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抓住联系 异中察同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抓住联系 异中察同

语文论文之抓住联系 异中察同 ‎ ‎  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重要原则。正如恩格斯所说:“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课程标准》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如何运用哲学观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我们钻研教材,并用以搞好课堂教学呢?现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国标本)二年级上册为例,说说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  一、抓住内部联系,由已知走向未知 ‎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所谓“故”,就是已知,而“新”则是指未知。怎样做,才能从已知走向未知呢?关键是要抓住已知和未知之间的有机联系。先请看《英英学古诗》一课。对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理解课文中那首古诗《静夜思》是有一定困难的,可以算作“未知”。但是,下面英英所说的那段话,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能够大体读懂的,可以算作“已知”‎ ‎。所以,我们只要能够引导学生将英英所说的这段话读通、读懂,并将它与《静夜思》中的句子关联起来,让他们经历一个由此及彼、由已知走向未知的过程,理解这首古诗的大概意思也就不太困难了。其实,在本册教材中,一篇课文内部存在着有机联系,具有辩证关系的例子俯拾皆是。就拿《识字7》来说吧,需要掌握的生字:“亭”、“停”、“闻”、“鸟”、“鸣”,就与下面那一段韵文息息相关。“停”的字形和意思不就是一个人(单人旁)来到小亭旁边驻足歇脚吗?“闻”字不就是一个人打开了两扇门“侧耳听”那幅图所要表达的意思吗?而“鸟”和“口”组合在一起,自然也就是鸟“鸣”了。在教学时,我们只要通过点拨,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插图、文字和那段韵文的有机联系,他们就会较为容易地把握生字的意思,十分便捷地从已知系统论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我们能够引导学生发现散落在课文中字、词、句、篇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将它们连缀成网络,那么,这篇课文所拥有的“整体”功能就一定会大于“部分之和”。‎ ‎  二、抓住内在联系。举一隅而三隅反 ‎  古往今来,人们常常把举一反三的能力视为创造性人才的重要标志。那么,形成举一反三能力的关键在哪里呢?日本创造学会的先驱市川久弥教授在《创造工程》一书中指出:“我的创造性科学或创造工程学的理论系谱,源于法国大科学家彭加勒对自己创造的经验总结的基本点,即‘我们必须指向目标,与其说是找出相似和相异,倒不如说重新认识看起来并不一致之中隐藏的相似……内容虽然不同,但其形式,其部分间的排列是相似的。从这一方面看,后律的范围逐渐扩大,有包容一切的倾向’。”这也就是说,创造的关键是“重新认识看起来并不一致之中隐藏的相似”。‎ ‎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国标本)二年级上册中有这样两课:一课是《有趣的发现》,另一课是《小动物过冬》。《有趣的发现》一课说的是达尔文在考察一个小岛时发现:这里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而那些翅膀不大的昆虫却无法生存。之所以如此,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里的生态环境与众不同——“经常刮大风”。抽取隐藏在这一现象背后的道理,即达尔文学说的精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从表面上看,这两课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这两课其实是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动物的形态及生存方式都要跟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中医典籍《黄帝内经》有云:“智者察同,愚者求异,智者有余,而愚者不足。”它的意思是说,高明的医生往往能够从千差万别的症状中看到相同的病因,而庸医只能看到表面上各异的症状,而看不清真正的病根。与此同理,如果我们在钻研教材时能够站在这样一个高度看问题,并能在教学中通过必要的暗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有趣的发现》和《小动物过冬》两课之间的内在的某种联系的话(请注意,这里绝不是要对低年级的小学生进行显性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而是要让他们在实际的阅读活动中,对普遍联系的观点有一点内隐的、形象化的察觉),那么,学生是不是就能够比较容易地建立起更高层次的上位理论了呢?果真如此,那将对他们在今后的学习或生活中再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产生深远的影响。‎ ‎  科学家贝弗里奇说:“‎ 独创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或设想之间的联系或相似之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够发现“研究对象或设想之间的联系或相似之点”,并将它们有机地关联起来,也就是独创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