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心得)之有效教学之“四有”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有效教学之“四有”

其他论文之有效教学之“四有” ‎ ‎  庐江县城南小学    俞云飞 ‎  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的看来顾名思义,就是有效率、有效果的教学。“有效”是指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能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者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无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我在实际教学中坚持做到“四个有”:‎ ‎  (一)有爱心。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 人类生活需要在爱的孕育中充实,学生渴望在爱的环境中成长,这些乃是人之常情。所以,崇高的神圣的师爱应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因此如果教师能真正理解学生,赋予其真挚、纯真的爱,就能使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信,激起他们幸福、快乐、奋发向上的主人公热情,产生强烈的内驱力。我认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和谐,是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受到教育。如果心情不舒畅,谈不上学习,更谈不上思维活跃,当然也谈不上创造。笔者认为教师的爱心是最实在的生活。实际教学之中,我会尊重每个学生,不仅仅让他们感到我和蔼可亲,更重要的是我理解并尽力满足他们的内在需要,无论是学习上的,心理上的,还是生活上的。在教学中,不想学生之所想,不急学生之所急,不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即使我表面上“和蔼可亲”,学生也不会有较深刻的感受的。所以,对于学生的正当要求,我会尽力满足;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我会倍加理解、同情和呵护,这样学生会在亲情般的氛围里更有效率的成长。‎ ‎  (二)有情趣。‎ ‎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就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考虑,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的总体目标。这个道理一般良师皆能做到,教育发展到今天,我们又能深刻地领悟到,还有比能力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是如果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没有了兴趣,那么,就什么都白忙活了,学生表情木然,从心底抗拒教师,我会黔驴技穷。因此可以通过情趣,把本来枯燥无味的课上得十分有趣,我以为这是教师的“丰功伟绩”。所以无论课内外我都力求像于永正老师一样讲话生动一些,幽默一些。在教学中,我还学会了用幽默的方式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化解各种矛盾。我以为,幽默也是一种心境,这种心境会使人的心胸宽阔。实验证明,幽默是老师的强有力的助手,它能使学习变得轻松,能使师生在愉悦的交流中融为一体。如有一次,授习作课时,有一个朱同学说她的习作已经写sǐ完了(死完了,我们这里方言中xiě和sǐ分不清楚的)。所以我幽默地说:“真的死完了?”“真的。”她一本正经地回答。我接着:“都死完了?谁死完了?”她笑了。在笑声中,朱同学学到了知识,也增学习的情趣。‎ ‎  爱因斯坦说过“只有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情趣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它如磁铁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驱使他们积极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充分挖掘这一有利因素,把认知与炼能有机融入到生动形象的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会在兴趣中强化,学习效果就会在兴趣中显现,学习能力就会在学习中形成。课堂是学生的天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在教学中应该设计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学起来的教学环节,更应体现一个“趣”字,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谓“趣”就是课堂要上得有趣味性,让学生愿意学,还能乐此不疲。‎ ‎  (三)有生成。‎ ‎  在备课中考虑问题的生成,我会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学习活动,预测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能会产生什么问题。把提问题的权利还给每一位学生。真心做到了“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如在授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7课《生命的壮歌》中,我设计:1、抓住关键词句,通过老天鹅带头破冰及全体天鹅热火朝天的破冰场面,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思想感情。2、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复述描写天鹅破冰的场面,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及思维能力。3、学习蕴涵其中的表达方法,并迁移仿写某一场面。选取了“老天鹅带头破冰”“群天鹅齐心破冰”‎ 两个感人场面(5-7自然段)展开读悟,其间有机结合复述课文,让教学简洁明快、层层深入,实现了“轻负担,高效率”,因此,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有精妙剪裁,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然后引导学生扣住重点词句精心研读,体会重点词句表达的情感。用“在一次又一次的扑打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想像,加深对文本思想内容的理解,有效地使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在朗读中感知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获得情感熏陶,乃至最后升华对“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这一问题的理性思考。在学习“群鹅破冰”的感人场面时,教师抓住天鹅的两次叫声,“克噜——克哩——克哩”让学生深入文章世界中去感悟、品味和探究,用自己的体验去创造性地填补文章的“空白点”,学生会发现天鹅的两次叫声所表达的意思、情感都不一样,在引导学生咀嚼字、词、句的过程中,学生读懂了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内容,提高了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 ‎  又如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多交流,允许各抒己见,珍视独特体验。我们怎样面对孩子的课外阅读体验了?这是一个很严峻的话题,因为阅读总会产生种种不同的体验和感受,而体验的不公正遭遇是会严重影响孩子阅读的动机和兴趣的,所以我们一定得谨慎。我坚持:‎ ‎  A鼓励学生挑战权威,积极思考,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有自己的独立的思想,勇于探索新领域。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会拓宽知识面,陶冶情操,促进其健康成长;又可以提高孩子的整体语文素质,为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在挑战权威、激辩和探索中获得新体验,增强自信。‎ ‎  B 尊重阅读后表现的差异。孩子通过课外阅读会产生心理和行为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在对阅读内容的体验和感悟中获得的。例如,在读了同一本书之后,有的孩子喜欢低头沉思,有的孩子喜欢聚在一起热烈讨论,有的孩子喜欢模仿书中人物比比划划……各种不同的表现正是孩子阅读之后的兴奋溢于言表,一种真情的流露,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宽容对待,不应一味加以指责,打击孩子的阅读热情。‎ ‎  C尊重存在阅读体验的差异性。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受个性、阅历、知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孩子们对读物的解读也必然是会有一定的差异性。如:在《给我三天光明》阅读中,有的孩子读到的是智慧,有的孩子读到的是坚忍,有的孩子读到的是勇敢,有的孩子读到的是希望,而我们班的曹同学读到的是信心……这种阅读的差异性正说明孩子是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中去了,包含了他们真正的情感和思考。作为教师,切忌将成人的体验强加给我们的孩子,只有这样,课外阅读才是鲜活的,才能真正植根于学生的生命之中。‎ ‎  (四)有迁移。‎ ‎  迁移就是举一反三,就是运用。我在实际教学中不仅对学生而且对家长亦进行迁移。如引导学生体悟古诗《元日》,要让学生进入节日的氛围中去,达到对古诗意境完美的体验:爆竹声中辞旧迎新,旧符换成新桃,岁月如梭,时光荏苒。要想学生彻悟“旧符,新桃”还真得让学生进入生活实际,类比桃木与新联,才能事半功倍。因为他们都有过年时贴对联及兴高采烈过大年的“历史”,如此重要的正迁移机遇怎能错过?我对家长的正迁移主要是通过家访、来访、平时偶遇之际引导他们学习先进家长的成功之做法,督促之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家庭成员应主动拒绝参加低级趣味的活动如打麻将等。‎ ‎  又如我在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5课《鸟语》中,及时利用教学楼外面的竹林和树林经常有鸟儿驻足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屏息聆听鸟鸣,然后请学生谈感受,把课堂鸟儿的外啼鸣迁移至学生学习之中,效果极佳,这种奇效是再多的视频、再多的课件、再多的口干舌燥的剖析都无法企及的。‎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