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浅谈如何从读写结合的角度切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论文之浅谈如何从读写结合的角度切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陈塨 对初中学段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语文的核心素养其实就是对于中等难度文本的解读,以及能将生活中的真实经历及感悟非常具体动人地进行写作,这两个相辅相成的语文能力。这两种能力本身其实是不可分割的,其实在很多课内精读课文中,都可以从写作的角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站在作者的视角来审视文本。这样既可以提升对于阅读的理解深度,同时对学生自身的写作也有一定启发。可以说是一种非常高效的课堂手段和切入方式。 本篇课文是九年级第一学期课本中的一篇星号课文,是一篇文化类游记中的佳作。结合我班九年级同学的学情,我认为这是一篇既可以增强学生阅读感知,同时也能对学生自己写作有所启示的好案例,因此决定从“以度促写”的角度切入文本,并将了解游记写作特点、理解详略安排及层层递进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作为本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另外,本次教学公开课展示活动的主题之一是探讨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并能让学生主动地紧跟课堂节奏,甚至引领课堂思维,达到真正的自主学习,自我生成一段高效的学习经历。从这点来看,我一直坚信有效的合作学习是非常好的手段,尤其当一个班级的学生语文素养水平层次不齐时,这个手段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次的《周庄水韵》的读写结合式课堂中,我也着力将以小组讨论为抓手,让学生开展高效的合作学习。在一种较为放松的模式下,很多平时比较胆怯的,或者语文素养还需提升的学生,都大胆给出了自己的想法,打开了自己的思维,给出了让人意料不到的精彩回答。 从课后效果来看,整体的教学目标是达到了的,但是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时间安排过紧,导致最后一个问题未能充分展开。 可以考虑将为三次游玩拟定小标题的作业改为课前预习,这样可以在课堂上加快第一和第二环节的讨论进度,将时间留给后面的难点问题。 本次公开课教学主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因此在这节课上,我使用小组讨论与反复诵读的方式,在小组安排上,将语文综合素养较好的学生与语文学习还需加强的同学进行了合理的匹配,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们大胆开口,并在讨论中吸取和发现综合素养较好的学生的思维路径,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学习和开悟。因此,在课堂上当看到任志浩同学也能积极举手、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的时候,我相信我的这一教学手段的使用是适切的。 文化类游记的关键不仅仅只在于能写出并体现景点的景色美,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到“人”的存在,也就是景点的人文美,因此文中开头对卞之琳的诗作的引用也可以提前在预习中让学生去了解并思考,这样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去发现“人”的存在。 综上所述,这节课有得有失,总体来说,对我个人的启示是非常大的,也感谢语文组的各位领导和同僚们给予我的指导和批评。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道路上,我还要继续努力,不断精进自己的教学水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