭中,因家长受教育的程度差异,多多少少存在教育思想不正确,或能力不够,或教育方法不当,或为生计所困,造成这些家庭中的反教育行为的存在,以及学生不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存在。我们知道,教育孩子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使命。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出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局面时,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经常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与家长交流,反馈孩子在学校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情况,并询问孩子在家表现,对于反常学生进行不定期家访、电话联系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指导和督促家长配合学校共同抓好对孩子的教育,形成家校合力,齐抓共管。‎ ‎  总之,低年级的孩子就像一张张白纸,纯真可爱,可塑造性强,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只要我们教师加以合理、正确地引导和训练,孩子很容易形成正确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教师必须抓住时机,循序善诱,使孩子们真正做到“好习惯,早养成,益终身”。‎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