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心得)之新时期中学共青团工作的特点及其研究对策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新时期中学共青团工作的特点及其研究对策

其他论文之新时期中学共青团工作的特点及其研究对策 ‎ ‎  人类社会已步入21世纪,我们面临的形势和环境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如何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学生去谱写21世纪青年运动的新篇章,这是我们必须认真面对的和解决的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 ‎  一、当代青年学生的特点 ‎  当代青年的价值取向、发展需求和群体分布发生了新的变化,创新工作机制、适应青年变化是中学共青团组织面临的主要课题。‎ ‎  (一)在价值取向上呈现出务实、宽容和多样的特点 ‎  改革开放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由于社会利益结构的多样化发展,青年的价值取向也随着自我意识和发展愿望的增强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大多数青年认同个人价值同社会价值的统一,追求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关心切身利益,以宽容的心态看待和评价他人和社会事物,追求个性的多样化发展。‎ ‎  (二)注重实际,看重实用,追求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和谐统一 ‎  调查结果表明,当代青年在这方面的变化是普遍而深刻的。他们在对待国际事务、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以及对人对事的评价和取向上,呈现出鲜明的务实性特征:他们厌恶那些大话、空话,他们不仅看你怎么说,主要看你如何做,他们不仅看你怎么做,更要看你做的实际效果如何;他们有理想、有抱负,但他们不再沉醉于对理想的憧憬,他们更愿意从现在起扎扎实实做点什么,“也许将来我要当老板,但我并不在意现在当个打工者”;他们尊重和服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但他们并不想因此而损失自己的利益,他们追求的是自身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和谐统一。他们特别看重自己的利益需求,但他们并不愿因此而侵犯和损害他人的利益;他们看重集体或社会可能给予自己的荣誉或表彰,但他们更看重自己是否会因此而得到实惠。他们愿意为社会、为他人,尤其是那些弱势群体提供服务,尽自己所能做一些事情,但他们并不在意服务的过程和形式,而更他们的服务是否有实效;他们追求消费时尚,崇尚名牌,但他们更看重实用、物美价廉,追求个性化,重视生活的质量和情趣。他们渴望参加共青团组织或活动,但他们大都不是因为团组织能够给他们带来什么荣誉,而是看能够给他们带为什么实际利益,能够给他们提供什么实实在在的帮助。他们特别反感那些形式主义的东西。‎ ‎  (三)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成就自己,造福社会”的人生目标 ‎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在客观上为当代青年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使他们有可能按照自己的条件和愿望选择实现自身价值的空间和途径。众多研究成果表明,当代青年大都渴望有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期望有充分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们希望自己的价值能够得到他人和社会的承认和尊重,对自己的能力普遍比较自信;他们愿意为他人或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并在这种服务和奉献中证明自己的价值。与过去的青年相比,当代青年更加注重个性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在服务和奉献社会中实现个人价值。在1996年“中国青年思想道德文化状况调查”中,青年在回答“您认为人生最大的幸福是什么”时,选择“事业成功”和“为社会作贡献”的人数分列第1位和第3位。时隔两年,青年对人生价值的选择是大体一致的,而且表现得更为鲜明。‎ ‎  (四)自主和独立意识明显增强,对人对事更为宽容 ‎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当代青年创造了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宽松的社会环境。无论是社会和单位,还是学校和家庭,无论是在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上,还是在休闲、婚姻和个人爱好追求上,当代青年都享有充分的自主和多元的选择。他们愿意独立思考和决定自己的事情,而不愿别人干涉或强加于自己;他们追求人格的自主独立,不愿由他人来主宰自己的命运。在与父母的关系上,多数青年表现出明显的自主倾向。在与老师的关系上,多数青年的自主和独立意识主要表现在行为上,而不是语言上。在与同伴和朋友的关系上,他们的自主和独立意识主要表现在个性的追求和对他人的宽容。‎ ‎  二、中学基层团组织面临的挑战 ‎  多数中学团的基层组织健全,活动正常,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数不少的中学基层团组织从本地实际出发,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学基层团组织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从全局上看,由于当代青年价值取向和发展需求的深刻变化,中学基层团组织面临的挑战依然是严峻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  (一)是共青团组织行为与青年学生价值取向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  也就是说,中学基层团组织所做的、或能做的以及要达到的目的,与当代青年所追求的、所需要的以及要达到的目的之间,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务虚与务实、理想与功利、利他与利已的矛盾。从现阶段看,这是影响基层团组织凝聚力和内在活力的主要原因。‎ ‎  (二)是基层团组织设置和管理与青年学生流动和群体分布之间的结构失衡日益突出 ‎  青年数量在逐年减少,团员数量不断下降,而团员青年的减少又使团的基层组织因失去发展动力而逐步陷于萎缩甚至瘫痪。‎ ‎  (三)是基层团组织相对封闭的工作模式和运行机制,难以满足青年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 ‎  一个中学的团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和空间是极其有限的,一个中学所固有的封闭性和程式化运行模式,当代青年学生的多样性追求存在着难以整合的矛盾。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把自己的追求转向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 ‎  (四)团员数量稳中有增,团青比例差异较大,团员发展动力不足 ‎  在调查中多数基层团干部认为,近年来由于各级团组织重视团的组织建设,狠抓团员发展工作,使团员的绝对数稳中有升,其中中学青年人数相对稳定,团员发展正常,团员数量不断增加。从本次调查的基层团组织来看,绝对数略有增加。对于团员发展工作,大多数基层团干部感到“越来越难”。青年选择组织(团体)更加务实,更在意“加入组织我会得到什么”,而不愿意因加入一个组织改变或失去什么,更不愿加入一个组织给自己添麻烦(指开会、尽义务等)。‎ ‎  五、多数基层团组织的制度健全,但实际作普遍下降,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已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 ‎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基层团组织建立了相应的组织和工作制度,但情况参差不齐。比较普遍建立起来的是团费纳缴制度、团籍注册和推优入党制度等。‎ ‎  六、基层团干部普遍具有制度创新的积极性和探索精神,但他们认为制度创新并不是地现行制度的修修补补,也不仅仅是对现行制度进行创新,而应当从实际出发,根据市场经济和青年成长发展的需要,在更广阔的领域和更深的层面上进行制度创新。‎ ‎  从总体上看这些挑战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中学基层团组织面临的挑战具有全局性特征,而非仅仅是某个局部地区的问题;二是挑战引发的诸多矛盾刚刚开始显现,解决这些矛盾的任务是长期的,而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  这些挑战也给我们带来了难得机遇:一是可以促使我们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中学基层组织设置模式和工作机制,尤其是对改革开放20多年来抓基层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全面深刻的审视和思考,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调查研究,从全局上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团的中学基层建设作出科学的规划;二是可以促使我们下决心,真正把中学基层建设摆在全团工作的突出位置,从战略的角度调整结构,重组要素,创新机制,构建纽带,使团的中学基层组织建设真正进入高层策划、全局构建和系统动作的新境界。‎ ‎  三、努力寻求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新发展 ‎  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处在一个重要时期。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将对学校共青团带来深刻影响。‎ ‎  (一)充分认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中学共青团提出的新要求 ‎  ‎ 对于教育改革,我们要有足够的认识。近年来,随着世界科技经济的迅猛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教育的相对滞后愈来愈来突出。在这样的形势下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无论是对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国民素质的提高,还是对于青年的健康成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事关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我们感到,与以往相比,这次教育改革更趋广泛和深刻。改革将是触及教育与经济社会需求之间深层次矛盾的,将是包括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全方位改革,将是长期的。因此,必须以严肃的态度看待这场教育改革,提高对这次改革的认识,了解和把握改革的特点和趋势,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更具有主动性、预见性和适应性。‎ ‎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学校共青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应当说是机遇与挑战同时存在,并且都很突出。一方面,共青团工作的舞台会更宽,空间会更大,外部环境也会进一步优化。很长时间以来,共青团围绕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也很有成绩。比如在学生中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等等,都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都是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实际需要的。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共青团创新的空间也很大,工作资源会更加丰富。但另一方面,共青团工作也会出现特色不明、作用不清的问题。不少团干部反映,过去搞应试教育的时候,我们主要在课外抓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现在都抓素质教育了,第一、第二课堂的界限也模糊了,那么我们的工作特色何在呢?还有,过去由共青团抓的事,现在学校也都在抓,有些工作还归别的部门了,甚至有人认为共青团可有可无,应当被合并,那么我们的作用怎么体现呢?‎ ‎  这些变化都势必对共青团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我们要看到机遇,更要看到挑战。从总体上讲当然是机遇大于挑战,但具体到某一个单位,某一件事,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很多时候,机遇和挑战是相伴的,是一个事物的两面,我们只有解决面临的问题,挑战才能为机遇。‎ ‎  (二)中学共青团要努力形成相对稳定的具体职能,使团的工作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  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是共青团的根本任务和基本职能。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学校共青团要完成好党交给我们的任务,就必须努力把育人的职能具体化,必须努力使团的工作成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团的工作近几年开展得丰富多彩,有些已经形成了长期发展的机制,并纳入到学校教育的总体工作中。但从总体上看,学校共青团工作的不确定性仍然很强。团的干部经常讲,“有为才有位”‎ ‎。职能不具体,作用不明晰,地位就不清、不稳。我们要积极争取学校党领导的支持,把我们开展的许多工作逐步纳入到学校素质教育体系中去,逐步形成稳定的具体职能。当然我们讲稳定是相对的,团的工作离不开创新,而且要通过不断创新来不断完善我们的职能。我们不能老熊掰玉米,攥在手里的永远是最后一个。在学校改革过程中,共青团必须要有“抢滩意识”,重点具体职能的确立,稳定地发挥团结教育学生的作用。‎ ‎  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学校团的工作就要朝项目化、阵地化、社会化的方向探索和发展。所谓“项目化”,就是把过去比较分散的活动按项目的形式进行规划,以项目的形式组织实施、考核评估。这样做,可以在过去单纯搞活动的基础上使工作更能连续发展,更加具体有效。比如社会实践,每年有多少学生参与,能收到多少实际效果,都要有规划,都要落实处。比如科技创新,开展多少活动,吸引组织多少学生参加,产生多少成果,都要有目标、有措施。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共青团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别的项目也是这样。在这方面,北京和上海的一些高校探索了一些经验,效果不错,学校领导也很认可。所谓“阵地化”,就是加强阵地建设,重视形成阵地依托,在校内外建设和确立一批可持续利用的工作阵地。比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等。要干事情,就必须有一些实的东西抓在手里。所谓“社会化”,就是要开辟社会渠道、联合社会力量开展工作。拿实施“素质拓展”来说,单靠校内不行,必须要借助社会。这“三化”不完全是新东西,一些地方和学校在工作中已有所体现,现在这样提,是共青团工作在新形势下实现新发展的客观需要。‎ ‎  团中央提出实施大中学生“素质拓展”‎ ‎,并以此统揽学校团的工作。要根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要求,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加大科技创新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工作力度。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共青团切忌用应试教育的办法参与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拓展”,否则,学生的素质难以真正提高,还会增加新的负担。要按照“三化”的要求,把“素质拓展”做实做大,努力使学校团的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在实施“素质拓展”中,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组织引导学生加强成长各个领域和环节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培养身心健康、素质全面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充分发挥学校共青团组织的积极作用。要努力探索,不断创新,即把“素质拓展”工作分项目进行规划,以项目的形式组织实施、考核评估;形成“素质拓展”的阵地依托,在校内外建设一批可持续利用的活动阵地;运用社会化的方式,积极争取社会资源开展“素质拓展”,逐步形成体现社会要求的工作评价机制。通过实现“三化”,努力使学校共青团在素质教育中形成相对稳定的工作职能。‎ ‎  结合当前团的建设的实际,我们的基本工作思路是,一手抓巩固,一手抓创新,构建“一体两翼”‎ 的格局。所谓巩固,就是要巩固和加强现有团的组织,而不能削弱。关键是要狠抓落实。团的组织要单独设置,团的干部要能满足工作需要,团的工作要能独立自主地开展。这是学校团的事业发展的基础,必然夯实,必须做到守土有责。所谓创新,就是根据变化了的新情况探索新路子,使基层团组织设置方式更加灵活,增强适应性;使团的工作运行机制更为有效,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只要不违背《团章》,有助于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有助于扩大共青团工作的覆盖面,有助于学生成长成才,都可以试。所谓“一体两翼”,是一个大团建的要领一体是指团组织,是主体,两翼是指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强调这样一个格局。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日趋增长的参与多种实践的愿望和提高综合素质的需求,从而扩大我们工作的覆盖面,增强工作的包容性和有效性。在国外,许多学生事务都是靠学生自我服务。我们应当结合实际,把团的建设和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建设通盘考虑,多一些外围手臂,这样才能增强生机与活力,才能更有力量。‎ ‎  =四、在继承和创新中构筑面向21世纪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  (一) 加强理论研究,把握科学规律,努力构筑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支撑体系 ‎  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支撑体系的建设要发挥团内团外两方面的作用。在团内,一方面团干部要做调查研究和理论实践的表率,加强理论学习,善于总结提炼,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成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行家里手”‎ ‎;另一方面各级青年研究会、团校、青年学院要切实发挥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核心组织的作用。在团外,要加强与科研结构、大专院校和热心青年工作的专家学者合作,提高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努力构筑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青年思想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机制为研究重点,吸纳现代科学技术和相关学科知识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支撑体系。‎ ‎  (二)加强组织建设,实践“三个代表”要求,努力构筑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学习型组织体系 ‎  共青团学习型组织体系建成一要体现能广泛团结凝聚各领域、各行业、各层面青年投身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扩大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二要体现继承优良文化传统、顺应先进文化潮流、弘扬“浙江精神”的要求,大力培育建设有利于共青团延伸工作手臂、有利于先进文化传播、有利于丰富青年文化生活的青年文化组织。三要体现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代表青年具体利益的要求,切实加强对青年学习求知活动的组织、引导和服务,把业已存在的各种学习型组织纳入共青团学习型组织体系的总体构建中来,使青年学习组织不断积累壮大。‎ ‎  (三)巩固优势项目,创造新型载体,努力构筑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工作体系 ‎  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工作途径就是适应新形势,调整、充实教育活动网络、人才培养网络和阵地网络,努力构筑以教育活动为载体,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有形化阵地为依托,相互作用、相互支持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