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浅谈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下的班级文化建设
其他论文之浅谈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下的班级文化建设 今年10月18日是陶行知先生诞辰121周年的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一直以行知先生教育思想为指引的舜耕中学全体教职员工隆重纪念陶行知先生,怀念这位“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伟大教育家。 陶行知先生于四十年代就曾提出民主教育思想,并把民主教育思想作为创造教育成功的关键。先生指出:“民主教育是教人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具体表现是:“大家的事大家做,大家谈,大家想”,以发挥个人和集体的创造力。几十年过去了,先生远见卓识的民主教育思想在新时代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中仍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所谓“文化” ,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制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每个班级所特有的,它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功能。班级文化涉及到与班级有关的各类人群,既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包括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作为班级文化,首先它是一种个性文化,代表着班级的形象,体现了班级的生命;其次,它是班级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的财富,是全体师生共同劳动的结晶;第三,班级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系统工程,它的主体是学生。班级文化可分为“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显性文化“即”硬文化“,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如教室墙壁上的名言警句,学生优秀作业、精美作文、书画艺术的展览,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黑板报等等。”隐性文化“即”软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包括各种班级规约,构成一个制度化的法制文化环境;观念文化则是关于班级、学生、社会、人生的种种观念,这些观念弥漫在班级的各个角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制度和观念等引发出来,从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和精神面貌,则是行为文化。 一、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下的班级”显性文化“建设 陶行知早在《新学校》里就提出”共和“的思想,他深刻地指出我国教育的弊病,不但在与世隔绝,而且学校里面全以教员为主,并不使学生参与,并提出”要使得一切社会里的事务,该使大家知道的就该大家参与;该使少数领袖管理的,就该少数领袖参与。这样不靠一人,也不靠少数人,使每个学生,每个教员,晓得这个学校是我们的学校,肯与学校同甘苦,那才是共和国社会里的学校。“其实,这里的”参与“,是”民主教育思想“的最基本的体现。没有参与不能谓之民主,那种”师讲生听“、”师授生纳“的教育,学生是毫无参与可言。因此,这里陶行知先生实际上已经找到了过去教育的症结所在。同样,和谐的班级文化建设,不是靠某一个班主任或几个学生干部就能营造起来,靠的是大家的齐心协力。 1、人人动手,重视教室的布置。 教室两侧的墙壁可以贴一些字画、人物等(由学生选出);教室的四角,可以把它安排成自然角、科技角、书法角等;后面的黑板报一月一更换,由学生自己排版、策划;教室前面黑板的上方可以挑选一句整个班级同学都认可的座右铭。教室的布置不能乱,应使各个部分都和谐统一起来。要先确立班级的主旨,如可以以”书本“为主题,布置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班级,也可以以”植物“为主题,布置一个拥有四季绿色植物的班级。 2、精心设计,讲究座位的排列。 随着教育的发展,我们老师应该用更多的精力来考虑教育素材,平时的座位男生和女生之间、文静和好动之间、优等生和后进生之间要搭配好,还可以根据班级教育教学和活动的需要,排出便于师生交流的”马蹄型“座位,便于生生交流的”面面型“ 座位,体现爱心的”爱心型“座位等等。 3、自觉自律,注重教室的卫生。 干净的教室不是打扫出来的,而是保持出来的。平时的工作中,教师要经常教育学生”大家的事大家做,大家谈,大家想“,看到地上有纸屑就主动捡起来,课桌椅摆放整齐,卫生工具理整齐等,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主人翁的责任感——”教室就是我的家“。教室的卫生是班级文化环境的基础,有了这个”地基“,教师就可以添砖加瓦了。 在民主思想下创造优美的班级物质环境,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点,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暗示、熏陶和感染,给他们增添无穷的学习和生活乐趣,同时也带来希望和活力,把教室建设成一个”愉悦的场所“,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 二、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下的班级”隐性文化“建设 陶行知先生十分重视情感和校园文化对师生思想的熏陶作用。他说:”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为人化。教育总是互相感化的,互相感化便是互相改造。“还提出:”必须创造追求真理所必须的气候。“即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而校园文化是由一个个班级文化组成的。上面提到的建设好班级环境,只是给这个班级做了一件好看的外衣,班级真正的精神体现还要看班级”隐性文化“的建设。”班风“是”隐性文化“建设的重头戏,也是整个文化环境建设的核心部分。它包括班级风格和班级风气,是班级对外的一个整体社会形象。 1、教师方面。 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对班级的领导方式,与”班风“有着密切的关系。一种好的班级领导方式,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极大的鼓励作用。当前,我们大多数的小学采用的都是专制型的领导方式,它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丧失了自觉性,阻碍了学生的主动行为。”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陶老先生以如此朴实的语言,穿越时空的隧道,注解了眼下课改中教师角色转换的理念。妙哉!我们不难看出陶老拥有一颗真诚博大的爱心,又有一颗纯洁无暇的童心!我想,这样的爱心和童心,不但是民主教育的情感基础,也是今天和谐的班级文化建设所必不可少的”精神软件“。所以,在教师的领导方式方面,要采用一种民主型的方式,参与到班集体当中,与学生一起,共同制定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班级计划,或是对某事进行集体的裁决;教师在不损害班级整体利益的情况下,非常乐意给予某个学生帮助,或是指导,同时,接受他们的监督;教师要给班级活动以最大的支持,并尽可能的参与到其中;在学生做出选择时,教师要给予客观公正的表扬和批评,尤其在批评时,教师要注意对语言的使用,不可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在建立民主型领导方式的过程中,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是一个设计师,班级发展方向的设计师,而不是”保姆“,更不是”消防队员“。 2、学生方面。 ”今日之学生,就是将来之公民。将来所需之公民,即今天所应当养成的学生“ 。学生是班级文化环境建设的主体,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班级风气的形成,是一股巨大的力量。首先,是合作与竞争的协调。在班级的活动中,尤其是在班级的学习当中,合作和竞争是影响班级风气的两个重要的变量。合作,就是为完成同一目标而协同活动,从而产生对双方都有益的结果。竞争,就是为同一目标而与他人竞争,以实现自己的目标。教师要协调好这两者的关系,如在学习成绩和纪律表现上,对外要团结一致,与同一个年级段的平行班比,与其他班级比,要学会合作;对内要同桌和同桌比、小组和小组比,要学会竞争。其次,是同龄人之间文化的影响。儿童时期是身心急剧发展的时期,身心机能的迅速变化使学生产生许多新的、尚不十分清楚的体验。所以,他们迫切希望从对同辈集体和伙伴的了解中来揭开心头的疑团和困惑。教师要称为一个引领者,做好对舆论的引导和对班级小群体的引导。 3、制度文化的建设。 陶行知先生认为:民主生活并非乱杂得没有纪律,民主要有自觉的纪律,人民只可以在民主的自觉纪律中学习做主人翁。就教育而言,民主教育思想要求教育者要指导受教育如何参与民主学习,民主管理,而受教育者也应该在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学会过民主的生活,学会民主学习,学会民主管理。这样才能提高民主的水平,使教与学的活动在一种和谐的、融洽的气氛中进行,也才能使教师成为真正的主导,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与全体学生一起制订一系列的班级规章、制度、公约和纪律等,在经过全体成员集体表决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实施,坚持”依法治班“。在班级制度的各项条文中,突出精神风貌、价值观念、作风态度等具有文化气息的条款,给制度以灵魂,共同发挥规章制度的强制作用和激励作用,使班级形成”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的良好局面。 虽然沐浴着新世纪教育新理念的阳光,但是陶行知的民主教育光辉思想犹在耳畔回响,其民主教育之思想可以说是点燃如今教育改革的一把精神火炬。陶行知先生说:”好生活就是好教育,坏生活就是坏教育。“在先生的民主教育思想指导下,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尊重,群策群力,为班级涂上一层层靓丽的文化色彩,即创造好的班级文化,创造好的教育。而学生一旦置身于和谐的班级集体的文化氛围之中,他们的思想观念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日积月累就会形成一种与班级文化相融合的价值观。和谐的班级文化最大可能地成为了塑造学生心灵的栖居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