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心得)之浅谈新课程下的劳动与技术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浅谈新课程下的劳动与技术

其他论文之浅谈新课程下的劳动与技术 ‎ ‎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指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让学生参加劳动,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品质,养成良好的习惯。从三四年级开始,学生已经能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由于受定势和习惯的束缚较少,异想天开的新奇念头经常会出现,这时如果引导得法,将是提高学生创造力的最好时机。‎ ‎  劳动不仅创造物质财富,也使人的精神得到充实。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居多,家长对孩子都寄予殷切的希望,不少家庭对子女只要求读书好,能取得高分就行,不让孩子做读书以外的任何事情,甚至连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都不让孩子去做,把孩子宠成了一个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小公主,学生的劳动观念十分淡薄。更不要说有意识得培养孩子得劳动创新意识,但我们应该清楚几乎所有发明家都是从从小劳动与从小自己制作各种模型开始成长的。牛顿小时候喜欢制作风筝等,爱迪生小时候喜欢实验。所以应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劳动,对特别爱好者要给予重点培养。‎ ‎  我们要树立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上好劳动与技术课,使每个学生得到生机活泼、主动的发展,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创造能力及生存与发展能力打好基础。‎ ‎  一、劳动与技术课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也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在学习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劳技课是一门以实践为主培养学生劳动技术素质的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兴趣如何,直接影响着他们知识的学习、技术的掌握和动手能力的提高,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值得劳技教师探索的一个问题。‎ ‎  在教学中,课本中的学习材料本身是有意义的,但往往比较抽象或一时不被感知,使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使学习材料直观化,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和运用直观教具和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地观察、思考、探索转化。又如上《小手捏泥碗》一课,在介绍制作泥碗材料时,教师用录音机播放古典的民族音乐,让学生在幽雅的音乐声中了解制作泥碗的材料,学生们听的特别认真。在学习捏碗的时候,教师将几种不同形式的泥碗摆放在讲台上,要求学生担当陶瓷店“营业员”角色,向顾客介绍、推销自己的“产品”。同学们个个兴奋不已,争着对照实物描述泥碗的特点、风格。由于学生在学习时有身临其境之感,可以饶有风趣地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结果轻松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  由此可见,恰当地使用实物、标本、模型、挂图等直观教具和投影、幻灯、录像等直观手段,充分、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觉,引起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兴趣,能使学生产生认真、主动学习的愿望。这样教师便抓住了学生,学生又抓住了教材,因而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  二、劳动与技术要让学生学以致用 ‎  教师应该积极主动的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生产、生活中的实际相结合并加以运用,这对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劳动与技术》教育课中所学的知识为操作平台,把研究性学习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贯彻其中使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内容更丰满,更丰富,更有实用性和拓展性。通过学生的动手进行体验性、过程性学习,改变以往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模式,把“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随后在老师帮助、指导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让其积极的开动脑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将方法付诸实施。‎ ‎  例如上《泥片制小笔筒》一课,上课时教师采用投影仪将各式的笔筒图片展示给同学们看,引起同学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接下来让学生自己按照书上的图示和文字说明,自己动手操作,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说筒体的制作;筒体长度的确定;筒体和筒底的捏合问题,师生可以针对这些问题共同讨论、解决,这样学生可以很快掌握这种劳动方法。在同学们笔筒制作完成之后可以让学生结合先前老师出示的各式笔筒图片,发挥想象力如何修饰自己的笔筒或者还可以做出什么样的笔筒。这样不仅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有趣,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启迪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它是以操作性、实践性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技术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为目的教育行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负责。‎ ‎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 ‎  、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在学雷锋日,植树节等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参加公益劳动。如在学雷锋日,到敬老院,军烈属家打扫卫生,为老人们和军烈属送上一份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礼物;在植树节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为绿化祖国添上一份自己小小的贡献。‎ ‎  、将劳动加入到班活动中。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用自己制作的纸工制品和劳动与技术课上教的制作的其它小物品来装饰教室,在班活动当中可以开展“钉纽扣”,“做纸模型”,“缝制小工艺品”等我有一双小巧手比赛,让人人都参与进去,在比赛中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 ‎  、组织兴趣小组。培养学生动技术意识和创新精神,为他们对未来人生路线的选择提供更理性和更宽阔的知识领域和思想境界。‎ ‎  、举办劳动成果展览。让学生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体验成功的快乐,并能和同学们做一个横向的比较,进行相互间的交流。‎ ‎  四、注重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劳动与技术教育中的紧密性 ‎  家庭和社区在劳动与技术教育过程中具有紧密地联系性,应努力使之成为教育的主体。劳动与技术教育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智力潜能的深度开发,对身心健康的养成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应引起学校、家长、社会的充分重视。要上好劳动课,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光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有家庭和社会的充分配合,要家长们的支持。‎ ‎  现在全社会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健康四个部分。因此家长们要逐渐改变只重视文化成绩的现状,要注重孩子素质的全面培养和个性化发展。现代社会的竟争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不要让我们的孩子成为“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和只会读书的“机器”,我们的社会也应该改变以分数论英雄的观念。我们的社会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让我们从小做起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技术,迎接未来的挑战,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美丽。‎ ‎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具有开发潜力、最易受科技发展影响、最应该体现时代特征的开放性学习领域。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掌握一定的劳动与技术,才能使自己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使命。‎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