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脱贫攻坚心得体会范例大全【三篇】
【篇一】 市政协“我为脱贫攻坚做件事”活动开展以来,在省政协的指导下,全市政协系统和广 大政协委员迅速响应、积极参与,下基层结穷亲、察民情、献良策,从捐资助困、兴水修路、 产业培育、教育医疗、议政建言、引资引智等方面,多渠道、多形式助力我市脱贫攻坚工作 大局,取得阶段性成效,受到了省政协和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 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川政协 11 号文件精神,推动“我为脱 贫攻坚做件事”活动持续深入开展,现结合政协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深刻认识重大意义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是体 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美丽广元、幸福 家园”的必由之路。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全面分析了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明确了具有指 导性、针对性和操作性的目标任务,要求咬定青山不放松,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 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市委六届十次全会对我市精准脱贫工作进行专题 研究和部署,确立了我市新阶段脱贫开发的主攻方向和政策措施。人民政协作为大团结大联 合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主动融入脱贫攻坚工作大局、倾力投入脱贫奔康伟大事业, 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必须充分认识到深入推进“我为脱贫攻坚做件事”活动是政协充分体 现人民性、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大使命,是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推我 市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践行“三严三实”、 深入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履职作为的重要平台。全市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 深刻认识重大意义,按照“市委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跟进到哪里”要求,切实 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自觉性和主动性,再接再厉、务实作为,努力推动“我为脱贫攻 坚做件事”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务求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二、准确把握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委领导,主动融入大局。积极推动“我为脱贫攻坚做件事”活动融入党委政 府脱贫工作大局,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整合政协资源和工作力量,聚焦同一目标、协力同 一规划,助推脱贫任务圆满完成。 (二)立足政协职能,突出政协特色。把握政协职能定位,明确政协特色优势,寓活动开 展于政协各项履职工作之中,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推动政协 工作更准地对接、更好地服务我市脱贫攻坚工作。 (三)坚持履职为民,促进共享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弘扬人民政协脱贫 济困优良传统,密切联系贫困群众,积极反映民意民愿,切实在保障改善民生、缩小收入差 距、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公平正义上献计出力,促进贫困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四)坚持实事求是,着力久久为功。深入搞好调查研究,准确把握贫困地区发展条件和 贫困群众诉求,遵循客观规律,协力精准规划、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纠正对活动在时间、 空间、数量、大小上的认知偏差,坚持做雪中送炭的实事好事,确保活动深入开展、帮扶长 效持续。 三、切实明晰工作重点 (一)政协各级组织牵头抓总。市、县两级政协组织要深入做好宣传发动、联系服务、督 促检查和总结考核各项工作,确保各项活动在工作中有规划、在帮扶上有实效、在履职中有 影响、在群众中有口碑。 (二)主席会议成员示范引领。各级政协领导既是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和推 动者,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带领对口帮扶部门和单位,深入联系指导的贫困点,研究发 展思路,落实工作举措,协调项目资金,带头完成脱贫任务。 (三)专门委员会协调服务。专门委员会、委员活动小组要切实承担起联系服务委员和组 织委员开展活动的职责,明确活动要求,细化工作方案,组织、引导委员积极投入“我为脱 贫攻坚做件事”活动,确保活动实现委员全覆盖、界别全覆盖。 (四)政协委员献智出力。政协委员要结合本职工作、专业特长和资源优势,把参与活动 作为履职重要内容,主动联系贫困地区、贫困群众,通过视察调研、提交提案、反映信息等 履职活动和助学解困、产业扶持、医疗救助、法律援助、对口帮户等实际行动助力脱贫攻坚。 (五)政协机关全力参与。机关干部要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全员参与“我为 脱贫攻坚做件事”服务保障和具体帮扶工作,深入基层,与贫困户结对认亲、真帮实扶。派 驻到帮扶点的工作组和挂职干部,要担当实干,帮助制定规划、协调落实举措,做到不脱贫 不脱钩。 四、不断拓展推进形式 (一)积极协商建言。把“我为脱贫攻坚做件事”活动作为政协履职的重要内容,准确把 握党委政府工作指向,围绕脱贫攻坚工作部署安排、规划设计等重大议题,拟定协商议题, 制定协商计划,组织协商议政,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 (二)深入调研视察。坚持问题导向,针对脱贫攻坚工作进展以及贫困群众关心的热点难 点问题,组织专项调研视察,广泛汇聚委员和专家学者智慧,及时反映基层群众愿望诉求, 努力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有价值、可操作的意见建议。 (三)强化民主监督。紧扣脱贫政策落地、制度措施落实、脱贫对象精准、项目资金使用、 脱贫进度成效等内容,深入开展民主监督和民主评议,促进脱贫工作更加科学务实、脱贫成 效更加持续长久。 (四)助推产业脱贫。引导和鼓励委员中的行业代表人士和企业家,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实施产业扶贫,通过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供种包销等方式,帮助发展壮大特色优 势产业,协力培育农村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助推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拓宽农户增收渠道。 (五)开展智力脱贫。发挥政协智力脱贫工作优势,组织开展政策宣讲、技能培训和“三 下乡”等活动,帮助贫困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促进贫困地区改善发展环境,提升医疗 卫生、文化教育和社会服务保障水平。 (六)广泛凝聚力量。充分发挥政协纵横贯通、内外连接的渠道优势,按照脱贫目标和脱 贫规划,主动联系中央、省、市、县级有关部门,协调争取政策、产业、项目、资金和人才、 科技支持。当好桥梁纽带,通过先进典型示范带动,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努力 构建内引外联、协同互动的良好工作格局,汇聚脱贫奔康强大合力。 五、着力强化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政协主席会议要把“我为脱贫攻坚做件事”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列入年度工作要点,与其他各项政协履职工作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推进,每月听取一 次活动进展情况报告。市政协成立“我为脱贫攻坚做件事”活动领导小组,由王振会任组长, 何成礼、李培勇任副组长,陈跃龙、杨正强、赵银江为成员,下设办公室,由李培勇兼任办 公室主任,杨正强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要抽调精干力量做好具体工作,确定年度目标、 细化工作方案、动态追踪活动进展和成效。 (二)完善推进机制。各级政协组织要为委员开展“我为脱贫攻坚做件事”活动情况建立 台账,做到 1 名政协委员 1 本台账,并切实加强对台账的管理。要结合委员履职“五个一” 活动,进一步明确活动要求,倡导委员每年至少为脱贫攻坚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要根据贫困 户的脱贫需求因地制宜、量体裁衣,量身定做脱贫项目和脱贫措施。要建立督促检查、定期 通报、考核评价、表彰奖励机制,将参与“我为脱贫攻坚做件事”活动情况作为委员继任重 要参考,作为考核政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市县(区)政协委员要认真了解脱贫 户的姓名、村组、家庭人口、贫困属性、家庭收入来源、致贫原因、帮扶单位、帮扶人员等 信息,通过扎实有效的帮扶措施,确保活动务实深入推进。 (三)突出宣传引领。要用好各级主流媒体平台和自身宣传阵地,深入宣传报道活动中涌 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感人事迹和成功经验,壮大活动声势、形成良好氛围。要适时梳理总结 活动成效,深入推广有效、管用、可复制的形式和做法。要强化提炼综合,突出亮点特色, 及时将活动情况报送同级党委政府。 (四)强化服务保障。政协各级组织和相关委员联络服务单位要为委员参加活动创造条件、 搭建平台、精心服务,架起委员和脱贫点、贫困群众之间的桥梁,扎实做好组织协调和联系 沟通等服务工作。要协调委员所在单位为他们脱贫助困提供时间、交通等必要保障,消除委 员参加活动的后顾之忧。 【篇二】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的重要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开创 了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在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习近平多次到贫困地区调研指导,对 扶贫开发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作出阐述,形成了新时期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其中,实施精 准扶贫、精准脱贫,就是新时期扶贫脱贫攻坚实践的新思路新概括,是好路子好机制的核心。 本文通过系统考察精准扶贫思想的形成过程、基本内涵和实现途径,以深化对党中央精准扶 贫基本方略的认识。这对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有一定 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 中国*一贯高度重视扶贫开发事业。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人民持 续向贫困宣战,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使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 高,贫困地区面貌发生根本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对 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开始了党的扶贫事业的新探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构想, 就是在新的探索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20xx 年 11 月 3 日,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调研扶贫攻坚工作。他说:扶贫要实事求是,因 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从现有公开文献看,这是总 书记首次明确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此后,他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实施精准扶贫,扶贫工 作要提高精准性。 20XX 年初,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 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3 月 5 日,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地方 要优化整合扶贫资源,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这表明精准扶贫的构想开始进入 全国性、机制化探索实践阶段。 进入 20xx 年,党中央总结各地区各部门实践,对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行了系统总 结和阐述。习近平先后主持召开了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与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明确提出和阐述实施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等基本要求和实现途径。他强调要重点解决好扶持 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问题,扎实提高脱贫攻坚成效。这样,以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 准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初步确立,党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思想在 实践中全面展开。 20xx 年 10 月,习近平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在扶贫攻坚工作 中采取的重要措施,就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11 月 29 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打赢 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坚决 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份重要文件表明,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被提到新的高度,彰显了以习 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扶贫脱贫的决心。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当然不是凭空而来的。 首先,它是针对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的。长期以来,中国的扶贫 开发存在着贫困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等问题。 比如,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是国家统计局根据全国 7.4 万户住户调查得出的抽样调查数据推算 出来的,这对于研究贫困人口规模、分析贫困发展趋势比较科学,但对于具体扶贫工作而言, 意味着这么多贫困人口究竟是谁、具体分布在什么地方,说不大清楚。习近平敏锐看到了这 些问题。他说,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 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找准问题、聚焦问题,才能解 决问题。精准扶贫的提出,就是要弄清楚谁是贫困人口致贫原因何在如何针对性帮扶等问题。 其次,它是对我们党真扶贫、扶真贫思想的拓展和升华。上世纪 90 年代,针对扶贫开发 过程中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一些具体贫困人口脱离于扶贫之外的现象,党中央及时提出真扶 贫、扶真贫的思想。强调扶贫攻坚要以贫困村为重点,以贫困户为对象,把扶贫任务分解到 村,把扶贫措施落实到户,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十六大后,党中央提出要因地制宜进行整 村推进,将瞄准目标拓展到贫困村,并对贫困村内的贫困户进行了初步的建档立卡工作。十 八大以来,习近平一直强调,领导干部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精准扶贫的提出,进一 步把扶贫对象下移到具体的贫困户、贫困人,从机制上确保真正做到扶真贫、真扶贫。这就 拓展了扶贫内涵,体现出党的扶贫理论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 最后,它反映了中国扶贫开发事业新阶段的客观要求。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逐渐进入新常 态,扶贫开发事业也呈现出新特征。比如:经过多年努力,容易脱贫的地区和人口已经解决 得差不多了,越往后脱贫攻坚成本越高、难度越大、见效越慢,特别是实现 2020 年确保贫困 人口如期全部脱贫,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总的看,脱贫攻坚既面临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 次矛盾和问题,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挑战。习近平对此作出判断,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 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那么,如何才能啃下这块硬骨头?显然,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按 部就班地干,难以按期完成任务。习近平强调,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 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二、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做到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提出与实施,受到社会各界的很大关注。如何做到精准扶贫?习近 平指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 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沿着这个思路,党中央从理论和实践上作出了 探索和回答。 第一,实施精准扶贫方略要做到六个精准。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充分发挥积 极性,在实践中因地制宜形成了很多好经验好做法。例如,贵州在实践中总结出精准识别扶 贫对象的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直观有效, 富有创造精神。甘肃等地在建档立卡的基础上绘制贫困地图,全面准确掌握贫困人口规模、 分布以及居住条件、就业渠道、收入来源、致贫原因等情况,挂图作业,按图销号,做到一 户一本台账、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倒排工期,不落一人。中央认为这些 探索都符合精准扶贫要求,应该积极提倡。 在指导和总结各地扶贫实践中,党中央也在不断深化对精准扶贫的认识。6 月,习近平 首次总结了六个精准的要求: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 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他要求各地都要在这几个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 见真效,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六个精准的确定,成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 脱贫方略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也为各地进一步脱贫实践提供了明确标准和主要抓手。 第二,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 两片树叶。现实中,贫困的原因的确千差万别。贫困人口中有的有劳动能力、有耕地或其他 资源,但缺资金、缺产业、缺技能;有的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很难实现就地 脱贫;有的完全或部分丧失了劳动能力导致贫困;有的则是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习近平提出: 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 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中央总结 出五个一批的脱贫攻坚具体路径。 五个一批,就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 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从概念上看,五个一批有一个提出和逐步完善的过程。最初 提出的是四个一批,随后将其扩展为五个一批,最后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对五个一批 的内容又作了调整并最终确定下来。通过调整,党中央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 因贫困类型施策的基本思路更加清晰,对精准施策实现途径更加明确。当然,通过五个一批 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是就主要路径而言的。中央也强调,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不能都照 一个模式去做,而要因地制宜,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精准扶贫新路径。 第三,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贫困地区和人口脱贫之后如何退出?习近平在中央扶贫 开发工作会议上明确了基本思路:要设定时间表,实现有序退出,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 止急躁症;要留出缓冲期,在一定时间内实行摘帽不摘政策;要实行严格评估,按照摘帽标准 验收;要实行逐户销号,做到脱贫到人,脱没脱贫要同群众一起算账,要群众认账。这次会议 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出台,提出要建立贫困户脱贫认定机制。 3 月,习近平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进一步强调,建立贫困退出机制是 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提出以脱贫实效为 依据,以群众认可为标准,建立严格、规范、透明的贫困退出机制,其核心内容就是要实现 贫困精准退出。 为什么要强调贫困退出的问题?从逻辑上讲,实现稳定脱贫自然就不需要继续扶持,但现 实中并非如此简单。出于利益驱动等各种原因,有的贫困地区和人口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惰 性,有的地区戴着贫困县的帽子舍不得摘,国家从机制上也缺乏完善的贫困退出机制,如何 使稳定脱贫的地区和人口及时退出,也需要在精准上下功夫。习近平指出,精准扶贫是为了 精准脱贫,准确抓住了两者之间目的和手段关系。 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新形势下脱贫攻坚的新理念新思路 新形势下的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特别是作为其核心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呈现出 许多鲜明的时代特征,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反映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 调的不仅是小康,更重要、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即覆盖的领域、人口、区域都要全面。习近 平在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 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可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 标能不能如期实现,很大程度上要看脱贫攻坚工作做得怎么样。 脱贫攻坚要取得实效,关键在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习近平说:要把扶贫攻坚抓紧 抓准抓到位,坚持精准扶贫,倒排工期,算好明细账,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 这体现出瞄准的区域要精准。他还说:绝不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坚决阻止贫 困代际传递。这体现出瞄准的人口要精准。简言之,脱贫攻坚一定要扭住精准,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离不开精准。这就把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 第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彰显了五大发展理念的思想引领。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 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 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是中国*关于发展理论的重大升华。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的思路、方向、着力点,就充分体现了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本身就是扶贫开发工作思路和机制的重 大创新。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就是要把帮扶资金和 项目重点向贫困村、贫困群众倾斜,推进老少边穷地区脱贫减贫,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强调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 态补偿脱贫一批,既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生计问题,又有利于这些地方的生态环境保护。 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脱贫攻坚工作则强调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 离不开各国减贫发展合作。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强调,绝不能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要让 13 亿中国人民共享全面小康的成果,实 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 第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体现了底线思维的恰当运用。底线思维,就是客观地设定最 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期望值的重要思维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 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 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在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补齐短板和政策兜底,体现和丰富了坚 持底线思维的科学方*。 一是补齐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扶贫 开发等方面,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短板和薄弱环节。能不能补齐短板,决定着在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时间节点上能不能收好官。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 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因此,必须补好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这块最突出的短板,做好这篇大 文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更大决心、更精准思路、更 有力措施,采取超常举措,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总之,要通过精准扶贫补齐短板,针对特定人群面 临的特定困难,想方设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政策兜底。人民群众对生活的期待不断提升,需求是多样化、多层次的,但我国的 国力财力毕竟有限。习近平指出,要从实际出发,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 生建设,织密扎牢托底的民生保障网。但是兜底的理念,也不完全是为了保障基本民生,主 要是解决特困群体的问题。中央提出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对 2000 多万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 力的贫困人口,通过全部纳入低保覆盖范围,实现社保政策兜底脱贫。兜底是保证困难群众 一个不掉队的底线,是习近平提出的底线思维的运用,反映了我们党对扶贫脱贫攻坚事业认 识的深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 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通过以上考察可以看出,精准 扶贫、精准脱贫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和路线,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的重要创 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些重要 方略,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 重要推动作用。 【篇三】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 2020 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 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 神,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 期脱贫攻坚任务作出部署,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必须贯彻落 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扶贫开发思 想,坚持精准发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 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这是对脱 贫攻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所处位置的准确判断。越是任务艰巨越要迎难而上,确保 到 2020 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是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本 质要求的体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一个突出短板。短板必须补齐,否则影响全局。 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我们不 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 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认可度。我们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只争朝夕、 真抓实干,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这块突出短板。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基础 和前提。习近平同志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他还指出,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就 是要让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现在,我们党就是要领导广大农民脱贫困、奔小康,就是要让 广大农民过上好日子。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 群众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是社会主义。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 7 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举 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中西部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贫困人 口规模仍然较大,而且剩下的贫困人口大多数分布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连片 特困地区,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减贫难度大,脱贫成本高。扶贫开发进入了啃硬骨 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 贫困人口规模大、贫困程度深依然是我国贫困问题的基本特征。目前,全国有 14 个集中 连片特殊困难地区、592 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2.8 万个贫困村、近 3000 万个贫困户、 7017 万贫困人口。而且,现有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自然条件差,基础设 施薄弱,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减贫边际效应不断下降,增收难度不断加大,贫困代际传递趋 势明显,是难啃的硬骨头。 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和发展能力弱的现象依然十分普遍。20XX 年,全国 592 个国 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 6610 元,比全国农民平均水平低 3282 元。老少边穷 地区贫困问题集中,贫困人口普遍存在受教育程度低、健康水平低的两低情况,自我发展能 力弱。建档立卡贫困村 70.8%没有集体经济,内生发展动力严重不足。贫困人口致贫因素较 多,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突出,缺资金、缺技术普遍,因病返贫、因灾返贫、因市场风险返 贫常见。 贫困地区区域性贫困、发展基础差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全国 12.8 万个建档立 卡村中,6.9 万个行政村不通客运班车。87.1 万个自然村中,33 万个不通沥青(水泥)路。贫 困地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 20 个百分点。建档立卡户中有 652 万户饮水困 难,580 万户饮水不安全。贫困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偏低,市场主体发育不足,市场体系建设 滞后,产业发展处于价值链低端。贫困县的存贷比普遍在 40%左右,储蓄外流严重。 扶贫政策针对性不强、特惠支持不足问题依然存在。现有政策部分落实不到位、财政投 入明显不足、行业支持缺少特惠、工作责任落得不实、社会动员支持体系薄弱等问题还没有 得到很好解决。过去贫困面大,一项普惠政策就可以使许多贫困人口增加收入,越过温饱线。 现在,贫困人口大多数自身能力弱,或者居住在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仅靠自己很难参与 发展进程、享受发展成果。 精准发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习近平同志指出,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 于精准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 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这为脱贫攻坚明确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脱贫攻坚,脱贫攻坚的出路在于精准施 策。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编制好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 着力完善综合性扶贫政策措施和健全脱贫攻坚保障体系的规划,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 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落实到规划中,确保精准施策、实招更实。一是建设国家扶贫开发大 数据平台,在精准识别上摸实情,真正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好基 础。精准识别既要体现静态的精准,把现在的贫困人口找出来;又要体现动态的精准,把脱贫 的人口退出去,把返贫的人口纳入帮扶对象。二是建设省级扶贫开发投融资平台和县级扶贫 开发资金项目整合管理平台,拓展扶贫投入渠道,切实增加扶贫投入。在县一级,把专项扶 贫资金、相关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集中使用,加强资金监管,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推动扶贫开发项目与行业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试点安排相衔接,扶贫开发规划与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特色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规划相融合,把革命老 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重点。三是建设乡村扶贫脱贫落 实工作平台。在贫困乡建立扶贫工作站,在贫困村选派好第一书记、建设好驻村工作队,配 合村两委落实帮扶措施和帮扶责任,保证贫困户有人帮、有人扶。进一步完善中央统筹、省(自 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脱贫工作责任考核,对贫困县重点 考核脱贫成效。四是建设社会扶贫对接平台,以社会扶贫网为载体,实现贫困村贫困户帮扶 需求和社会扶贫资源有效对接。 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六个精准要求,做到扶持对象精准、 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坚持扶贫开 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精准帮扶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开发紧密结合,坚持扶贫开 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继续深化贫困县考核、干部驻村帮 扶、精准扶贫、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金融服务、社会参与等精准扶贫机制改革,建立健 全考核机制、贫困退出机制和第三方评估机制,为精准推进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大力实施七 项专项行动,把行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落到实处:实施教育扶贫行动,确保教育脱贫一 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施健康扶贫行动,确保医疗救助缓解一批,提高贫困人口身体素质, 减轻其医疗负担,努力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实施金融扶贫行动,拓宽扶贫投入渠道,为 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实现自我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实施劳务协作对接行动,推动转移就业脱贫一 批,探索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城乡统筹扶贫脱贫的新模式;实施交通扶贫行动,改善建档立卡贫 困村贫困户交通条件,为其加快发展、脱贫致富创造条件;实施中央企业与革命老区百县万村 帮扶行动,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助推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实施民营企业万企帮万村行动,营造 社会参与扶贫氛围,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增强内生动力和市场活力。各地要因地制宜实施精准 扶贫工程,把专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实施整村推进工程,改变贫困地区的基本生 产生活条件,发展致富产业;实施职业教育培训工程,对参加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贫困家庭子女 加大扶持力度,提高转移就业成效;实施扶贫小额信贷工程,帮助贫困家庭发展生产;实施易 地扶贫搬迁工程,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问题;实施电商扶贫工程,帮助贫困地区打开 产品销路;实施旅游扶贫、光伏扶贫、构树扶贫、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龙头企业带动 等工程。 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脱贫攻坚必须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确保各项扶贫政策措施 落到实处,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取得全面胜利。要层层落实责任。坚持党的领导,五级书记 一起抓,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落实贫困县主体责任,促使其把主要精力用在扶贫开发上。 落实相关部门的行业扶贫责任,把扶贫任务优先纳入行业规划并认真实施。落实驻村工作队 和第一书记的帮扶责任,不脱贫不脱钩。夯实精准扶贫基础,建立分类施策政策体系,确保 扶贫资金和政策精准落实到村到户到人。加强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 极性,提高其参与度、获得感,激励其自力更生,激发其脱贫的内生动力与活力。实施更广 泛的社会动员:提高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精准性、针对性、 有效性;进一步动员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广泛参与,凝聚扶贫攻坚强大合力。加强 扶贫机构队伍能力建设,提*部攻坚克难能力和水平。大力加强宣传:宣传习近平同志扶贫开 发战略思想,凝心聚力;宣传扶贫成就,坚定全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宣传脱贫致富 典型,坚定贫困群众改变命运的决心;宣传社会各界对贫困人口的关心,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 困优良传统;宣传党的扶贫政策,促进政策落实到村到户到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