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心得)之填补历史“空白”,激活想象力,培养创造力
历史论文之填补历史“空白”,激活想象力,培养创造力 历史论文之填补历史“空白”,激活想象力,培养创造力 历史论文之填补历史“空白”,激活想象力,培养创造力 历史论文之填补历史“空白”,激活想象力,培养创造力 历史论文之填补历史“空白”,激活想象力,培养创造力 历史论文之填补历史“空白”,激活想象力,培养创造力 历史论文之填补历史“空白”,激活想象力,培养创造力 历史论文之填补历史“空白”,激活想象力,培养创造力 填补历史“空白”,激活想象力,培养创造力 大朗一中 朱活莲 关键词:填补、空白、想象力、创造力。 内容提要:想象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在学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离不开想象。从某种意义上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通过想象不但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间接的历史知识,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知识深化,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有所创见”,可以激励学生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而这一切,显然比获得历史知识本身更有意义,显然更符合新课标对历史教学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采用开放的、民主的课堂教学形式,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填补历史“空白”,无疑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激情,进而培养其创新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曾有人在高三试题中出过这样一道题:歌颂无私奉献精神拿什么作比喻并说明理由。有几个选项:扫帚、蜜蜂、蚂蚁、土地、蜡烛等。几乎99%的同学答的是蜡烛。其实这道题并没有标准答案,关键要把理由答得贴切些,有新意即可。但我们的学生已经被标准化试题考怕了,考成了一个模子。试想:这些从一个模子出来的学生将如何应付舜息万变的社会呢?我们要培养的是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我们的教育应该为孩子们的一辈子服务,岂能为了好判题,而有意无意地扼杀孩子们的想象力?有些老师认为,想象力不是教会的,是天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许是事实。但另一个事实也是不能否认的: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似乎所受教育越多,人的想象力就越苍白越贫乏。这难道不能说是现行教育扼杀了人们的想象力吗?想象力是创造发明的基础,有了大胆的想象,科学才能不断发展;有了丰富的想象,时代才能不断前进。可见,想象力是智力结构中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因素。加强想象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新课标强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历史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需要学生有更多的情感体验、主观认识、独立思考与判断。历史是一门想象空间极大的学科,尤其是中国古代史中的早期人类历史,存在着大量的历史“空白”,如早期人类是如何开始使用天然火的,又是如何开始使用石器的,等等。在教学实践中,我注意到,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历史“空白”并不难,难的是通过合理的想象来填补这些历史“空白”。而通过填补这些历史“空白”,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引起学生积极地交流、比较、反思、选择,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一、更新观念,实施民主化教学。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现象:有些学生一考完试就把课本撕碎或扔掉,好象对课本怀有深仇大恨似的;但是我们又经常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偷偷看小说。作为承载知识的载体,课本和小说本质上没有什么两样。但为什么学生厌恶前者而喜爱后者呢?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上课就意味着反复地听、写、记,而看小说则不同,他们可以尽情地徜徉于人物的悲欢离合、事情的缓急转折之中而不受那些抽象概念的骚扰。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前者是任务,后者是享受;前者是被动执行,后者是主动接受。可见,学生真正需要的是在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中独立、自由、开放地吸收知识,提高能力。众所周知,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通过想象和联想,提出一些创新性的观点。基于此,教师首先要一改往常不苟言笑的教学方法,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使呆板的课堂变成人人渴望展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主阵地。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会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其次,要发扬民主,互相尊重。许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民主是创造思维的阳光、雨露和土壤,民主是培养和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基本保证。实施民主化教学,教师要放下当老师的架子,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互信、友好的民主关系,允许学生挑老师的毛病。比如,我和七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嫘祖发明养蚕抽丝的技术”这一内容时,我们想象嫘祖可能是从蜘蛛结网这一现象中得到启示的。我想当然地认为蜘蛛的丝是从嘴里吐出来的。有同学马上指正:“老师,蜘蛛的丝不是从嘴里吐出来的,而是从屁股里吐出来的。”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这位同学羞红了脸。我首先用手势制止了同学们的哄笑,然后诚恳地说:“蜘蛛的丝从哪吐出来的,老师的确没有事实依据,也没有查过书,我想完全有可能我说错了,我们请这位同学告诉我们他是从哪里了解到这一知识的,好吗?”同学们大声叫好。那个同学看到我虚心的态度、听到我鼓励的语言,终于大胆地站起来发言:“我是从《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上看到的,所以我觉得我的说法是正确的。”之后,我充分地肯定了这位同学敢于指出老师错误的做法,夸他勇气可嘉,并借此机会鼓励同学们广泛阅读课外书。这时,同学们看向那个同学的已不再是嘲笑的眼神,取而代之的是佩服、羡慕的眼光。此后学生发言更大胆了,发言的人也更多了。我想,只有“亲其师,信其道”,师生之间消除了隔阂,相互沟通了,学生才能在课堂上敢于发表意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切磋,必然会绽放出创造的花朵!二、通过示范模仿,调动学生情绪,引导学生进入想象世界。由于早期人类的历史所涉及的都是空间上远离人们、时间上非常久远的人、事、物,学生要直接感知是很困难甚至是根本不可能的。于是只好借助想象来弥补这种不足。想象力的培养,模仿往往是第一步,因为模仿本身就是一种“再造想象”,模仿的过程就是抓住事物之间的外部和内部特点的联系的过程,因而它绝对不是抄袭。古今中外,许多有成就的人物在开始时都是从模仿中得到收益的,然后再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走出自己的路来。如东晋王羲之,就是在学习前人书法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被后人尊称为“书圣”。这就是从模仿到创新的想象发展的结果。在教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时,我首先给学生做了一个想象的示范:想象北京人是如何开始使用天然火的。我是这样描述的:在一个晴朗的夏日傍晚,一群北京人在洞穴前戏耍。树阴下,没有太阳的暴晒,他们玩得十分开心。晚鸟归林,松鼠在小树林里穿梭。真是一幅绝美的落日乐趣图。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俗话说,夏天的天,孩儿的脸,说晴就晴,说阴就阴,变得快极了。先是太阳没有了,接着天空响起了一阵霹雳,再接着便雷电交加,大雨倾盆而下。老少北京人都吓得躲进了山洞,连看也不敢看刚才还戏耍玩乐的树林,因为一个响雷正好劈打在一棵大树上,整个树林都着火了。怕火,可以说是人的本性,北京人自然也不另外,因为他们的祖先曾被活活烧死过。所以他们躲在洞穴里不敢出来,直到天亮。最先起身的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北京人。他大声欢呼着,因为他闻到了一股异于花香果味的香气。他的欢呼自然惊醒了与他同睡的两个兄弟。他们做了个闻香的动作:嗯,好香好香啊!他们循着香味一路寻出洞穴。嗬!天放晴了,圆圆的太阳下挂在天空。放眼四周,地上烧得枯焦一片,还蒸腾着袅袅青烟。而扑鼻的香味正是从这块土地上传来的。三个人一路走过去,见到在灰烬中被烧死的鸟雀和松鼠,而香味正是从他们身上发出的。过去他们也见到过类似的东西,总是弃之不食。因为他们的爷爷奶奶说,吃了它们,就是对烧死的亲人不敬。但这三个小北京人的肚子实在太饿了,而且香味实在太吸引人了。于是他们不顾一切地吃了起来。这一吃才发现,烧熟的东西比生吞活剥的实在是好吃多了!从此,他们有机会就偷偷地吃。当他们成了新一辈的家长时,吃熟食便成了北京人的生活习性,于是保存天然火种便成了某些北京人的专职。通过这一富有感情的想象描述,把学生带入想象的情景,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进入想象的亢奋状态。然后让学生模仿来描述自己想象的意境。有的学生在模仿中明显有了自己的创意。一面就是其中一位同学的模仿描述:距今约70—20万年前,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被称为“北京人”。一天早上,天气晴朗,阳光明媚,一群北京人拿着石头、木棒等工具出去打猎。中午时,天气突然变了,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一眨眼间,大雨倾盆而下。北京人赶忙找了个山洞躲起来。其中一个胆大一点的年青北京人,叫小强,因为好奇就跑到洞口看雨。忽然,他看见一个闪电劈中了不远处正在奔跑的小鹿,小鹿顿时着火了……小强吓得赶快躲进洞里。雨停后,小强怀着强烈的好奇心跑到烧着的小鹿旁,立刻闻到一阵阵令人垂涎三尺的香味。他小心地撕了一块鹿肉放到嘴里:噢,味道真是好极了!比平时吃的生肉不知道要好吃多少倍!他奔回洞里,告诉了其他的北京人。之后他们就学会了用火来烧东西吃。他们把天然雷电火、火山火捡回洞里去,派专人看守。后来,甚至有人还在吃熟肉时加些佐料,如有咸味的盐、有辣味的辣椒等,东西就更加好吃了。三、允许学生异想天开,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其发散思维。所谓发散思维,是指倘若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那就以这个问题为中心,思考的方向往外散发,找出适当的答案越多越好,而不是只找一个正确的答案。人在这种思维中,可左冲右突,在所适合的各种答案中充分表现出思维的创造性成分。“空白”的深层意义是隐含的,它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古西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说过,哲学的起源乃是人类对自然和人类自己所有存在的惊奇。他们认为,积极的创造性思维,往往开始于人们的“惊奇”。这里的惊奇其实指的就是强烈的求知欲。青年人的求知欲最强,然而,若是不加以有意识地转移到发展智力、追求科学上去,就会自然萎缩。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潜藏的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们去探索科学,去进行创造性思维,并且在探索的过程中又不断地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之永不枯竭,永为活水!同一事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生活阅历、知识水平、情趣爱好、思维角度不同,见解自然就会不同;即使见解相同,下笔也不一定相同。所谓“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课堂上我总是给学生充分自由的空间,包括思想上的、行为上的,决不定格他们的思维。相反,我一再强调:只要是可能存在的,哪怕是“异想天开”,也没关系。由于学生的想象结果得到了肯定,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想象热情,从而闪烁出许多智慧的火花。下面仅举二例为证:例一:想象早期人类怎样开始制作陶器。生一:有一天早上,几个小孩子在太阳底下玩湿泥巴,他们有的将湿泥巴压成扁扁的碟子一样的东西,有的用湿泥巴做成碗、杯一样的东西。正当他们玩得开心时,妈妈们叫孩子们回家吃饭了。于是他们把玩过的湿泥巴随地一放,就回家吃饭了。下午,他们打算继续玩湿泥巴,走到原来的地方一看,早上他们用湿泥巴做的碗、碟状物全被太阳晒得干硬,有的居然可以用来装水。后来人们就开始有意识地用湿泥巴来做他们想要的器物,并且把晒干的器物放到火里去烧,以便更结实。这样他们就学会了做陶器。生二:有一次下大雨,地上很泥泞。有一人个正在赶路,脚踩在湿湿的泥地里,印出一个个深深的脚印。过了几天,那个人发现他的脚印硬了,而且还藏了水。从此人们知道用湿泥巴来做器物。这就是陶器制作的开始。生三:正如生一所描述的那样,白天小孩子们在树林里玩湿泥巴,做了许多碗、碟一样的东西。晚上,下了一场雷电雨,树林里发生了火灾。第二天,人们发现前一天孩子们做的碗蝶一样的泥巴玩具被火烧后十分坚硬,可以装食物,甚至可以装水。从此人们学会了制作陶器。例二:七年级教材第四课《破解彩陶之谜》中对人形陶罐小女孩表情的想象:有同学说她在微笑;有同学说她在看星星;有同学说她在唱歌;有同学认为她在听妈妈讲故事;更有一位同学语出惊人:“老师,她在发呆!你看她的表情象不象你经常说的上课时人在心不在的同学的样子?”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但又心有戚戚焉。瞧,学生们的想象是多么奇特、合理而又富有生活气息!在想象的过程中,他们的发散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这使我坚信:只要我们老师注意用心灵、智慧和行动去保护学生的探索欲望和想象热情,就一定能使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总是处于“跃跃欲试” 的阶段,就一定能培育出他们刚刚出土的想象嫩芽!四、想象接龙,培养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灵活性、独创性是创造力的主要因素。灵活性是指随机应变的能力;独创性是指对刺激作出不寻常的反应,且有新奇的成分。歌德的妈妈就很注意孩子想象力的培养。歌德小时候,妈妈给他讲故事,讲一段总是停下来,让歌德自己去想象故事的未来。也许正是基于这种想象力的培养,最终使歌德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大作家。在历史教学中,根据故事情节,鼓励和引导学生想象接龙,或续写,或扩写,或补充省略的情节,或把简单的部分具体化、形象化,或纠正错误等,这些都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想象的好办法。试看下面例子:例:想象半坡人如何学会种植粟、白菜或芥菜等农作物。生一:有一天,半坡人去采集,发现小鸟在啄食一种植物的种子,于是半坡人猜想:这种植物的种子肯定没有毒。就采了一些来吃,觉得很好吃,就拿回去种了。这就是粟。生二:半坡人将粟采回去后,并不是立刻就知道种,而是这样的:他们用手抓食粟时,有些粟就从指缝里漏下来掉到地上,过了几天,就长出了粟。生三:粟的种子掉下的那块地必须潮湿、有阳光。生四:种子掉到地上后,绝不会过了几天就长出了粟。过了几天,最多是长出了苗,至少过了几个月才会长出粟。生五:当他们第一次发现地上新长出的粟时,可能还没有意识到是粟的种子掉到地上发芽生长的结果。过程应该是这样的;他们多次发现吃东西的地方长出了粟,终于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于是开始研究其原因,最后才知道种子掉到地上可以长出庄稼来。生六:有一次半坡人去到一个地方采集,发现了粟这种东西,并且觉得很好吃,于是把这个地方的粟全采回去了。过了几个月,他们发现那个地方又长出了好吃的粟,非常高兴,于是又把它们全部采回去了。结果,每隔半年左右,他们都能在同样的地方采集到粟。这引起了半坡人的疑问:明明每一次都把粟采光了,会什么隔一段时间又会有呢?后来他们就留心观察,终于发现了“种子掉到地上可以长出植物来”的道理。就这样,他们学会了种植业。看,学生们的感觉多么敏锐,想象多么活跃!他们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在发现和解决问题时,随时会出现突如其来的新想法、新观念。我们岂可怠慢这种创造性思维的产物?五、通过说写训练,增强学生的想象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表象重组”的能力,最终形成想象的能力。想象不是表象的堆砌,而是按表象的自身规律“重新组合”,是一种严格的构思过程。学生的想象活动是在语言的调节下进行的,语言始终都在指导和改进着形象形成的过程。有了丰富的表象,还必须借助于语言对表象进行分解和综合、加工改造成所需要的新形象。如果仅有丰富的表象而无生动的语言,就象“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学生的想象将永远停留在直观、表面的水平上。因此,在引导学生根据头脑中的大量材料展开联想的基础上,我经常会因势利导,指导学生编写许多情节生动的故事,或张贴于学习园地,或汇编成“书”,供大家参评,互相借鉴。比如,2003~2004学年的初一(16)班同学就在老师的指导下自编了一本名为《北京人的一天》的“书”,稿件由全班同学提供,由历史科代表担任编辑,甚至还设计了非常有特色的封面。他们抄编了两册,送了一册给我做纪念。 想象是学生创造力的萌芽,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想象就是创造!有人说:“童年是一场梦,少年是一幅画,青年是一首诗。”可见,学生是富于想象的。事实上,我觉得在学校,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都离不开想象。富有想象力的教师总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设计教学方案,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自己的教学更富有成效;同样,富有想象力的学生总是在学习中凭借丰富、精确而又灵活的想象来理解空间、时间和事物的形象、数量、情景、分布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说,学校的整个教学过程都充满着想象。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马克思甚至把想象称为“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这提醒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参考资料:1、《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2、《普通心理学》,彭聃龄主编,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北师大出版社;3、《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苏]巴班斯基著,吴文侃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二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