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心得)之薄弱学校教育如何摆脱“满堂问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心得)之薄弱学校教育如何摆脱“满堂问

物理论文之薄弱学校教育如何摆脱“满堂问 ‎ 摘要:由于国家的生产发展的需要和国民的需要也是政府对人民的高度关注,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零学费的政策。实现了所有适龄学生都有了个受教育的机会。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这样对于山区薄弱学校是否能真正做到学生全面提高全面发展是个冲击。于是“满堂灌”走向子另一极“满堂问”。制约着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满堂问”“满堂灌”“体验学习”“倾听”薄弱学校的资源比较少,让许多教师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教学更活跃采用了“满堂问”的方式,这种“满堂问”还以“提问”、“启发”、“对话教学”、“互动教学”等名义进行之。在这种“满堂问”的课堂里,教学气氛是活跃了,甚至有些热闹,但学生受益不多。上学期教育局搞了个教育均衡发展的活动,让我等薄弱学校的教师有了点点反思。薄弱学校也有很好的生存空间。那就是摆脱“满堂问”,转变思维活跃课堂。应从以下几部分下手。‎ ‎1、物理教学中有关提问的一些思考。‎ 物理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同时: 提问是最好的反馈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可以让学生发现不足,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问学生和由学生发问,可以通过对话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设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冷静考虑,合理处置。通过提问,教师可直接表达关心学生的思想情感。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和发现的喜悦,有利于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信息交流。通过提问,能够发现作业、考试中的抄袭现象,以便在教学中及时解决。提问是个好东西,运用得好是个好东西。 ‎ 课堂提问本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问题设计得好,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学习。宋代教育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先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话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如果用一些过于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鼻子走,用一些只有唯一的答案的问题带着学生朝着同一方向迈进,学生就没了自己,没有方向。容易变成“满堂问”,这种“满堂问”,串讲串问的教学法,淹没了教学重点,挤掉了学生读书、思考、练习的时间,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满堂问”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教师表面上似是时时在关注学生、提问学生、但是教师并没有“领会”‎ 学生,没有领会是因为没有倾听。当学生回答的答案没有和教师先行定下的答案相符时,教师往往并没愿意追究: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回答?是否应该从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回答出发,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的结论?‎ 这种“满堂问”的教学与“满堂灌”的教学一个样,二者都没有关注学生,没有把学生的思维纳入到教学中。在“满堂问”的教学中,教师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为学生设计一条通向已定答案的小径,并设法让学生沿此路径去获得答案,使学生为认同而学习,为标准答案而思考。如果节外生枝,没有按预定教案思路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就会认为这节课是不成功。‎ ‎2、认真倾听的艺术。‎ ‎“满堂问”少了有效的倾听。使“满堂问”成了鸡肘。真正有效的提问是“倾听”。学生一量主动学习,教师的责任就由讲授、提问转变成“倾听”。乐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这需要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足够的等待时间;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反馈;关键的策略是,要让学生感觉教师在等待和倾听。‎ 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提问和对提问的回应,让学生感到教师在倾听。教师的反馈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鼓励或妨碍学生装的参与。教师在提问过程中显示出对学生的关注、对学生的欣赏,能极大地激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教师在必要时追问、补充、和赏识学生的回答。这会让学生感觉到教师一直在关注自己回答问题的进展。‎ ‎3、体验学习的快乐。‎ ‎“满堂问”更是少了学习过程的体验。“体验学习”意味着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建构,亲历过程并在过程中体验学习和体验情感。它的基本假设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过程并不是一个“教师传授——学生聆听”的传递活动,学生获得知识的真实状况是学生在亲自“研究”、“思索”、“想象”中领悟知识,学生在“探究知识”中形成个人化的理解。‎ 但在“满堂问”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作为知识的“旁观者”,只是让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减少。打压了学生求知热情,“体验学习”需要的是教师们能够唤起学习者的求知热情,使学生在“求知兴趣”和“求知信仰”的支持下热情地求知。在整个学习过程“体验学习”总是使学习过程充满了发现新知识与创造新知识的欢乐。阿基米德从澡房里冲到大街大叫的故事就是一个见证。波兰尼在《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一书中说:“任何东西,本身并不是一个问题或发现;它之所以成为问题只是国为它迷惑和困扰着某个人,而它之所以成为发现只是它把某个人从一个问题的重负中解脱出来”。这也是薄弱学校的值得注意到的地方。‎ ‎4、挖掘资源减少“满堂问”。‎ 对教学资源充分挖掘能有效地减少“满堂问”‎ 这里面包括两部分:1)、教师教材资源。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们业务学习应提高这对教学有效地减少“满堂问”。这决定教师能否充分利用各种教材进行“再度开发”,保证教师在对教材进行加工和改造时为学生留出一定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在原始性的资源背景中寻找有价值的主题。2)、学生资源方面。减少“满堂问”除了认定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人格品质是课程资源外,还意味着教师需要引导、促进、激励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主动性”是一块等待开发的富矿,学生的主动性是学生学习的乃至整个教学活动的“发动机”。‎ 加强教与学的和谐互动,充分发挥提问的有效价值,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当然,课堂环境的多变性,也会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树立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才能事半功倍,更好地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以上点点也是许对薄弱学校教学摆脱“满堂问”有帮忙。参考文献:1,《有效性教学理论之研究》,肖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 ‎          2,《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法》,王译农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          3,《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物理课程改革》,张大昌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4、《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波兰尼,许泽民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