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让创新的灵光闪耀在课堂——教学案例与反思
数学论文之让创新的灵光闪耀在课堂——教学案例与反思 让创新的灵光闪耀在课堂——教学案例与反思 目前,我国的数学课程正在推进新一轮的改革,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学生创新的支点在于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地发展。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做课堂的主人,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 让创新的灵光闪耀在课堂。 案例一:有一次,我在教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这一节。由于学生早在三年级时就认识了分数,我对此没有作过多地讲解,早早结束了新课,布置的作业学生也很快完成了。此时,离下课还有十几分钟,我便把事先准备好的一叠练习本大小的白纸发给学生,每人5张,让他们折出表示分数的图形(原纸大小的大)。我想:这不外乎横折、竖折、横竖交叉折3种折法,每人发5张纸是应该够用的。任务布置下去,只见白纸在学生的手中上下翻飞,不一会儿无数只小手举了起来——他们都向我要纸呢。我不大相信还会有其它的折叠法,于是一边给纸一边强调:折完后要认真比较,看有没有相同的图形。不料刚刚要过纸的学生A又上台拿了2张纸。我疑惑地走到学生A旁边,机灵的他连忙把一大叠折好的图形摆在桌面上。“老师,您看,8种折法。” 除了意料中的几种折法外,我还看到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小长方形组合成的图形,一种斜角对折再对折、折多补少,折出来的图形,都是原来图形的,真是太兴奋了。如果给的是正方形或者别的什么形状的纸,结果又会如何呢?原来,在实践中创造的新图形何止8个!这时,下课铃声响了,学生仍在不停地摆弄着手中的白纸,都希望不断发现新的折法。案例二:在教学完“真分数和假分数”后,我按常规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有这么一道题:做同一种零件,王师傅2小时做15个,李师傅3小时做20个。谁做得快一些?我让一位同学上台板演,其他同学在草稿本上演算。不一会儿工夫,学生都列出了:王师傅15÷2=7( 个),李师傅20÷3=6(个),7>6,王师傅做得快一些。我对学生列的算式给予了肯定,正当鸣金收兵,准备练习下一道题时,出现了如下一幕:平时喜欢动脑筋的学生A站了起来:“老师,这道题还可以这样想:我把王师傅2小时做15个零件变成6小时做成45个;李师傅3小时做20个变成6小时做40个。这样他们在同一时间内,王师傅做45个,李师傅做40个,当然王师傅比李师傅快一些。”“哦,你把两人在不同时间内做不同零件个数,转换成在同一时间内做不同零件个数,还真的不用列式也能判断,很有新意。”我带头为他鼓掌,教室里掌声如雷。“老师,我也想出了一种方法,把王师傅2小时做15个零件,变成做60个零件需要8小时,李师傅3小时做20个零件,变成做60个零件需要9小时,他们做同样多的零件,王师傅用了8小时,而李师傅用了9小时,当然是王师傅快一些。” 学生B受到A的启发也有了新的发现,教室里又是一片掌声。“老师,我也想出了一种解法”学生C站起来,他的话打断了掌声,教室里顿时一片肃静。只见他径直走上讲台,列出算式:2小时=120分,120÷15=8分 , 3小时=180分, 180÷20=9分 王师傅快一些。“怎么回事?给大家讲讲你的想法”我用不相信的口气对他说。“我是这样想的:120÷15=8分,这是王师傅做一个零件需要的时间;180÷20=9分这是李师傅做一个零件需要的时间。他们做一个零件,当然是需要时间少的就快一些。”顿时教室里又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反思: 课后,我反复琢磨这两个教学片断。一方面为学生有如此巨大的创造力而高兴,另一方面为自己武断,不相信学生的创造潜能而脸红。说实在的,作为一名有十多年教龄、“经验丰富”的老师,已经形成了太多的思维定势,摆脱不了“想当然”、“自以为是” 的思维束缚,平时很少自己动手折一折、做一做、想一想。总认为这样是浪费时间,没有必要,学生不过如此小罢了,会想出什么新花样呢。这些主观、僵化、教条的思维方式,不仅约束着教师自己,也约束了学生,致使他们丧失了许多主动探究和发现创新的机会。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中,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且要注重思考选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激励学生积极探究。我们要开放课堂、开放教材、开放教师、开放学生,在教育的大视野中更好地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动手、动脑,让他们的思想自由飞翔,在合作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孩子的大脑不是需要被填充的机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老师要善于点燃这稍纵即逝的火花,照亮孩子们思维的天空,让他们在这片天空里去体验、感受、惊喜、发现、创造……绽放出智慧的灵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