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美术(心得)之农村美术教学之现状与思考
美术论文之农村美术教学之现状与思考 乔亚萍 初中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动手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近几年来我们国家也非常重视美术教育,许多学校也取得了不少教学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据报道:有人曾对某一农村的幼儿园、小学、初中进行调查,并得出了以下数据:从孩子会用笔到幼儿园期间,孩子喜欢画画的占调查人数的 99%;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三年级下降到90%;再到五年级下降到70%;到了初中出现严重的分化,有对美术有兴趣的只能达到60%。这种现象的确令人深思。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社会因素,家庭的误导。在孩子入学前,多数家长以孩子会画画等艺术才能而给予鼓励和夸奖,入学后则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这就使孩子错误的认为学习成绩是主要的,兴趣爱好是次要的,于是本来的天性被慢慢扼杀。家庭构成社会,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社会环境:画画是玩,学习成绩是重要的。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只要求孩子文化课成绩好,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强制其学习尚不感兴趣的文化知识,这样就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二是学校因素。在长期应试教育的约束下,学校多注重学生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学生从思想上不重视,从材料上不做充分的准备,课堂效果差。现在虽然有很大转变,但许多学校的教育意识没有转变,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没改变,上美术课时,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只教学生临摹作品,课堂气氛低沉,讲课呆板,是使学生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这些都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兴趣培养。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是不能忽略的,那么该如何来培养农村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学校外部因素是大环境,我们很难改变,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改变内因,转变教学观念,从课堂抓起,培养其兴趣。 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激发其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现在上美术课的主要问题是相关教材资料缺乏设备不齐。特别是欣赏课,书上的图片毕竟有限而且比较小,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就不能激发学生的美感。因此运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来补充就非常有必要。教师要自己找资料,如挂图、画册、录象、幻灯、光碟等,让学生观看欣赏。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运用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只有通过大量作品欣赏,教学示范,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因为农村教学条件的限制和教师水平的差异,使农村的美术教育参差不齐,美术教师的个人意识也有差异,我们的美术课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也不是为了应付一节课更不是是简单的哄孩子玩。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以太高的准则来评价学生。而是看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新颖的表现。要多给予肯定的表扬,少有居高临下的指责。另外教师要转变观念,不能有美术课是副科的意识。 只有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从自身出发,了解学生,转变观念,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工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不增加他们的负担,培养他们的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