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引发学生思考 有效提升学习能力——浅析学生思考过程中的引导策略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引发学生思考 有效提升学习能力——浅析学生思考过程中的引导策略

数学论文之引发学生思考 有效提升学习能力——浅析学生思考过程中的引导策略 ‎ 引发学生思考  有效提升学习能力——浅析学生思考过程中的引导策略 镇中心小学 内容摘要:思考,是人类智慧的源泉,也是人类进步的依托。学生数学学习的实质就是学会用数学的方式思考,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应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思考氛围,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关键词:引发  学生  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学会用思维的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并将“数学思考”作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四大目标之一。可以说,真正的学校应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因此,数学教师努力的重点应该在学生思考上,把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作为数学教育的倾心追求和主要目标,成为数学教育的重心。可是,走进当下的课堂,由于不少老师的认识不深,对此也没有应有的重视,以致停留于知识、概念及能力培养等浅层教学的现象屡见不鲜,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发展,数学课堂“味道”‎ 不够浓烈。鉴于这些认识和课堂现象,笔者认为,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切实促进学生的有效甚至最大发展,成为我们应该或必须关注的课题。为此,在教学中,笔者从如下几方面着手,收获了理想的实践效果。一、创设氛围,引领方向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展开对话、进行思想和心灵交换的场域,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依存点,是落实教学目标的前提条件。和谐、自由的教学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探究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思考探究活动。1、创设思考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从这点上看,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良好氛围,给学生以“心理安全”‎ 就显得尤为重要,是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途径之一。因而,构建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与对话的课堂教学活动机制,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在认知和情感的交融协调发展。课堂通过直观启发、学具操作、合作实验、实践测量、游戏竞赛等,为学生学习营造一种愉悦、宽松的气氛。宽松的民主氛围,不仅有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开拓思维,促进教学中认知信息的交流,而且也为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实现认知和情感的真正互动。2、拓宽思考时空数学活动的核心是数学思考,在新知的探索与研究中,离不开有效的思考活动。教师要善于将教材内容转化成适于学生探索的一个个有探索价值的问题,给学生宽裕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学生经过自己的酝酿和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课堂交流与讨论才能深入,才能有心灵的交融和思维的碰撞。比如:一年级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教学时,教师先出示上面的形体(每一种各几个),然后让学生观察分类。学生根据形体特征,开始出现了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每一种分法都让学生说说分的理由,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学生听听别人的意见,再观察观察,觉得分成两类有道理,即长方体、正方体一类,另一类是圆柱体和球。针对两种分法,教师继续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也有区别,圆柱体和球又有不同,所以分成了四类。接着,以游戏的形式,教师先拿出其中的一个,让学生拿出相似的一种,然后由学生先拿出一个,再让其他学生拿出相似的一种,由于给学生提供宽裕的时间去操作、思考、交流,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理解深刻。二、指导方法,授之以渔  创设思考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首要环节,其后,我们需要注意,要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思维活跃,应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正确的思维方式,为数学思考或形成思考的能力作好伏笔。具体地说,可以通过引导、辨析和鼓励质疑问难等方式让学生得思考之“渔”,提高数学思考的能力。1、引导有序思考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要着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有序思考能力。在新知的探索中要把问题的发现、思考过程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该怎样思考这个问题,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想的。具有这种思维品质就能全面、严密地思考问题,避免因盲目乱撞而产生遗漏或错误,影响问题的最终解决。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引导学生有 序思考,比如:教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学生在认识正方形边长是1分米,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之后,我便提出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学生不知从何处想起,此时,引导学生从分米与厘米的关系入手,1分米等于10厘米,边长是10 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00平方厘米,从而推出1平方分米等于100平方厘米,学生能用同样的道理说明1平方米等于100平方分米。这样,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根据长度与长度、长度与面积之间的关系,推出面积与面积的关系。这样,学生很快找到思考问题的切入点,有序地进行问题的思考,从而解决问题。  2、指导对比辨析对比辨析是数学思考方法的精髓,对于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都具有长远的意义。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题组的对比训练,引发学生横向、纵向的对比思考;通过错题、漏题的辨析,培养学生学会找错、改错的辨识思考能力;通过逆向应用和逆向思考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逆向思考能力;通过算法多样化、解题多样化的训练,提高发散思维的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对比辨析,引发学生多角度地思考,多方位地联系。比如:学习正反比例之后,组织学生对成正反比例的两种量进行比较:(1)成正比例的两种相关联的量中,一种量是怎样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的?(2)成反比例的两种相关联的量中,一种量是怎样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的?(3)它们的变化规律各有什么特征?通过比较学生加深了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抓住了问题的本质。   3、鼓励质疑问难    ‎ ‎ 良好的数学思考习惯,离不开质疑能力的训练与培养,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处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思考质量。在数学活动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在“疑”中产生问题,在“疑”中激发兴趣,在“疑”中碰撞出思维火花。比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教师先引导学生用一般方法计算700÷30=23……10,然后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来计算,700÷30=23……1,学生发现计算结果不同,提出质疑,为什么商不变,余数却变了呢?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商不变的内容,发现“商不变”,余数却随之而变,正确的结果是将余数扩大10倍。在教学中通过质疑提出问题,启发思考,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促其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刻,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三、反思过程,提升能力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教授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 ‎。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引发学生学会反思是学生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学生反思数学思考过程,就是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进而对数学认知活动起指导、支配、决定、监控的作用。因而,每堂数学课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把数学思考方式、方法整合于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只有这样使学生真正深入到数学化过程之中,才能真正抓住数学思考的内在本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改进自己的学习。1、新知学习后的反思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地进行反思,才能够使自己建构的知识与数学本质相一致。如果说新知的教学以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为重点,那么学习后的反思就应以学习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为核心,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教师可以利用每一课结束前的短短几分钟,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学习过程、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回顾和思考。让学生说说一节课的收获,我学会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还想知道什么?……学生经过反思,不仅能及时将学到的新知识进行梳理,并尝试对新知的延伸进行探询。2、问题解决后的反思弗赖登塔尔指出:“通过回顾所完成的解答,通过重新考虑和重新检查这个结果和得出这一结果的路子,学生们可以巩固他们的知识和发展他们的解题能力。”综观现在的课堂,有些学生仍然认为做完题就完成了任务,不会主动对解题过程进行回头看和再思考,也不会对特殊问题所包含的一般意义作进一步认识,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思维的灵活性不能得到有效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后,我常常引导他们思考:回忆一下你的思考过程,哪里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个问题你是怎样一步一步解决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做,不这么做行吗?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如果有,哪种办法更好?……对于学生来说,有时候这种反思比做题本身更重要。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这种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 总之,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绝不只是让学生学会多少数学知识,学会解决多少习题,而是要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掌握各种数学思考方法,从中感悟和习得一些数学思想,经历和体验并享受数学的过程。唯有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才能自觉运用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