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班主任(心得)之生本,让校园更和谐
班主任论文之生本,让校园更和谐 生本,让校园更和谐 金火中学 翁小蓉摘要:人类正在向生态文明时代迈进,生态世界观逐渐形成,当今的学校德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单一化的学校德育与复杂化、多元化的现实环境之间不和谐,甚至产生了矛盾。传统的德育认为教无所不至,无所不能,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忽视了学生的生命成长,学生失去了积极性和主动性。而生本教育是把人看成生命来教育,把教育的过程、手段、目的都同生命联系起来,认为教育的本质不是控制生命,而是依靠生命,激扬生命,实现生命的提升,一切让生命自己行动。因此,实施生本教育,是德育实践改革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对于创建和谐校园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生本教育 校园 和谐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我们要以这种新思维和研究方法来审视学校的德育工作,建立以“人”为中心,与自然、社会高度和谐的生态系统。一、 问题的提出传统的德育观念下培养出来的人,把科技、经济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充分内涵,忽视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道德关系。老师处于主导地位,学什么,怎么学,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也由老师预设规定,学生处于被动的从属地位。学校的德育往往在较封闭的状态下进行,未能有效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他们走出校门后,很难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和道德冲突。 作为教师,反思我们日常的教育行为,是否用生命给予学生榜样?是否用生命去唤醒生命?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1592-1670)在谈到自己的教学理想时说:“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为了顺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德育工作如何才能在自然、真实和内化的状态下进行,坚持在情感的参与中渗透,走向真实化、生活化,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生本教育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的唯一主体,学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和最基本的过程。教是为了学,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服务者、引导者和评价者。通过主动学习所获取的知识,印象更深刻。学生自己完成学习任务,自己去实现目标,任何人都无法替代。只有这样,教育才能从控制生命转向激扬生命。二、生本教育的基本内涵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它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是生本教育理论的价值观、伦理观和行为观,是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它提倡: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生本教育是为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德育策略,是郭思乐教授集20多年来研究实践的成果,它以教育本体论、建构主义等为理论基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既是教育理论,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奋斗目标,揭示了生本的奥秘——生命为本,学生为本,以学为本。教育者所要做的,就是尊重生命、相信生命、依靠生命,所有的希冀与理想,都可以依托生命去实现。三、实施生本教育的途径1.德润人心从学生主体发展的角度出发,教育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一切有利于个性发展的原生态德育环境系统。学生行为受到环境因素与个人特质间复杂的交互作用影响,学生所处的环境对学生个人行为变化、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有效的学校德育工作就是要营造一个适合学生发展的、优良的育人环境。精心构建校园文化氛围,打造学校特色,大力营造“生态和谐校园” 。楼道间、路灯上、宣传栏内有绿色生态教育宣传知识、文明提示语、名言点缀、学生书画作品的展示。一个小小警示牌,恬淡的话语,如茵的草地,营造了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让校园里每一个角落、每一处景观都蕴含着生态的文化底蕴,给学生以润物细无声般的启迪。在整个校园形成一种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氛围。美丽的校园可以陶冶学生情操,美化学生心灵,启迪学生心智,规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征开展习惯养成教育,好习惯成就未来。充分发挥校报、宣传栏和升旗仪式的功能,通过办黑板报、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来展示学校教育成果,教师风采,学生闪光点,营造良好的生态氛围,使学生在认知、意识以及行为方面得到真正的学习和培养。2. 专业引领打造生态型教师,生态型学生,建立生态型师生关系。针对生本教育开展课题研究,进行校本教研,落实学科渗透生态德育的拓展型课程的开发计划,促进教师业务提高和技能增长。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中进行对话与互动,是充满生命活力的现代教育的生动体现,使学生人格健全,主动发展,个性和谐。创造机会,带领学生亲近大自然,参加社会实践,学用结合,开展相关的课题探究。建设一支以班主任为主的德育专业队伍,实行考核制度,量化综合素质考评。生本教育认为:尊重学生是教育的前提,教师要信任学生,宽容学生,学会倾听。生本的课堂,就是肖教授所倡导的理想课堂,是一种真正能激发学生内在潜能的课堂,是一种符合生命成长规律的生态课堂、绿色课堂。生本课堂有其常式的要求及特点,如前置性学习,课堂汇报交流等,教师的地位弱化了,已经从传统课堂中的前台走到了幕后,学生是课堂主人,“在表面上看不到教师,但有处处有教师身影” 。 教师的作用和价值,就是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各学科的德育渗透,引导学生与书本为友,接触生活实践中的种种影响,从中体验感受,提高判断分析的能力,掌握生存、发展的能力。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在平时备课和教学中自觉地把生本教育结合到教学内容之中。3.活动体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德育。举办体育节、黑板报评比,校园读书活动,文化艺术节、科技节等系列主题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在成长中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们自主设计,收集材料,在紧张的学习中合理安排出时间排演节目,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 通过自身的体验,在活动过程中丰满自己的个性,增强责任感,在学习中享受快乐,从而自觉地培养自己的德行,使德行成为自觉意识、自身习惯、自动要求,成为道德自律、活的智慧,树立了自己的远大理想。动态的教育,创造性的活动,让学生得到亲身体验。个体在生态系统活动中,相互影响,远远大于空洞的说教。学生个体是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生态” ,他们在参与道德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体现自我道德价值,有利于个性的丰富和发展。4.整合资源生本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一种德育策略,还要与相关资源,社会力量相结合,从而达到德育工作和学校全面发展的共赢策略。将家庭教育纳入学校生本教育系统,充分发挥其协同育人功能,形成整体合力,产生感化作用。家庭也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学校德育不能替代家庭德育,学校德育如果不关注学生的家庭生活,就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现实;学校德育如果不主动取得家庭的配合,就不容易取得好的效果。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社会教育是保障。重视指导家庭教育工作,通过家访、校园开放日、家长座谈会等形式让家长参与和支持学校的管理。要求在德育内容和实施途径上,重视学生自身发展与外在相关因素的相互依存联系,变传统德育的单一性为融合性和合作性。着力推进德育的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构建立体德育网络。结束语生本教育认为,学校应当成为以学为主的“学堂”而不是以教为主的“教堂”。 生本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真正达到“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目标,还需要有一个较长的奋斗过程。在实施生本教育,创建和谐校园活动中,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应深入理解生本教育的内涵和意义,以正确的方法论为指导,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重视实践,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培养,使生本教育日常化,经常化。斯普朗格曾说:“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学校一定会变成具有原生态气息的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1.彭凤仪:《让德育成为学生成长的自觉动力》[N];中国教育报;2000年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报社,2001年.3.王立仁:《德育价值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4.常学勤:《内涵、运行机制与影响因素》[J].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