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开展实践活动 让语文活起来
语文论文之开展实践活动 让语文活起来 语文实验课的尝试与思考 在当前教育形势下,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学生如何“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几年来,我结合高中语文教材,在利用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素养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下面结合具体教学实例,阐述一下我开展语文实验课的“三结合原则”,以资切磋。 一、随机性与操作性相结合 生活中语文无处不在,学生语文学习的“场”十分广大,教师应该打破小语文的狭隘意识,树立大语文观念,随时随地将语文实践活动开展起来,而不仅仅局限在课堂几十分钟。开展活动时,教师在如何组织、如何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积极性上,必须动脑筋,使活动能够在比较科学的规划下,既有学生自觉自愿的热情,又有一定的组织和程序保障效果。 比如结合小说教学,我组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一般提前一周给学生布置任务,以宿舍为单位,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按照剧情把小说分成几场,每个宿舍依据抽签结果接受表演任务。为了便于组织,任命课代表为总策划,各宿舍长为每场策划,并且召集这些组织者,进行“分场小组” 讨论,明确每场的编导演出均由他们具体负责,要求民主集中、各取所长,务必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还和他们共同讨论具体的组织办法时间安排,确定宿舍间的竞争评比标准和优秀演员的评选方法。一周内的具体编导排练过程,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自主安排,就餐时、熄灯前、课间十分钟、来去教室的路上等边角时间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重视操作性可以使活动过程严密有序,从而保障活动的实效性,完成既定教学目标。高中生学习生活异常紧张,不可能有相对独立的大段时间来完成每次实践活动,随机性与操作性相结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在实践过程中,每个学生遇到的难题,都可以在共同探讨中获得解决,学生逐步认识到了协作和探究的重要性,体验到了探求过程中不断进步的乐趣。 二、趣味性与竞赛性相结合 语文实验课一改以往课堂教学的单一沉闷,加之操作有序空间开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和兴趣。然而,我们必须面对高考,岂能耽于一时之乐?激发兴趣,为的是便于接受、提高效率。因此,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必须将趣味性与竞赛性结合起来,每次实践活动,既是学生协作探究体验钻研乐趣的过程,更是他们评比较量竞相提高的过程。 为了保证实效,我抓住学生集体荣誉感极强的共同心理,每次都分组进行,制定评比方案,以强化其竞争意识。每次实验课的最后环节都是民主评优,并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由获奖者谈成功经验,回答大家问题。还设一些有纪念意义的小奖品,像“文言文背诵表演赛”,设团体奖,一等奖是一盆金灿灿的九月菊。这种竞赛方式,使学生关心的不仅是个人表现问题,还有集体荣誉,学生就能相互激励团结协作了。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评比时我们从不假手他人,由学生与老师自评互评民主公议。比如表演课本剧评最佳编导、最佳演员、最佳组织奖,确定名额后,分小组发放选票,各组公议推选,投票选举,公布结果;辩论赛则由学生推选出代表,和教师共同组成评审团,最后合议评价胜负;以宿舍为单位的评比活动,如诗歌朗诵、成语大比拼等,均让各宿舍长任评委,按照师生共同制订的标准,依据比赛程序和规则,现场打分,评出等次。评议结果每次都十分公正,吻合现场情况,符合大家共识。学生十分可爱,有大家信任,老师支持,他们自觉肩荷道义,不会徇私敷衍,一律认真负责,力求公平公正。 为了使竞赛方式更加灵活,评价标准更具新意,我还经常借鉴电视中综艺节目的新颖形式。比如针对高考中正确使用成语这一专项,我要求学生积累成语,依据随机操作的原则,首先每人每日积累两个成语,每节课轮流讲析;然后是讲析成语例题;最后“成语大比拼”,检验成语积累效果。此活动由四部分组成:一气呵成(成语接龙);出口成章(命题用成语口头作文);心领神会(表演猜谜);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自编自导自演成语故事小品)。各部分各有评分标准,前三部分均限时完成,富有挑战性。尤其是“心领神会” 部分,由两个环节构成:一是投影谜面猜谜;二是一个学生看成语进行描述、表演(但不能说出相同的字),另一个学生根据提示猜成语,多多益善,三分钟时限。其他实践活动中,还借鉴过“幸运52”、“挑战主持人”大赛等节目中的方法。 兴趣,激发了热情;竞赛,提高了质量。实践证明,新鲜动感的趣味性竞赛方式引入课堂,学生的潜智能得到更大的激发。 三、开放性与序列性相结合 活跃思维,挖掘潜力,开发想象力,激发创造欲,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目的。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人的个性、才华都得到开发展现,使每个人的能力都得到提高?开放性与序列性相结合,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根本保障。 在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限制越多,自由越少,空间越小。即使为了保证操作性而提出一些必要的要求,也必须留有足够的开放空间,保障学生能够自由创造。我们的每次实践活动,无论何种形式、规模大小,从初始策划、实际操作到最后评价,学生都是自己的主人。 我组织学生编演课本剧《项链》,为了便于学生随机性研究和高效操作,结合班级情况和小说人物,将小说分成四幕:借项链(情节极少)、丢项链(情节简单)、十年还债(原文是概述)、得知真相以后(原文戛然而止)。这四幕的划分具有挑战性,空白很多,每一幕有限而又无限,因为文字上越简略,学生发挥创造的空间越大。抽签分组后,我只提了四个要求:准备时间一周;每幕演出时间20分钟,需分成若干场;每幕的编导演职人员分配、场景布置、道具准备全部自行安排解决;学生必须各尽其才各有其职,全员齐上阵,一个不能少。严格要求,不是限制,而是激励。操作过程的主动权都在学生手里,没有封闭,只有开放。演出果然十分成功,每一幕补白情节都曲折生动,每一场场景道具都别出心裁。比如“借项链”,设计了女友拜访、戏院归来等情节;“丢项链”中,仅舞会一场就添加了部长致辞、旁人议论等细节;“十年还债”中有蒙太奇剪接手法的运用,两景切换,外加旁白,还精心设计了讨债的武打场面;而“得知真相后”则续写原文,以玛蒂尔德因贪恋虚荣而情场被骗最终发疯致死结局,演员表演惟妙惟肖催人泪下,完成了人物性格的进一步塑造。 实验课要有序列,有的甚至要打持久战。比如演讲与辩论课型,第一步从高一时采用课前三分钟轮流说话的形式,是为了锻炼心理素质。第二步抽签即兴演讲,锻炼敏锐捕捉信息、迅速组织语言的能力。在进行这两个常规步骤的同时,就课堂教学中有争议、有意义的问题,经常性的设计讨论课,或即席讨论,或分组讨论后再推选代表陈述观点理由进行汇报型辩论。到高二后就可以进行第三步,组织比较大型的辩论赛。 语文实验课有多种课型,有适用于小说戏剧的课本剧编演课型,有适用于议论文、记叙文的讨论辩论课型,也有适用于诗歌散文的朗诵评赏课型,等等。无论采取何种形式,横向要放得开,给学生自由发挥的余地;纵向要成序列,使能力培养循序渐进,步步为营。 放风筝,线拉得太紧,风筝飞不高,但是如果风筝没有了悬系在手的那根线,最终也只有跌落尘埃。因此,微观上的开放性,给了学生自由驰骋的天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而宏观上的序列性则是保障达到最终目的的那根线。 综上所述,树立社会化生活化的大语文观念,增强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革新意识,遵循“三结合”的原则,开展实践活动,推行语文实验课,高中语文课堂就可以在提高学生应试能力与培养全面素质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学生从中得到的益处,也许不仅仅是语文能力的增强、高考成绩的提高,更是他们具备了可以适应社会的团结协作的良好心态和适应竞争的积极探索的精神风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