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心得)之创设物理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物理论文之创设物理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教学最主要的形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要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为有效,就必须讲求一些教学策略。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是物理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本文拟在对物理教学情境的创设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一 有关教学情境创设的理论利用创设情境实施教学的理念古而有之。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主张“相机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些思想体现了情境对教学不可低估的作用。国外也有不少教育家在教学理论与实践中留下了对教学情境的思考。如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常常给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借此启迪、激励学生主动求知。随着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人们对教学情境的研究不断深入。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内化因子必须通过先导因子的刺激才能被激活,即学生学习的内在要求需在外部因素(如教师的引导、预设的情境)的诱导下才能有效地发生。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非常强调“情境” 的作用,认为学习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实现认知结构的改造与重组,主动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过程。就物理学科而言,物理学的概念、规律是人们在大量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的科学抽象而成的,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这样会给学习者带来较大的困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创适当的教学情境无疑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动机、启发调动学生思维的好方法。二 物理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原则恰当的情境能使物理课堂真正“活”起来,使学生由“厌学”到“愿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而不恰当的情境往往让课堂教学虚有繁华的表面。这就要求我们对情境创设的原则进行探讨。1 情境创设要适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在物理教学中,情境创设是在教学中提供与学习内容相关、与现实生活相类似的或真实的情境,使学生自身能从情境中发现、探索并解决问题。因此情境创设不仅要与相应的教学内容紧密相连,还应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使情境能真正适合学生的认知结构。真正“适合认知结构的情境”并非指在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内的情境,而是指根据“最近发展区” 理论创设的、富于思考性的情境。这种情境从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感觉到与旧知识的联系,同时又是新奇的,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一方面使学生有可能进行思考,另一方面又使其感觉到已有知识的局限性,从而引起强烈的求知欲望。2.情境创设要尽可能直观、真实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学的基本内容是人们在大量的观察和实验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创设情境时,要强调情境的直观与真实性。直观、真实的物理情境更接近学生的生活体验,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促使学生结合已有的经验发现、探讨问题。例如,汽车刹车时,人会向前倾倒;运动员弯腿跳得更高;“神舟6号”飞船与我们所学的哪些物理知识有关?这一系列现实性的问题,从生活实际出发,极易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关心社会,了解物理在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中的重要作用。3.情境创设要有趣味性爱因斯坦认为成功的教育在于激发学生“对于对象诚挚的兴趣和追求真理与理解的愿望”,兴趣是学生学习与研究问题的直接动力。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 对世界的感知认识总是首先注意那些最新的信息,因为它们具有刺激性和吸引力 。因此,要使情境创设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要求情境能提供一些新的信息。例如,在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时,首先让学生思考用均匀细棉线提重物,用一根棉线易段,还是两根易段?这时学生大都认为用一根棉线提重物时易断。教师可以演示:一根线能提起重物,而用两根夹角较大的线提重物时,线却断了。这种出乎意料的结果立即提起了学生的兴趣,接着教师可以因利势导,引导学生积极探索。除了以上三个原则,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还应注重情境的探索性。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感受和体验,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获得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亲身感受,转变教学方式,变教师单向传输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三 物理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途径1 结合生活展现情境物理源于生活,走向生活。物理教学中许多规律都是建立在对生活现象观察的基础之上,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这些抽象的知识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利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将物理概念、规律还原到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激发学生兴趣,唤起学生原有的认知与生活体验。例如,在“摩擦力”教学中,让学生考虑人骑自行车、人推自行车时,前后车轮受到的摩擦力的情况;在“惯性”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回想乘坐汽车的情景,当汽车突然启动或刹车时,乘客运动状态的变化;在“超重与失重”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乘坐电梯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的感觉来创设情境。这些现象都是学生在生活中熟知、却未曾深究的。当教师将其呈现在课堂上时,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2.利用实验创设情境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既是物理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物理学研究手段。在物理教学中,实验对学生的认知具有重要意义。一些抽象、理性的知识教学可以借助物理实验,创设直观而有趣的实验情境。例如,前文谈到的“力的合成与分解”中的演示实验利用学生的日常观念与科学规律之间的矛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维。除此之外,在教学中还可以利用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将学生一步一步引入知识的殿堂。以《电磁感应现象》为例,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五个逐步深入的演示实验现象总结出感生电流产生的条件——“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在课堂教学中,用于创设情境的实验大都是教师操作的演示实验。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可以变演示实验为探究性实验。例如,在“ 电容器与电容”教学中,可以将教材上“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这一演示实验设计成探究性实验,提供相关实验器材,让学生自行设计并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3.通过实践体验情境物理学的概念及规律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要理解和应用这些抽象的物理知识,必须使这些概念及规律形象化。而将概念与规律通过实践情境表达出来更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体验和理解,能促进他们对知识进行正确的建构。另外,教学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学生最终能学以致用,从实践情境出发更能帮助学生将物理知识情境化。利用实践创设情境,最大的特点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亲身体验,学习物理知识,掌握实验技能,发展综合应用能力。这一点在现行教材中就有所体现。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一节后有一“测定反应时间” 的小实验。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做,从实践操作中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4.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这里的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指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主的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能提供声形再现、图文并茂的学习环境,能使一些抽象的概念、复杂的物理过程、微观、宏观世界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有效调动多种器官的参与,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宏观过程中的天体运动;微观过程中的布朗运动、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原子结构组成、原于核的人工衰变;瞬态过程中的电磁感应、楞次定律、链式反应、光电效应等,都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物理规律的本质。教学是一门科学,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我们遵从一定的原则,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艺术地把握。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设置合适的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有效性,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张涛,田炜,张海燕.浅谈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J].延安教育学报.2007,7. 吴加澍.中学物理情境教学的研究[M] .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04.周三庆.中学物理实验情境教学研究[M]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