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心得)之把生存意识融入到历史教学中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心得)之把生存意识融入到历史教学中

历史论文之把生存意识融入到历史教学中 ‎ 摘要:生存需要能力,征服自然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生存需要质量,有目的,有意义的生存才是高质量的生存。教育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教会学生如何生存与发展。历史学科就其本身来说,是一门综合文科课程,具有极强的教育功能与意义。作为历史教师,本人仅就自己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存理念”,加强生存教育的实践谈一点自己的认识。关键词:生存意识、生存教育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第一个报告中即提出“人即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级目标。”,各国的教育家们己普遍地认识到“把人作为发展中心”的重要意义。一个人不仅要学会自然生存,更重的是要学会如何立足于现实社会,即如何做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充实人生并享受生命的快乐,使生存状态更好,生存质量更高。掌握知识,发展技能,学习谋生的手段,这是起码的,必须的。但即使这样也还只是一种只看到眼前利益的被动的较低层次的教育,与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既能应付生活,又能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感受生命的意义,享受生命光辉的教育还有-定的距离。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历史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展”是什么?是为了生存,人类几千年文明发展,说到底是人类为了“生存”而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未来世界各领域的发展,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人类更好地生存。‎ ‎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文科课程,内容涉及到古今中外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历史的知识包罗万象、贯通古今,这是人类文明的浓缩,它的特点决定了利用这一学科进行思想教育的强大优势,在历史学科中强化学生的生存教育具有特殊的含义。    一、目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一)在教学过程上:重知识传授,忽视生存能力培养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学生经过独立的思考与实践得来的,但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过度重视教学结论,走教学捷径,而忽视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因此目前的历史教学现状不利于学生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更不利于学生形成探究知识的习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目前这种以传授知识为主,重结论而轻过程、轻方法的教学方式只能培养学生背诵的技巧,而不能形成综合的学习能力,更无法体现生存技能的教育与培养,这是与教育的根本目的相违背的,也是与社会发展方向相违背的。(二)在教学理念上:受传统教学理念约束,生存教育理念无法在教学中体现课改要求做到三步曲:一是更新教学理念;二是研究教材;三是课堂教学改革。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其本身也是课程资源,而且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新课改在教材上做了大胆的改革,但教育新理念的贯彻实施需要教师这个课改的“桥梁”‎ ‎。然而,在目前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囿于旧思想的窠臼,沉溺于应试教育而不能自拔,不思改革、不思进取,导致了生存教育的新理念无法在历史教学中得以充分的体现。二、如何在历史教学中突出生存教育(一)培养环保意识,强化自然生存理念历史教材从全方位、多角度强调了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大意义。历史教师就充分地发挥教材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伦理、环境道德和环境意识,让学生在学校里就能形成一个强烈的自然生存理念,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如,在学习原始社会的历史中,讲到女娲补天、大禹治水时,我就强调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利用自然开沟挖渠,变水利为水害,与天斗,与人斗,赢得生存的机会与权利。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学习隋朝大运河时,我就向学生指出隋朝开凿大运河是如何充分利用了水文地理条件,把运河连接到南北水路五条河,既扩大了政治、商业运输的范围,又可以充分补充运河的水源,使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同时,隋朝的人们还注意到沿河的绿化工程,在沿河的大堤上植树造林,形成一条长长的绿化带,这样既保护了环境,又坚固了河堤,一举多得。在学习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时,我突出一个“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的问题,综合全球的温室效应与人口、资源的利用,说明人类社会发展要与自然的发展相和谐,全世界的人们要共同努力保护环境,才能最终使人类有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二)通过过程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1、以过程、方法为载体,以创新为导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历史教学与社会现实相联系,以过程和方法为载体,以创新为导向,确立教学专题,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动手去做,动脑去思考。教师要教给学生的是学习思考的方法,而不是学习的结论。    比如在总结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时候,为了让学生理解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和意义,我设立了这样一个探究情境:结合辛亥革命思考资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的是什么?阻碍“三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是什么?为什么同样是资产阶级革命,革命后却建立了不同模式的资产阶级政权?学生们分组讨论,跃跃欲试,争论很激烈。虽然各组的答案不一致,但创意很多,比如有的学生就说:为什么美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专政,而其余两个国家不行,因为英国革命最早,资产阶级经验不足,封建势力又强大;而法国革命虽然建立过共和政权,但法国的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强大,因此共和政权没有能持久存在;而美国是一个殖民地国家,没有封建社会这一过程,它革命的对象是殖民统治,因此革命胜利后能学习最先进的思想,建立最先进的政权。虽然想法有些秩嫩,但却很有创意。还有许多同学针对“三国”革命胜利的原因、革命的进程、以及不同的领导方式等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反应很热烈,最后,我要求大家在课后就自己的看法写一篇小论文,论文的题目是《我看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   2、以特殊的历史人物为榜样,培养学生勇敢面对生活、面对挫折“读史以明志”‎ ‎,现在的孩子已经习惯于在父母的羽翼下成长,没有自己的理想,没有生活的目标,一旦遇到挫折便无法面对,消沉也有、自杀也有、逃避也有。历史上有许多著名人物在面对困难时,百折不挠,勇敢面对,并最终走向胜利的彼岸,因为他们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生活信念。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就可以利用历史人物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教育学生要树立远大目标和坚定的信念,就可以面对生活的任何困难。如,在讲述“战国七雄”时,我就挑选了越王勾践“卧薪偿胆”的故事,越王勾践为什么能够忍辱负重、卧薪偿胆,就是因为他心中有坚定的复国信念。明代戚继光在为国、为民誓死抗倭中,却遭谗言被陷害入狱,出狱后仍不改其志,招募农民和矿工组成一支纪律严明、作战勇敢的戚家军,相继肃清了浙江、福建、广东沿海的倭寇,为东南沿海一带社会的稳定、生产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因为他看到倭寇危害一方,东南沿海人民饱受苦难,遂立下宏志:“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    3、以近代革命史的学习,教育学生如何在逆境中生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过程,可谓是“好事多磨”‎ ‎。自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但在国民大革命时期,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革命遭受重大损失,面对反动派的腥风血雨,革命队伍中有人提出红旗到底能打多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反动派的屠杀所吓倒,抱着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开创了一条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领导革命取得胜利。面对不利的形势,共产党人能够做到不气馁,除了要有坚定的信念之外,还要有冷静的头脑。许多同学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在生活中遇到危险的时候,头脑不够冷静,不是丧失了信心就是主动放弃了努力。历史教学就可以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困难的时候,面对逆境,百折不挠的精神来教育学生如何应对不利的环境。4、通过对特定历史状况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生存意识   社会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竞争,学习、工作、生活上,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竞争的同时,人们也保持着良好的相互依存关系。共存、共赢---这一良好的社会规则与竞争心态越来越为更多的人所接受。而今天的学生由于受特殊的社会环境影响,大多生活在独生子女的家庭,在父母的宠爱中长大,孤独、自私、缺少合作精神是绝大多数的共性,因此利用历史事件与人物进行合作教育很有现实意义。这样的历史事件比比皆是。远的如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孙权与刘备合力抗曹,形成三国鼎立,近的如二次世大战中的“英、法、美、中”等国组成的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打败挑起世界大战的“德、间、日”邪恶轴心,这些都是在危急关头,弱势群体携手合作的光辉范例。再者,关于国共合作问题也是一个教育学生学会合作的好事例,在抗日战争中之前,国民党一心要把共产党“置之死地而后快”‎ ‎,为什么在抗日战争**产党还要与国民党合作?让学生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逐渐认识到:日本侵华是为了要灭亡中国,因此,在危急关头,国共合作是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当然也包括国共两党的生存,然后再联系今天台湾党派的一些有识之士重新提出“国共的再次合作”,目的还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并以此来说明两岸合作是“互惠、互赢”,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    5、以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为底蕴,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   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是一个人立足社会最基本的情操和品德,加强对中学生进行爱国情操教育的题材很多,而以古代灿烂的文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更为恰当。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有辉煌灿烂的文化,尤其是隋唐时期,中国的经济、政治发展对周边地区乃至于对世界的影响都是很大的,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和博大清深,以此形成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产生自豪感。三、让学生充分了解生存教育的意义。(一)了解“生存教育”的自然意义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物质资料和生活必须品,离开了自然,人类就失去了生存的物质基础。自从有了人类以来,人类就与自然密切地交往着,自然是人类的“衣食父母”,人类是自然养育的“儿女”。但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由于无知,因而在不知不觉中又破坏自然,毁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幸运的是,人类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开始掀起了保护自然、保护人类“母亲”‎ 的环保行动。作为未来的一代,学生的自然保护意识非常重要,它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的生存,也关系到整个世界的存亡。(二)了解生存教育的社会意义一个人可能在自然环境中生存,但他未必能在社会环境中生存。首先,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社会是人的社会,所以,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社会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的。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的素质和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传统的产业工人。而“文肓”一词将不再单纯指没有文化、知识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的人。因此,没有社会协作能力、没有再学习能力的人是无法在社会上生存的。   其次,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冷战”结束后,世界虽然没有大规模的战争,但被“冷战”长期掩盖的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以及宗教团体之间长期潜在的矛盾、冲突日益突现出来,国际间的竞争空前激烈。美国等西方国家打着“人权”的幌子粗暴践踏他国主权,信息发达国家的的信息霸权在经济、军事方面以及文化方面对其他国家的控制、渗透,都使和平与发展不断面临新的不确定性。如果说既往的国际竞争主要表现在意识形态、军事实力等方面,那么,当前的国际竞争主要表现在综合国力方面,而且这种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因此,历史教学应担负起时代教学的任务,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使命感;强化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强化民主、法制的观念;强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通过学习使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社会承受能力,为社会培养和谐的“人”,培养合格的公民。参考文献:《中国历史教育包括抵抗日本侵略内容天经地义》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朱汉国 ‎ 人民网《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本文获连云港市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