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语文课堂提问的整体优化
语文论文之语文课堂提问的整体优化 一、问题结构的优化 问题结构应该逻辑严密。问题结构的逻辑性至关重要,如果问题结构的逻辑出了问题,学生就无从回答。如初一的课文《我的老师》中有这样一个题目:“本文着重写蔡老师爱学生,还是着重写蔡老师使我难忘?”这个问题有个预设判断,就是:蔡老师爱学生和蔡老师最使我难忘是两件不相同的事,其实,在课文中这是被当成一回事来写的,老师不爱“我”,“我”怎么难忘老师呢?《我的老师》不就是写老师爱“我”,“我”难忘老师吗?“我”现在写老师如何爱我,不正说明“我”直到现在还没忘记老师吗?可见,问题结构必须逻辑严密,要让学生感到清晰、明确。 问域必须恰当,使问题有“值”。一般来说,问域太广,大而无当,往往难于得出答案,甚至得不出答案。问域太小,同样达不到提问的目的。教《故乡》这篇课文时,有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闺土称‘我’为老爷,而杨二嫂称‘我’为贵人,他们二人对我的感情是否一样?”这就是有价值的问题。这个问题比孤立地分析杨二嫂这个人物形象要高明得多。 二、问题情境的优化 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一种具有一定困难的、需要学生克服的带有启发性的学习情境。创没一种问题情境,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能促使他们去主动思考、去探索。 因材施教,创设不同的任务情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个性、水平存在差异,教师要针对这些差异,创设不同的任务情境。如果提问对象是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提问应多以认知性问题为主,直问直答。 问题要有一定的坡度和深度。所谓坡度,是指设问时应该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从而引导学生的思维跟着“爬坡”。 三、提问策略的优化 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方式选择得当,能启发思维、发展智力、活跃课堂气氛;选择不当则可能弄巧成拙,破坏课堂气氛。 提问应掌握火候,选准时机,巧设疑难。具体来说,提问要注意:(1)置问于教材的关键处。(2)置问于教材的疑难处。(3)置问于教材的矛盾处。(4)置问于教材的含蓄处。 提问方式的优化。提问的方式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曲问式。为了加深对问题的理解,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教师在课堂提问时拐一个弯提问。(2)想像式。就是引发学生多角度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3)点睛式。就是抓住课文精妙之处提问。 四、回答技巧的优化 问题提得好固然十分重要,但这仅是成功的一半,还有更为重要的一半,那就是怎样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在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设计得十分巧妙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却收不到应有的启发思考、发展思维的效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问题提出之后,教师缺乏必要的引导,或进行了引导,但“启而不当”、“启不得法”。只有“启而得当”、“启而得法”,课堂提问才不流于形式,才能落到实处。 铺路架桥。当学生由于思维定势等因素的影响思维暂时受阻,无法正确回答教师的问题时,教师应及时铺路架桥,予以疏导。 引向、指津。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有时会出现“东拉葫芦西扯瓢”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适时地给学生引向、指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