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音乐(心得)之用“听”去观察、感受生活中的音乐
音乐论文之用“听”去观察、感受生活中的音乐 用“听”去观察、感受生活中的音乐 这是一节课改试验三年级以“钟声”为题材的音乐教学设计。整个教学设计突出体现了培养音乐兴趣——聆听感受体验——实践探究表现的教学思路,教学模式也有所创新,是一个颇有新意的教学设计。一、 在活动中感受和表现音乐整体的教学设计紧紧围绕着在一系列活动来进行听觉感受和听觉表现的。这不仅仅符合听觉艺术的学科特点,而且体现了“以审美体验为核心”的课程理念。如,课始播放的以“钟声”为主题的音乐作品,提示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对最吸引你的音响部分可做出相应的肢体反应,比如走、跳跃、摆动、敲击等”;再如,提示课题,聆听歌曲(乐曲)时,引导学生“发现在聆听过程中听到的‘钟声’是哪种乐器演奏的?这种乐器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可用肢体表示)。每一首歌曲(乐曲)都有独到之处吗?它们又有相同之处吗?谁能哼唱最感兴趣的曲调?每一首歌曲(乐曲)的速度有变化吗?可用自己想象的符号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孩子们在音乐情境中,通过参与多种活动,进而直接地感受和体验了音乐,直至用肢体、表情、人声以及各种声响表现音乐。孩子们是在活动中感受体验了音乐,是在活动中表达了对音乐的审美反映。二、注重模仿、积累音乐体验的培养模仿、逐步积累音乐体验,突出了音乐教学的学科特点,是音乐教学的主要和有效途径之一。该课在“ 旋律音程游戏”、“和声音程游戏”的教学中,教师弹奏《维也纳的音乐钟》主题曲,由强进弱收的力度演奏后,立即变八、六拍的韵律即兴弹奏以re 、fa、si 为骨干音的旋律,引导学生在想象中模唱练习;弹奏电子琴(有音色分离功能)分别以低音钟琴(低声部),持续音色演奏(高声部)《钟声叮叮当》数次。引导学生分别以个人、小组、全体追逐各声部的音响,用(听唱与看谱相结合)的方式做声部律动合作即兴反应(注意:低音声部进入的时间)。这些饶有兴趣的音乐活动促使学生在聆听、模仿、观察、反应中“用思维和感觉的力量全神贯注于有表现力的音响当中。”加强积累音乐审美体验强度。三、突出师生分享交流和课外的延伸“歌声中的小朋友是用怎样的语气把钟声唱的那么美妙?”、“歌声表达了我们怎样的心情?” 、“教师朗诵几小段描述钟声的诗歌,诱发学生在描绘钟声的丰富想象中交流歌唱语气的变化,进入情景交融的内心想象”、“教师唱《钟声叮叮当》的低音声部,学生唱另一声部,在歌声中分享欢悦”等。这样的师生合作的学习,为我们展示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也成为音乐学习中的一员,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进行亲切、坦诚的交流,与学生共享学习的快乐。同时,教学中还注意了课上与课下、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如,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根据乐器的音色、表现钟摆的节奏、速度等,请同学们探索和发现相关的音乐现象。还可以写音乐日记,用心和身边的音乐爱好者对话,还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听赏。请同学们搜集有关描述“钟声” 的音乐作品,将搜集到的资料与大家一起分享等。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将对音乐审美感知的关注从课上延伸进入课余生活,更加关注和体现形成性过程与评价。几点思考:一、在第一课时,涉及四首曲目的教学内容(虽然是较浅显性的教学要求),稍感内容太多。二、由于执教者着重于对本课综合内容的整合,因此对本课以“钟声”为主题的四首音乐作品(乐曲和歌曲)的各自内涵的揭示和表现过程还显不足(即各自作品的知识与能力的教学要求)。 《中国音乐教育》2004年10期 欧洲民间音乐的异彩这是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第六单元 第十二节 欧洲民间音乐——风笛 排箫 歌声,所设计的一节高中音乐鉴赏课。本节课较好地体现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教育思想。我认为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第一、 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本节课通过欣赏几首具有代表性的欧洲民间音乐(风笛、排箫及“欧亚唱法”)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欧洲民间音乐和民歌的音乐特点和风格特征,了解欧洲民间音乐的概况,初步感知欧洲民间音乐与欧洲艺术音乐的联系。从教学设计可以看出教师对欣赏几首风笛、排箫及“欧亚唱法”的具有代表性的欧洲民间音乐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挖掘,要求学生听赏由苏格兰风笛演奏的苏格兰民间乐曲《优雅》时,在感受记忆苏格兰风笛的音色,感受其演奏特点和音乐风格的基础上,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在模唱其音乐主题同时,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不间断地接唱,进而体验和 表现苏格兰风笛连吹的独到特点。由此来看教师的这个目标的设定是独具匠心并富于创造性的。学生对音乐特点和风格特征的感受表达方式不仅仅是语言的描述,而是用具体行为进行模仿表现(“欧亚唱法”的教学环节也是这样),这样对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欧洲民间音乐和民歌的音乐特点和风格特征均能使全体学生达到目标的要求,音乐感悟和音乐表达能力均有明显地提高。 第二、教学策略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过程与方法的要求从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觉到教师是紧紧围绕着体验、比较、探究和合作来进行教学的。例如,在风笛教学内容中以苏格兰风笛为主对比赏析爱尔兰风笛;在排箫教学内容中以罗马尼亚排箫为主对比赏析拉丁美洲排箫和中国排箫(同时将排箫与笛子进行比较欣赏);在歌声教学中再赏析“欧亚唱法”的同时对比欣赏“美声唱法”。与此同时,还注意引导学生体验并参与音乐实践。探究与合作方面,在这节课中的体现是适时恰当。教师在课前指导学生分为“风笛”、“排箫”和“歌声” 组,利用各种各种资源搜集相关音乐素材,并进行比较、探究式的学习导入,起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新型合作学习的方式,更使课堂音乐教学向课外延伸,拓展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和审美需求。第三、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选择得当。本节课教学注重音乐是听觉艺术的学科特点,以教科书提供的音响素材为主,优化、恰当地选择爱尔兰风笛《爱尔兰画眉》、中国排箫《茉莉花》和美声唱法演唱的《乘着歌声的翅膀》。这些无论是在作品上、还是在音质上都是上乘的音响资源,为更好地辅助本课教学起到了有效地作用。本课的教学的视频运用也是得当的,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样的教学准备是符合音乐学科特点和规律的。 《中国音乐教育》2004年12期 《摇船调》的教学风格一、 教师本身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音乐教师既要有丰富的音乐文化素养,还要有扎实的音乐综合基本技能,并有意识地应用到音乐教学活动中。因为教师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选择和利用,教师可以创造性地将已有的知识、特长和教材自愿组合、加工成为学生所需要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例如刘娜老师在导入新课时,弹奏古筝《渔舟唱晚》引入台湾民谣《摇船调》的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渔夫摇橹和边摇边唱的对歌的音乐形象。听老师弹奏的《渔舟唱晚》不仅为新课做了贴切、自然地铺垫,并且通过器乐的演奏和辅助师生的对答对唱,很容易地完成了附点音符的教学难点的解决和表现了对歌的演唱特点,同时顺带着让学生欣赏《渔舟唱晚》的片段,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音乐感受和体验。总之,刘娜老师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善于用音乐的美来感化学生,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音乐教学整体活动更加和谐美感。因而说,她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作用。二、 将识谱和学习歌曲融入特定的音乐情境之中本课中,教师设计了多种环节,将识谱知识的学习和特定的音乐情境活动结合起来,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歌曲《摇船调》中,附点音符比较多还要知道和学会反复跳跃记号的运用,教师用猜谜游戏的形式进行师生的节奏问答,使学生在师生的互动中掌握附点音符这一知识点。同时学生在教师轻柔的琴声中试着朗读歌词,加强学生对歌曲的完整音乐体验。同理,反复跳跃记号也在学生歌曲聆听体验中自然地感知和掌握。《摇船调》是一首台湾民谣,也是对歌。教师在教学中始终围绕着边摇船边唱歌的音乐形象,体验模仿摇船的动作和一问一答(人声与古筝,老师与学生)的演唱形式,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本课中,教师先以节奏练习和问答句表现方式让学生熟悉读准节奏和轻声高位置并运用一定力度的变化进行对歌演唱,注意从歌曲的整体进行音乐形象的感受和表现。歌曲的学习阶段,教师先是让学生随音乐默唱和模唱,再听唱加入歌词,最后进行唱名演唱。采用模唱、听唱、视唱和背唱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歌曲学习,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唱歌教学的学习方法。三、 教师良好的语言教态是本课的亮点教师语言是教师教学的必要素养,是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音乐教师更是这样,良好的语言教态可以使音乐教学和学习是一种美的交流和享受。刘老师能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调节语言的速度、音调加之教师的演唱、演奏等,用贴近学生、亲切的语言,生动地形象和美好的歌声和乐声吸引着和打动着学生,使之学生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之中。四、本课作为三年级学生的歌曲学习,学生在演唱歌曲的情感表现方面挖掘不够,在培养学生歌唱技能和演唱自信心方面还显欠缺和不足。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