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科学(心得)之探析科学生成性课堂的合理预设
小学科学论文之探析科学生成性课堂的合理预设 摘要:课前预设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落实教育理念的方案。实践表明:课堂教学是一个个鲜活生命在特定情境中的交流与对话的过程,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就必须提高对课前预设的要求;课前预设要以人为本、以学论教、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力求构建一种开放、和谐、新型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知识的宽阔平台,从而让学生能在课堂上不断生成促进课堂发展的教学资源,并在教师的巧妙引领下,使精彩的课堂尽显师生的智慧。 关键词: 合理预设 生成性课堂 教学设计 随着课改的深入,“预设”和“生成”这对互相对立的概念已不断地融入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对学生“统死”,基本上是按照固定路线实施“硬操作”,结果和许多“美丽的图景”失之交臂。由此,注重“生成资源”的呼声日益高涨,追求“动态生成”成为新课标下课堂的终极目标。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这些生成的“美丽图景”还必须有合理的“预设”作为铺垫,否则,教师就不会用高屋建瓴的眼光审视教材,对学生学情也难以驾驭,更谈不上课堂的动态推进,“生成”将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末,因此,“预设”和“生成”原本一家,我们关注“生成”并非摈弃“预设”,只有两者并重,让“预设”和“生成”和谐共创,才能使课堂焕发生命的精彩。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一个普通的棋手能够预想招后几步棋,专业的棋手能够预想招后几十步棋,大师级的棋手从一开局就能看透整个棋局。只有充分的预计,才能临危不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但这个教学预设不是单维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教学设计,而应该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板块式设计。下面请允许我谈谈预设策略,以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一、教学目标----定位明确 思路清晰 评价一堂课的优劣,首先要考虑的是课堂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创立的,怎样的教学目标有利于科学课堂的动态生成,怎样的目标才能到达学生科学素养的“最近发展区”?我们尝试在目标的定位上做到保底目标和开放性目标并重。达到教学目标的过程应该是生成的,但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一定是预先设计好的。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可能部分教学目标要随时调整,比如提高要求或降低水平。但任何一堂课在操作之前,都应有清晰而明确的教学目标。无论是有关知识和能力的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还是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目标,都只能依靠教师课前的设计。如我在《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的教学中,事先设计了播放《一个真实的故事》音乐MTV,以此真实感人事件震撼学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为有效教学铺路搭桥。然后顺理成章地提出“这大学生为什么要舍命救丹顶鹤?”“ 丹顶鹤的喙、颈、腿‘三长’有什么作用”等问题让学生探讨,整节课以关注丹顶鹤的命运为主线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惊叹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体验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树立环境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具有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于是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重组整合 拓展视野 目前,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专家根据前人的实践经验浓缩而成的,这种教材存在着主观划一、偏离学生的生活等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前预设时,要融入自己的智慧,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或整合,激活教材的知识,让教学内容“走近”学生,“走进”生活,形成有“个性”的教材。这样,使学生学习的视野拓宽到课前的积累、课中的碰撞、课后的拓展,把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沟通起来,那么课堂教学内容就会远远超出原有的教学内容。如:省优质课评比中,金华市第十五中学王东良老师在教学《原子结构模型》这一内容时,把体育馆、芝麻、乒乓球、泡沫这些生活素材引入课堂,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整合,教材的知识被激活,课堂中师生互动效果非常好。 三、教学设计——预设多种 厚积薄发 长期以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都是采用单线型前进方式,这样,就造成在课堂上教师跟着教案走,学生跟着教师走的现象,不利于课堂的动态生成。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吃透教材,了解学生,备课时必须预想更多的可能,充分考虑会出现哪些情况,每种情况如何处理,做出相应的教学安排。教师采用框架式备课,预设多种可能性的预案,使教学设计可供教师临时选择。这样,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发现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适时捕捉学生瞬间信息,体验学生的情趣,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使自己轻松地解决课中出现的各种可能。例如:省优质课评比时,杭州外国语学校丁亮老师在《原子结构模型》的教学过程中,预设到学生各种自学整理的方法,让学生可以选择其中最喜欢的方法,完成原子结构不断完善的过程。 1、条目式:(1) (2) (3) 2、表格式: 3、树枝式: 4、中心辐射式: 5、包容式: 6、推进式: 这样处理,既引领学生经历了自学整理的过程,又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产生自己的学习经验,感受科学发现是无比艰难的过程,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引入新课的学习,设计时,预想到学生的各种可能,预设了多种方案。课堂中,老师就根据学生的生成情况,灵活地进行选择,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很好地激发出来。 四、教学过程——弹性控制 留足空间 传统的教学,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教学时间安排紧凑,课堂中,教师总是强迫学生顺着自己铺好的路一步一步走下去,动态生成性课堂由于教学活动的探究性和开放性,所以在设计教学预案时,教师对教学时间的安排要留有余地,每节课至少要有1/3的时间甚至1/2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学习,并在小组讨论后安排互动交流。这种方案,不要过于具体和详细,要给学生留足自主思维的空间,要提出富有挑战性、针对性,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思维活动的弹性问题。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表现再随时调控,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时间和空间。如:我对《水的净化》用“错误尝试法”进行“如何过滤”的教学:让学生利用提供的器材,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计组装实验装置,对泥浆水进行过滤,老师则从学生实际操作出发,发现学生操作上生成的各种错误,然后有意识的展示一些现象,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学生们收集证据,进行评价与交流:为什么我过滤的速度很快,但滤液不清,为什么?为什么我过滤的速度很慢?为什么我的滤纸会弹出来?为什么我的过滤后的水跟原来的水一样黄?……最后老师展示正确的“过滤”的方法,在相互评价交流中,学生不断发现错误的操作,不断的修正己有的“经验”,规范操作形成技能,从中领悟正确的操作要领“一贴、二低、三靠。”在探究的时间安排上能灵活调控,留有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探究,课堂中学生学得非常主动,教师也及时地利用了学生课堂中生成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 五、教学方法——灵活运用 优化组合 在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的选用时,不能机械地套用某种教学法模式,要汲取“情境教学法”“自主探究法”“尝试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等优秀教学法的精华,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如市备课会李康敏老师在《走向成熟》教学中,课前预设到学生的课堂气氛因接受月经、遗精、青春期身心健康知识内容而沉闷,便果断采用情境教学法,巧妙地以学生喜闻乐见的《人生AB剧》展开话题,霎时学生像烧开的水一样沸腾起来,大家自由选择,各抒己见,貌似沉重的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无比自然地淋漓尽致表现出来。这种教学方法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如果说学生对内容有所顾忌的话,但此种活动形式本身会大大打破学生的沉默,完全可以弥补表面上的难以启口,于是大坝决堤了,滔滔洪水也就直泻而出了。所以李老师的教学行为和组织形式的选择是恰到好处的,极有利于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课堂的教学的精彩和有效立竿见影就不足为奇了。 六、学习方式----量身定做 灵活多样 学生选择哪种方式完成教学目标,老师要提前考虑到。一些公开课上,老师常常对学生说:“想怎么学就怎么学,想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 在学生学习能力不高、自控能力不强的情况下,这种教学态度不仅不能起到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的作用,还有可能对学生放任自流。因此,教师清晰明白地要求学生使用某种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快速准确地达到教学目标。针对具体的学习内容,是选择讨论的方式、探究的方式、合作的方式、还是发现的方式,老师要为学生量身定做。当然,学习方式的选择也要考虑学生实际,而且要灵活多样,允许学生在一定条件下自主选择。如:市优质课评比,来自龙泉的吴建光老师在《月相》教学中,竟以青田的石雕精品《花好月圆》引进侨乡学子的心坎,先后以照一照、看一看、转一转、画一画、说一说等形式展开探究活动,找一找月相变化的形成原理是什么?使学生的兴趣经久不衰,博得与会专家、老师好评如潮。 七、辅助手段----提前设计 精心准备 借用什么样的手段辅助教学目标的完成,也要提前设计,精心准备。如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教学模型等。 我校某老师在《关注艾滋病》教学的课前资料准备,到课堂上的交流讨论,再到课后的制作宣传资料,都突出了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资源,使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切实得到培养和提高;二是借助“世界艾滋病日”这一有利时机进行“艾滋病的传播与预防” 问题的学习,时效性强,且更容易引起学生对艾滋病这一世纪绝症的关注。此外,制作艾滋病宣传资料、进行艾滋病知识宣传等活动,更是为学生提供和创造了一次运用知识、服务社会的良机。从课后学生上交的资料可以看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我们大吃一惊,分析艾滋病的发展情况,传播的途径、解决的方法等等……当一篇篇精美而又专业的资料摆在老师面前时,甚至有的学生还替老师的教学做了幻灯片,老师感到非常惊奇,这些资料如果让老师一个人去找不知道要化多少时间,现在才知道自己每节课前精心准备的资料相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来说是多么的片面呀! 总之,教师一方面要凭借教学机智和策略应对生成性的问题,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落实、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学形式的组织,教学策略的运用等适时地做出修正、调整、变化,这全方位的预设就能使教师在课堂上左右逢源,适时关注课堂生成的新情景(问题)、新内容、新方法、新过程,关注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化的生命活动,体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定教;另一方面要在预设时,全方位地审视学生的课堂学习需求,追求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弹性预设”,为动态生成预留“弹性时空”,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如学习空间、思维空间、体验空间、情感空间等。在这预留的空间中,任孩子们的自主性充分发挥,任孩子们的思维自由飞翔,任孩子们情感爆发喷涌。只有这种合理的预设才能促进有效的生成,才能使课堂精彩纷呈,才能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参考文献: 1、《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叶 澜,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 2、《教学案例》2008年第9期 3、《教育方法概论》,钟启泉主编,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出版 4、《新课程研究》2008年 第11期 5、《科学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沈大安,《福建教育》,2004年6A期 6、《生成性科学课堂的构建思路》,汪潮,《福建教育》,2004年7A期 7、《新课程怎样教》,吴效锋,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5年7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